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01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包括上料台架、升降辊道、对转辊道、固定辊道,所述上料台架包括台架本体和固定在所料台架本体上的拨料装置,用于棒材上料,所述对转辊道包括主动辊、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从动辊纵向间隔设置,且沿横向排列设置有多组,用于旋转所述棒材,所述固定辊道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辊;所述升降辊道包括升降装置和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升降辊,用于将所述棒材从所述上料台架搭载至所述对转辊道,并从所述对转辊道搭载至所述固定辊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棒材的全自动上料、传送、下料过程,为棒材的自动化修磨提供了基础。同时,可自动分离单根棒材进行输送,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冶金制造的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属于自动控制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冶金工厂在面向特钢棒材的精整作业中,目前还达不到自动化在线修磨作业,总结其原因,主要是特钢棒材的上料、输送、下料过程分别通过人工实现,各自为独立运转,分开作业,无法实现整体联动,为自动化在线修磨作业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实现棒材的自动化上下料,从而为棒材的自动化修磨提供基础。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包括上料台架、升降辊道、对转辊道、固定辊道,所述上料台架包括台架本体和固定在所料台架本体上的拨料装置,用于棒材上料,所述对转辊道包括主动辊、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从动辊纵向间隔设置,且沿横向排列设置有多组,用于旋转所述棒材,所述固定辊道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固定辊;所述升降辊道包括升降装置和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的升降辊,用于将所述棒材从所述上料台架搭载至所述对转辊道,并从所述对转辊道搭载至所述固定辊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台架(1)、升降辊道(2)、对转辊道(3)、固定辊道(4),所述上料台架(1)包括台架本体(11)和固定在所料台架本体(11)上的拨料装置(12),用于棒材上料,所述对转辊道(3)包括主动辊(31)、从动辊(32),所述主动辊(31)、从动辊(32)纵向间隔设置,且沿横向排列设置有多组,用于旋转所述棒材,所述固定辊道(4)包括固定座(41)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41)上的固定辊(42);所述升降辊道(2)包括升降装置(21)和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21)上的升降辊(22),用于将所述棒材从所述上料台架(1)搭载至所述对转辊道(3),并从所述对转辊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棒材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台架(1)、升降辊道(2)、对转辊道(3)、固定辊道(4),所述上料台架(1)包括台架本体(11)和固定在所料台架本体(11)上的拨料装置(12),用于棒材上料,所述对转辊道(3)包括主动辊(31)、从动辊(32),所述主动辊(31)、从动辊(32)纵向间隔设置,且沿横向排列设置有多组,用于旋转所述棒材,所述固定辊道(4)包括固定座(41)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41)上的固定辊(42);所述升降辊道(2)包括升降装置(21)和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21)上的升降辊(22),用于将所述棒材从所述上料台架(1)搭载至所述对转辊道(3),并从所述对转辊道(3)搭载至所述固定辊道(4);
所述上料台架(1)位于所述升降辊道(2)侧方,且所述台架本体(11)具有朝向所述升降辊道(2)的坡度,所述升降辊(22)、固定辊(42)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升降辊(22)与多组所述主动辊(31)、从动辊(32)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升降辊(22)、固定辊(42)横向成排设置,两者的轴向与所述主动辊(31)、从动辊(32)的轴向垂直,两者的横向连线与所述主动辊(31)、从动辊(32)的间隔处对应,所述主动辊(31)、升降辊(22)、固定辊(42)分别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装置(12)包括拨料臂(12a)、拨料转轴(12b)、拨料气缸(12c),所述拨料转轴(12b)横向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11)上,所述拨料臂(12a)的尾部套设在所述拨料转轴(12b)上、前端具有勾部(12a-1),所述勾部(12a-1)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辊道(2)处,所述拨料气缸(12c)的固定端连接所述台架本体(11)、驱动端连接在所述拨料臂(12a)前端,所述勾部(12a-1)在所述拨料气缸(12c)的驱动下将所述棒材运送至所述升降辊(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装置(12)还包括限位挡板(12d),所述限位挡板(12d)固定在所述台架本体(11)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臂(12a)上表面呈闪电状,中部具有朝上的凸尖(12a-2),所述凸尖(12a-2)位于所述限位挡板(12d)后方,两者之间的纵向间隔大于单根所述棒材的直径且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杰徐海宁魏鹏孙敬忠魏云吉朱昱周维金赵善政周淮林王少迪马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