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28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包括送纱装置、上位机和编码器,编码器用于测量圆纬机的针盘转速并转换为同步脉冲信号发送给上位机,送纱装置包括固定圈以及均匀安装于固定圈上的多个送纱器,每个送纱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送纱轮、伺服电机和MCU控制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送纱轮转动送纱,MCU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上位机信号连接,MCU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过来的送纱量信号和同步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运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每个送纱器均可实时动态调整送纱量、可用于编织提花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圆纬机的送纱系统领域,尤其涉及圆纬机的积极送纱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圆纬机送纱装置主要分为积极送纱和消极送纱两大类,积极送纱送纱稳定,布面干净清晰,消极送纱通过织针工作时拉扯纱线,被动送纱,通过控制纱线的张力来适应送纱量的变化,主要用于编织需纱量动态变化的提花面料,编织出来的布面效果比积极纱送差。现有的普通积极送纱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固定圈1、传动轮2、同步皮带3和多个送纱器4,多个送纱器4均匀安装于固定圈1上,并与传动轮2通过同步皮带3连接在一起,传动轮2与机台主传动相连,每个送纱器4包括支架5以及安装于支架5上的同步轮11、送纱轮6、夹纱器7、进纱断纱探杆8、出纱断纱探杆9和故障灯10,同步轮11与送纱轮6同轴联动,纱线17依次经过夹纱器7、进纱断纱探杆8、送纱轮6和出纱断纱探杆9向前输送。工作原理为:工作时,机台主电机带动传动轮2旋转,传动轮2通过同步皮带3带动所有的送纱器4上的同步轮11、送纱轮6同步旋转,从而将纱线17向前输送。这种普通的积极送纱装置有以下缺点:1、由于所有的送纱器4是在一个传动轮2的带动下同步运转,因此所有的送纱器4的实时送纱量始终都是相同的。2、如果要改变送纱量,只能通过人工调整传动轮2的传动比来实现,控制精度低、操作麻烦,而且无法做到送纱量的实时动态调整。由于存在以上缺点,现有的普通积极送纱装置只能用在普通圆纬机上,而提花圆纬机的提花织针有3种状态:平针(浮线)、半针(集圈)、全针(编织),不同的状态需要的送纱量是不一样的,提花的花型千变万化,所需的送纱量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现有的普通积极送纱装置无法用于提花圆纬机上编织提花面料,目前编织提花面料大多采用消极送纱,编织出来的提花面料布面效果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每个送纱器均可实时动态调整送纱量、可用于编织提花面料的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包括送纱装置、上位机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测量圆纬机的针盘转速并转换为同步脉冲信号发送给上位机,所述送纱装置包括固定圈以及均匀安装于固定圈上的多个送纱器,每个送纱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送纱轮、伺服电机和MCU控制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送纱轮转动送纱,MCU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上位机信号连接,MCU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过来的送纱量信号和同步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运转。进一步,所述送纱器上设有用来与上位机通讯的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MCU控制器相连。进一步,所述送纱器上设有用来显示送纱量信息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MCU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每个所述送纱器还包括夹纱器、进纱断纱检测机构、出纱断纱检测机构和故障灯,纱线依次经过夹纱器、进纱断纱检测机构、送纱轮和出纱断纱检测机构向前输送,所述进纱断纱检测机构、出纱断纱检测机构和故障灯均与MCU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所述进纱断纱检测机构和出纱断纱检测机构为断纱探杆或张力传感器。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支架的上方,所述送纱轮安装于支架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每个送纱器的送纱轮均由独立的伺服电机驱动,通过改变伺服电机的运转速度,即可改变对应送纱轮的旋转速度,从而改变送纱量,即每个送纱器均可独立控制送纱量;每个送纱器的MCU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过来的送纱量信号和同步脉冲信号实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转速度,使得本技术可应用于提花圆纬机上编织提花面料,根据面料花型对应的动态需纱量而实时动态调整送纱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普通积极送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2为现有的普通积极送纱装置中的单个送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圆纬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送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5为本技术中送纱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控制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中单个送纱器与上位机的控制原理图。图例说明:1、固定圈;2、传动轮;3、同步皮带;4、送纱器;5、支架;6、送纱轮;7、夹纱器;8、进纱断纱探杆;9、出纱断纱探杆;10、故障灯;11、同步轮;12、伺服电机;14、MCU控制器;16、上位机;17、纱线;18、显示屏;19、通讯接口;20、编码器;21、张力传感器;22、通讯连接线;23、针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对本技术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润饰,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3、图4、图6所示,本技术的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包括送纱装置、上位机16和编码器20。编码器20用于测量圆纬机的针盘23转速并转换为同步脉冲信号发送给上位机16。送纱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固定圈1以及均匀安装于固定圈1上的多个送纱器4,每个送纱器4均与上位机16信号连接。如图5所示,每个送纱器4包括支架5以及安装于支架5上的夹纱器7、进纱断纱检测机构、送纱轮6、伺服电机12、出纱断纱检测机构、MCU控制器14以及故障灯10。支架5安装于固定圈1上,伺服电机12安装于支架5的上方,进纱断纱检测机构、送纱轮6、出纱断纱检测机构和故障灯10安装于支架5的下方,夹纱器7安装于支架5的侧面。每个送纱器4上,纱线17依次经过夹纱器7、进纱断纱检测机构、送纱轮6和出纱断纱检测机构,伺服电机12驱动送纱轮6旋转,从而带动纱线17向前输送。如图7所示,MCU控制器14分别与伺服电机12、进纱断纱检测机构、出纱断纱检测机构、故障灯10以及上位机16信号连接,MCU控制器14根据上位机16发送过来的送纱量信号和同步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12运转。当出现断纱或伺服电机12故障时,通过MCU控制器14发送信号给上位机16,上位机16发出停机指令,同时故障灯10指示故障状态。本实施例中,进纱断纱检测机构为进纱断纱探杆8,出纱断纱检测机构为张力传感器21。张力传感器21可实时检测纱线17的当前张力值,当张力值为零时,则判断为断纱。进纱断纱探杆8和夹纱器7、送纱轮6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送纱器4上设有显示屏18,显示屏18与MCU控制器14信号连接。显示屏18可用来显示送纱量、张力值、工作状态等信息。本实施例中,每个送纱器4上设有用来与上位机16通讯的通讯接口19,每个通讯接口19之间通过通讯连接线22连接,通讯接口19与MCU控制器14相连。参见图6、图7,本技术的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的控制原理为:用户在上位机16上手动设置每个送纱器4的送纱量,或者上位机16根据面料花型自动计算出每个送纱器4的动态送纱量,各送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包括送纱装置、上位机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测量圆纬机的针盘转速并转换为同步脉冲信号发送给上位机,所述送纱装置包括固定圈以及均匀安装于固定圈上的多个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送纱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送纱轮、伺服电机和MCU控制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送纱轮转动送纱,MCU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上位机信号连接,MCU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过来的送纱量信号和同步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包括送纱装置、上位机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测量圆纬机的针盘转速并转换为同步脉冲信号发送给上位机,所述送纱装置包括固定圈以及均匀安装于固定圈上的多个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每个送纱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支架上的送纱轮、伺服电机和MCU控制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送纱轮转动送纱,MCU控制器分别与伺服电机、上位机信号连接,MCU控制器根据上位机发送过来的送纱量信号和同步脉冲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器上设有用来与上位机通讯的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MCU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纬机积极送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才参夏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立泰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