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散射型光电煤尘浓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250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散射型光电煤尘浓度传感器,其光电检测部分包括由光发射器与发射透镜组成的发射回路及由光接收器与接收透镜组成的接收回路以及线路板,所述光电检测部分安装在防爆壳体的内侧上部,防爆壳体顶部设有开口且采用透光窗进行密封,发射回路与接收回路左右对称布设,二者间的光轴相交于透光窗之外且各自光轴与对称轴之间的夹角α均为5-20°,线路板上设置有对光发射器发出光源进行调制的调制电路与对光接收器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体积小巧,探测区位于壳体之外,能直接对外界的煤尘作出较准确地检测,检测更直接,检测数据更准确,使传感器结构空间与探测性能兼得到有效解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电传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炭开釆 及水泥行业中的后散射型光电煤尘浓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用光学法检测煤尘浓度时,大多釆用透射法和散射法。但 其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均分别位于被探测区两侧,体积较大,应用范围受 限制。对于散射法而言,煤尘浓度传感器按照光学反射原理可分为前散射 型、后散射型与前后相结合的双向散射型。当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的轴线与光接收器接收的光轴线之间的夹角在90—180°之间时,为前散射型; 当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的轴线与光接收器接收的光轴线之间的夹角在0— 90°之间时,为后散射型。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与光接收器的接收光路之 间的相交部分为探测区,煤尘浓度传感器整体的体积大小直接决定于探测 区的最大尺寸。因而传统的传感器探测区均位于壳体内部,整体体积都较 大。尤其是后散射型光电煤尘浓度传感器,散射角度越小,对烟尘的响应 输出就越大,尤其是对煤尘的响应特性越好。因而为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性 能,就需较小散射角度,就必然增大其体积;为缩小体积以增大散射角度, 就必然减弱响应性能。总之,传感器的结构空间与响应性能之间不能得到 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散射型光电煤尘浓度传感器,其光电检测部分包括光发射器(3)与发射透镜(4)组成的发射回路、光接收器(7)与接收透镜(4)组成的接收回路以及线路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部分安装在防爆壳体(9)的内侧上部,防爆壳体(9)顶部对应设有开口且采用透光窗(8)进行密封,所述发射回路与接收回路左右对称布设,二者间的光轴相交于透光窗(8)之外且各自光轴与对称轴之间的夹角均为5-20°,线路板(10)上设置有对光发射器(3)发出光源进行调制的调制电路(18)与对光接收器(7)接收信号进行解调的解调电路(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金锁赵振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劳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