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属于公路建设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熔炉,熔炉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炉体,熔炉上安装有进料斗和加热机构,所述熔炉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熔炉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出料通道位于熔炉较低一端,第二出料通道位于熔炉较高一端,熔炉内安装有将熔融沥青和集料颗粒分离后分别输送至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的筛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材料与矿物集料分离后分别输出,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使用更加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公路建设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集料是沥青路面材料中矿物质粒料的通称,在路面材料中起骨架作用和填充作用,有时需有碎石、砾石、砂、石屑等数种粗、细粒料混合组成所需要的粒度级配,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先将沥青混合料配比搅拌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摊铺工作,往往有一些多余的沥青混凝土残渣需要处理。授权公告号为CN20906621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公路建设用沥青残渣处理装置,涉及沥青残渣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公路建设用沥青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部开设有废料放置槽,所述废料放置槽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该公路建设用沥青残渣处理装置,通过固定柱、搅拌片、连接块和电机之间的配合设置,将沥青残渣通过进料斗加入废料放置槽的内部,然后将燃料放入燃料放置槽的内部对搅拌箱进行加热,使沥青可以融化与其他杂质分离,通过电机的转动来带动固定柱转动,从而使沥青残渣受热更加均匀,且更易分离,从而达到了操作简单和处理效果好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方案沥青加热后通过滤网下流,杂质遗留在过滤网上,需要人工手动将固定板抽出取出杂质,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能够将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材料与矿物集料分离后分别输出,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使用更加方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熔炉,熔炉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炉体,熔炉上安装有进料斗和加热机构,所述熔炉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熔炉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出料通道位于熔炉较低一端,第二出料通道位于熔炉较高一端,熔炉内安装有将熔融沥青和集料颗粒分离后分别输送至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的筛分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可将破碎后的沥青混凝土残渣投入进料斗中,残渣通过进料斗进入熔炉内腔后受到加热机构加热融化,使得固体集料可从熔融状态的沥青中脱离,然后通过筛分机构将熔融沥青和集料颗粒分离后分别输送至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进行分离输出,不需要人工将集料颗粒取出,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更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熔炉为双层结构且夹层中空,加热机构包括安装于熔炉夹层中的电热丝组,电热丝组连接有外接电源线路,外接电源线路上安装有电源开关,电热丝组布设在熔炉内层的外周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电源开关,通过外接电源线路对熔炉夹层中的电热丝组进行通电,电热丝组产生的热量通过熔炉内层和空气传递到熔炉内腔中,对残渣进行加热,由于电热丝组布设在熔炉内层的外周壁,使得加热范围更广,能对熔炉中的残渣全方位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筛分机构包括安装于熔炉内腔中的转轴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熔炉靠近第一出料通道的侧壁转动连接,转轴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熔炉靠近第二出料通道的侧壁转动连接,电机与转轴沿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相连,转轴的外周壁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上的螺旋叶片随着转轴转动过程将熔融状态沥青中的集料颗粒朝向第二出料通道输送,然后经第二出料通道输出熔炉;而熔融状态的沥青由于熔炉倾斜设置,会朝向熔炉较低的底部流淌,当沥青积累到第一出料通道的高度后,会随着第一出料通道溢流出,可在第一出料通道处放置容器进行收纳,使用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机与转轴靠近第二出料通道的一端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与转轴靠近第二出料通道的一端相连,使得电机远离第一通道输出的熔融态沥青,减少电机被沥青沾污的可能性,进一步的,由于电机所处位置较高,能减小电机受损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倾斜安装于熔炉侧壁远离地面的一端,第一出料通道一端与熔炉固定连接,第一出料通道远离熔炉的一端高于其与熔炉相连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出料通道倾斜设置,使得熔融沥青溢出时需要经过爬坡过程,爬坡的过程有利于减慢沥青溢出的速率,减小大幅度快速溢出难以控制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远离熔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远离第一出料通道的一端低于其与第一出料通道相连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通过导流板溢流到接纳容器中,能减小沥青从第一出料通道外壁倒流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上安装有可开闭的阀门,机架包括底板,底板一端安装有多根竖直的气缸,底板另一端安装有多根竖直的支柱,气缸的活塞杆与熔炉的较高端铰接相连,气缸的缸筒和底板固定相连,支柱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柱远离底板一端与熔炉较低端铰接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完毕后需要清洗熔炉时,可通过调节气缸将熔炉设置水平,从而可打开向熔炉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可溶解沥青的溶液,用于将残留在熔炉内部的沥青清洗干净,然后将清洁溶液通过第二出料通道排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远离熔炉一端在熔炉水平状态时高于熔炉的顶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熔炉调整水平后,第一出料通道远离熔炉一端高于熔炉顶壁,使得注入清洗溶液时,能够将熔炉灌满,提高对熔炉内腔的清洁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熔炉的内层为圆柱体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体状的熔炉边角较少,能减少沥青粘连的量,便于清理和祛除残留在熔炉里的沥青。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筛分机构将熔融沥青和集料颗粒分离后分别输送至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进行分离输出,不需要人工将集料颗粒取出,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更方便;2.通过气缸将熔炉调整水平,便于注入溶解液将熔炉内腔中残留的残渣清洁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加热机构结构的示意图;图3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机架;11、底板;12、气缸;13、支柱;2、熔炉;21、进料斗;22、第一出料通道;221、导流板;23、第二出料通道;3、加热机构;31、电热丝组;32、外接电源线路;4、筛分机构;41、转轴;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熔炉(2),熔炉(2)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炉体,熔炉(2)上安装有进料斗(21)和加热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料通道(22)和第二出料通道(23),熔炉(2)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出料通道(22)位于熔炉(2)较低一端,第二出料通道(23)位于熔炉(2)较高一端,熔炉(2)内安装有将熔融沥青和集料颗粒分离后分别输送至第一出料通道(22)和第二出料通道(23)的筛分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熔炉(2),熔炉(2)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炉体,熔炉(2)上安装有进料斗(21)和加热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料通道(22)和第二出料通道(23),熔炉(2)沿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出料通道(22)位于熔炉(2)较低一端,第二出料通道(23)位于熔炉(2)较高一端,熔炉(2)内安装有将熔融沥青和集料颗粒分离后分别输送至第一出料通道(22)和第二出料通道(23)的筛分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炉(2)为双层结构且夹层中空,加热机构(3)包括安装于熔炉(2)夹层中的电热丝组(31),电热丝组(31)连接有外接电源线路(32),外接电源线路(32)上安装有电源开关,电热丝组(31)布设在熔炉(2)内层的外周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机构(4)包括安装于熔炉(2)内腔中的转轴(41)和驱动转轴(41)转动的电机(42),转轴(4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熔炉(2)靠近第一出料通道(22)的侧壁转动连接,转轴(4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熔炉(2)靠近第二出料通道(23)的侧壁转动连接,电机(42)与转轴(41)沿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相连,转轴(41)的外周壁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国,喻发辉,刘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昂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