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燕飞专利>正文

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964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前后端侧壁上呈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上呈对称设有第一U型板,所述升降机的左侧设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框架均与第一U型板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机构的前后端框架上呈对称设有卡接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前后端框架的下端呈左右对称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的右侧均设有弹性卡接钢条,所述阻挡机构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设有固定机构和卡接机构,从而使得进料机构垂直固定在升降机机体上,再通过阻挡机构与弹性卡接钢条,可将转动折叠起来的支撑杆固定住,从而减小进料机构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技术介绍
托盘式连续升降机有"Z"型"C"型和"H"型之分,"Z"型升降机的货物在进口方向和出口方向形成"Z"型轨迹;"C"型升降机的货物进口方向和出口方向形成"C"型轨迹,"H"型升降机的货物进口方向和出口的方向形成"H"型轨迹,"H"型升降机一边为物料进口,另一边为物料出口。现有建筑施工用的"Z"型轨迹的升降机一般讲物料放置在进料机构上,通过进料机构在运送到垂直上升机构,最后成高处设置的出料机构送出,而现有的进料机构一般设置在地面上,与升降机本体固定连接,当升降机不工作时,进料机构不可折叠收起来,占用较大面积,减小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前后端侧壁上呈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上呈对称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1)的前后端侧壁上呈设有固定机构(2),所述升降机(1)上呈对称设有第一U型板(3),所述升降机(1)的左侧设有进料机构(4),所述进料机构(4)的框架均与第一U型板(3)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机构(4)的前后端框架上呈对称设有卡接机构(7),所述进料机构(4)的前后端框架的下端呈左右对称阻挡机构(6),所述阻挡机构(6)的右侧均设有弹性卡接钢条(8),所述阻挡机构(6)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与阻挡机构(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1)的前后端侧壁上呈设有固定机构(2),所述升降机(1)上呈对称设有第一U型板(3),所述升降机(1)的左侧设有进料机构(4),所述进料机构(4)的框架均与第一U型板(3)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机构(4)的前后端框架上呈对称设有卡接机构(7),所述进料机构(4)的前后端框架的下端呈左右对称阻挡机构(6),所述阻挡机构(6)的右侧均设有弹性卡接钢条(8),所述阻挡机构(6)的下方设有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与阻挡机构(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上端位于第一支撑杆(5)的内腔,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块(21)、转动杆(22)和阻挡板(23),所述固定块(21)的左端上转动设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上固定有阻挡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式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7)包括底板(71)、固定弹簧(72)、顶板(73)和开口(74),所述进料机构(4)的框架上呈上下对称设有顶板(73)和底板(71),所述底板(71)与进料机构(4)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板(73)与进料机构(4)的框架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燕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