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20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依次连接酸析池、第一压滤机、滤液收集池、铁碳微电解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ABR厌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中间水池;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池;所述第四调节池的出口连接到所述ABR厌氧池;所述第三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pH调节池;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污泥浓缩池和第二压滤机。通过所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对印染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处理能力扩大,处理效率高,且运行水质稳定性,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单位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尤其是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废水水量大、组分复杂、常含有多种染料、色度高、毒性强、可降解性差、浓度高,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近年由于化学纤维的发展,使得更多的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在印染生产上使用,经传统的处理工艺采用药剂混凝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的印染废水不能达到回用的要求,废水处理工艺需改进。印染厂的废水主要包括碱减量废水、聚合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废水,其中碱减量废水主要污染物为PTA(对苯二甲酸)以及乙二醇等,COD约6000~8000mg/L;聚合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TA(对苯二甲酸)以及乙二醇等,COD约10000~15000mg/L;生活污水水主要污染物为生活区、食堂排放的废水,COD约300~800mg/L,其色度大、碱度高、成分复杂、难于生化处理,还有其他废水,如清洗废水、低熔点棉废水、长丝短纤废水、化纤油剂、染整废水等其他废水,COD约500~1000mg/L。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通过4个调节池将来源不同、组分不同、处理难度不同的印染废水分别引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工作原理具体如下:碱减量废水经第一调节池收集后由泵提升到酸析池加硫酸进行酸析处理,酸析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全部由气动隔膜泵输送到第一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机产生的脱水污泥装袋后卖给配套企业回收有用成分,滤液进滤液收集池。>聚合废水经第二调节池收集,由泵提升到滤液收集池,再由泵提升到铁碳微电解池进行微电解处理,废水中难降解的长链和含苯环的污染物经微电解系统开环断链,降解为易生化降级的小分子污染物。铁碳微电解池出水自流进入pH调节池。其他废水(例如:清洗废水、低熔点棉废水)经管网收集后汇集到第三调节池,由提升泵提升到pH调节池与铁碳微电解池出水混合处理。两股废水在pH调节池内混合后,先通过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再分别投加PAC(聚合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凝反应。反应后的废水进入初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污泥定时排入污泥浓缩池,初沉池上清液自流进入ABR厌氧池(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BaffledReactor简称ABR)。生活污水进入第四调节池收集,由提升泵提升到ABR厌氧池与初沉池上清液混合,进行厌氧处理。ABR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好氧池出水进入MBR膜池,经MBR膜过滤后经中间水池达标排放(中间水池的第二出口为达标水排放出口),或经中间水池的第一出口进入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是将中间水池需中水回用的水,由高压泵输送至反渗透系统进行过滤,截留废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为保护反渗透系统膜组件,中水在进入反渗透系统之前先通过保安过滤器截留水中可能存在的大颗粒杂物;反渗透系统出水经加药消毒后进入回用水池储存,由变频供水系统和回用水管网输送至车间各用水点。反渗透系统浓水外排。MBR膜池污泥由污泥回流泵回流到好氧池前段,剩余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浓缩池。经由气动隔膜泵输送到第二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机产生的脱水污泥外运处置。膜清洗装置定期对MBR膜池中的MBR膜定期进行清洗,恢复MBR膜的产水能力。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设有印染厂碱减量废水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依次连接酸析池、第一压滤机、滤液收集池、铁碳微电解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ABR厌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中间水池;所述第二调节池设有印染厂聚合废水的入口,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池;所述第四调节池设有印染厂生活污水的入口,所述第四调节池的出口连接到所述ABR厌氧池;所述第三调节池设有印染厂其他废水的入口,所述第三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pH调节池;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污泥浓缩池和第二压滤机;所述中间水池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依次连接反渗透系统、回用水池和变频供水系统,所述第二出口为达标水排放出口。