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25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新增多个热风出口、热风分支管和热风围管,热风管道通过热风围管与多个热风分支管相连,热风分支管通过炉墙上的热风出口与燃烧室相通。多个热风出口可均布在燃烧室炉墙的圆周方向上,既能增加蓄热室及燃烧室送风气流的均匀性,又能有效避免热风出口砌体的变形和坍塌。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改变原有炉壳及炉墙的砌体结构形式,具有改造速度快,投资省等优势,可广泛用于传统热风炉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
本技术涉及冶金工业的高炉热风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
技术介绍
热风炉是炼铁工序中连续不断向高炉提供热风的重要设备。顶燃式热风炉以其高风温、长寿命、低投资等特点,在热风炉新建和改造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大型高炉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顶燃式热风炉还存在一些结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大型顶燃式热风炉的热风出口上方易发生变形、坍塌,其严重制约着热风炉的利用效率和运行寿命。由于顶燃式热风炉的热风出口直接砌筑在燃烧室下部,热风出口不仅会承受较重的燃烧室炉墙的重量,还长期在高温条件下运行,加之砌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砌筑质量不高等原因,运行一段时间后热风出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坍塌现象。特别对于大型高炉,热风炉热风出口直径较大、承受上方炉墙的重量更大,出口砌体更易发生损坏。热风出口砌体损坏不仅会严重降低热风炉使用寿命,还会影响高炉的安全运行。因此,为了使顶燃式热风炉能够达到高效、长寿的目的,必须对传统顶燃式热风炉的热风出口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顶燃式热风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来解决现有顶燃式热风炉热风出口易变形、损坏的问题,以实现热风出口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延长热风炉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由上到下依次分布有预燃室、燃烧室、蓄热室和炉底;其中,所述预燃室用于煤气和空气的混合及预燃,包括煤气入口、空气入口、燃烧器;所述燃烧室主要用于混合后煤气和空气的燃烧,在燃烧室直段设置多个热风出口、多个热风分支管、热风围管、热风管道;所述蓄热室主要用于硅砖和黏土砖蓄热体的换热;所述炉底主要用于支撑蓄热体,并布置有烟气出口和冷风入口。所述热风管道通过热风围管与多个热风分支管相连,热风分支管通过燃烧室炉墙上的热风出口与燃烧室相通;所述热风出口和热风分支管的数量相等,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热风分支管的出口方向可与热风围管水平面的径向所成夹角应小于等于45°;所述热风围管可通过围管支架固定于燃烧室炉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热风出口的稳定性。将与燃烧室直接相接的大口径热风管道改进为多个分散的热风分支管,通过缩小热风出口孔径来提高热风出口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克服了热风出口砌体的变形和坍塌。2.提高送风流场分布均匀性。相比传统热风炉,本技术新增了多个热风出口、热风分支管和热风围管,多个热风出口可均布在燃烧室炉墙的圆周方向上,增加了蓄热室及燃烧室送风气流的均匀性。3.经济性、实用性高。本技术不改变原有炉壳及炉墙的砌体结构形式,具有改造速度快,投资省等优势,既可用于高炉热风炉的新建,也可用于传统热风炉的改造。附图说明图1是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中:1、烟气出口;2、炉底;3、蓄热室;4、热风围管;5、热风分支管;6、燃烧室;7、预燃室;8、燃烧器;9、煤气入口;10、空气入口;11、热风出口;12、围管支架;13、热风管道;14、冷风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如图1所示,由上到下依次分布有预燃室7、燃烧室6、蓄热室3和炉底2;其中,所述预燃室7用于煤气和空气的混合及预燃,包括燃烧器8、煤气入口9、空气入口10;所述燃烧室6主要用于煤气和空气的燃烧,在燃烧室6直段设置和热风出口11、热风分支管5、热风围管4、热风管道13;所述蓄热室3主要用于硅砖和黏土砖蓄热体的换热;所述炉底2用于支撑蓄热体,并布置有烟气出口1和冷风入口14。所述热风管道13通过热风围管4与多个热风分支管5相连,热风分支管5通过燃烧室6炉墙上的热风出口11与燃烧室6相通;所述热风出口11和热风分支管5的数量相等,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热风分支管5的出口方向可与热风围管4径向所成夹角应小于等于45°;所述热风围管4可通过围管支架12固定于燃烧室6炉壳上。热风从蓄热室3的格子砖孔隙中流入到燃烧室6中,通过分布在燃烧室6上的多个热风出口11和热风分支管5流入到热风围管4中,最终通过热风管道13流出,特别是当热风分支管5与燃烧室6径向成一定的夹角时,热风分支管5流出的热风可以直接沿环向进入到热风围管4中,具有更低的局部阻力损失,能够显著提高蓄热室及燃烧室送风气流的均匀性。将与燃烧室6直接相连的大口径热风管道13改为多个分散的热风分支管5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克服了热风出口11易变形和坍塌的问题。本技术可以不改变原有炉壳及炉墙结构形式,在原有炉体结构上新增多个热风出口11、热风分支管5和热风围管4,具有改造速度快、投资省等优势,既适用于高炉热风炉的新建,也可广泛用于传统热风炉的改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由上到下依次分布有预燃室(7)、燃烧室(6)、蓄热室(3)和炉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6)设置多个热风出口(11)、多个热风分支管(5)、热风围管(4)、热风管道(13);所述热风管道(13)通过热风围管(4)与热风分支管(5)相连,热风分支管(5)通过热风出口(11)与燃烧室(6)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风炉,由上到下依次分布有预燃室(7)、燃烧室(6)、蓄热室(3)和炉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6)设置多个热风出口(11)、多个热风分支管(5)、热风围管(4)、热风管道(13);所述热风管道(13)通过热风围管(4)与热风分支管(5)相连,热风分支管(5)通过热风出口(11)与燃烧室(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热风围管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柯刘红军丛培生樊德义祝圣远张益虎刘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