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848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涉及一种编织袋装袋装置领域,包括左撑臂,所述左撑臂的一侧设置有撑臂控制结构,且左撑臂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所述撑臂控制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气缸,且撑臂控制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下真空吸附装置、上真空吸附装置、左撑臂、右撑臂,下真空吸附装置和上真空吸附装置分别对编织袋的下面和上面进行吸附,移动上真空吸附装置,使编织袋的开口打开,转动电机控制转轴带动左撑臂和右撑臂一起向下翻转,直至左撑臂和右撑臂底部的支撑片卡入到编织袋内,由撑臂控制结构将左撑臂和右撑臂相互撑开,将编织袋的开口向两侧撑开,有效解决了编织袋人工开口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装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
技术介绍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在现有技术中,用刚生产制作好的编织袋装货物时,往往因为新编织袋的开口贴合在一起而造成装填困难,需要人工将编织袋的袋口打开病固定在特殊的位置处,这样不仅耗费人力,而且装填的效率也不高,且将物品装入编织袋中时,由于编织袋平放,导致无法将编织袋装满,且容易使袋中的物品在继续装袋时滚落出来,且将编织袋放在工作台上装袋时,装满后的编织袋较重,需要两个以上的劳动力才能将其从工作台上取下,导致增加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编织袋人工开口效率低、编织袋平放着装袋导致无法装满和装满后的编织袋的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包括左撑臂,所述左撑臂的一侧设置有撑臂控制结构,且左撑臂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包括左撑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撑臂(1)的一侧设置有撑臂控制结构(2),且左撑臂(1)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13),所述撑臂控制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21),且撑臂控制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22),且撑臂控制结构(2)远离左撑臂(1)的一侧设置有右撑臂(6),所述连接杆(2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7),所述右撑臂(6)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片(9),所述工作台(13)的底端设置有下真空吸附装置(3),且工作台(13)的底端位于下真空吸附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12),所述工作台(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4),且工作台(13)的一侧连接有挡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包括左撑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撑臂(1)的一侧设置有撑臂控制结构(2),且左撑臂(1)的底端设置有工作台(13),所述撑臂控制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21),且撑臂控制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杆(22),且撑臂控制结构(2)远离左撑臂(1)的一侧设置有右撑臂(6),所述连接杆(2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7),所述右撑臂(6)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片(9),所述工作台(13)的底端设置有下真空吸附装置(3),且工作台(13)的底端位于下真空吸附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座(12),所述工作台(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4),且工作台(13)的一侧连接有挡板(16),所述下真空吸附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上真空吸附装置(4),所述转轴(7)远离连接杆(22)的一侧安装有转动电机(8),所述转动座(1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撑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臂控制结构(2)通过气缸(21)控制左撑臂(1)和右撑臂(6)之间的距离,所述右撑臂(6)的顶部穿过转轴(7)延伸一段形成连接端。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益明符贞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