进一步的,所述MBR膜池设有第一污泥出口和第二污泥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出口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到所述好氧池,所述第二污泥出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所述MBR膜连接膜清洗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酸析池与所述第一压滤机之间连接气动隔膜泵,所述第一压滤机为厢式压滤机。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水池和所述反渗透系统之间连接保安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ABR厌氧池为廊道式推流/折流ABR厌氧池。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连接第一鼓风机和旋混式曝气器。进一步的,所述MBR膜池为浸没式PTFE(聚四氟乙烯)MBR膜池,所述MBR膜池连接第二鼓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系统和所述回用水池之间设置次氯酸钠加料器和余氯在线监测器,通过所述次氯酸钠加料器对所述反渗透系统的出水进行消毒,并且通过所述余氯在线监测器保证所述次氯酸钠加料器加入的物料完成反应,保证回用水使用终端达到余氯量要求。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系统中的膜组件之间设置段间增压泵。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滤机为厢式压滤机。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装置采用微电解工艺、ABR厌氧、MBR工艺相结合,在不增加池容的前提下实现系统处理能力扩大。2、本技术ABR厌氧池优选廊道式推流/折流ABR厌氧池,与传统简易厌氧池(水解厌氧)相比,可加大污泥回流比,推流搅拌形成全混式厌氧,最大限度的提高厌氧池的处理效率。3、本技术所述装置,优选好氧池连接第一鼓风机和旋混式曝气器,采用好氧段曝气,以及不会老化的旋混式曝气器,与曝气盘、曝气管相比,补气均匀,充氧率高,不易堵塞。4、本技术所述装置,优选PTFE(聚四氟乙烯)MBR膜替代传统膜组件,提高生化段工艺活性污泥浓度负荷,提高生化段处理效率以减少生化停留时间,利用池容达到处理能力扩容目的;同时保证运行水质稳定性,预留后续提高运行能力空间。5、本技术所述装置相比传统的加药沉淀而言,取消了生化后混凝沉淀加药工艺,降低污水处理单位运行成本。6、本技术所述装置,优选地,所述反渗透系统和所述回用水池之间设置次氯酸钠加料器和余氯在线监测器,通过所述次氯酸钠加料器对所述反渗透系统的出水进行消毒,并且通过所述余氯在线监测器保证所述次氯酸钠加料器加入的物料完成反应,回用水不含次氯酸钠。通过次氯酸钠加料器+余氯在线监测装置,实现次氯酸钠精确投加,保证回用水使用终端达到一定余氯量;7、传统处理工艺在好氧池后段需要配合二次沉淀以及深度处理系统,本技术所述装置利用MBR膜池,无需二次沉淀以及深度处理系统,并可大幅度提高生化系统内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设有印染厂碱减量废水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依次连接酸析池、第一压滤机、滤液收集池、铁碳微电解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ABR厌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中间水池;所述第二调节池设有印染厂聚合废水的入口,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池;所述第四调节池设有印染厂生活污水的入口,所述第四调节池的出口连接到所述ABR厌氧池;所述第三调节池设有印染厂其他废水的入口,所述第三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pH调节池;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污泥浓缩池和第二压滤机;所述中间水池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依次连接反渗透系统、回用水池和变频供水系统,所述第二出口为达标水排放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设有印染厂碱减量废水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出口依次连接酸析池、第一压滤机、滤液收集池、铁碳微电解池、pH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ABR厌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中间水池;所述第二调节池设有印染厂聚合废水的入口,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滤液收集池;所述第四调节池设有印染厂生活污水的入口,所述第四调节池的出口连接到所述ABR厌氧池;所述第三调节池设有印染厂其他废水的入口,所述第三调节池的出口连接所述pH调节池;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出口依次连接污泥浓缩池和第二压滤机;所述中间水池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依次连接反渗透系统、回用水池和变频供水系统,所述第二出口为达标水排放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设有第一污泥出口和第二污泥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出口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到所述好氧池,所述第二污泥出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连接膜清洗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开洪魏振坤胡惠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科厦门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