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自由度极限动能扑翼飞机
本技术涉及低速航空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自由度极限动能扑翼飞机。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最早始于20世界4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近些年来无人飞行器在现代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科学家以及工程师们的不断研究,未来的飞行器总体设计期望趋向于小巧化,灵活化。扑翼飞机是通过模拟昆虫及鸟类扑翼飞行方式而设计制造的具有仿生特性的一类无人飞行器,具有质量轻、机动性强、能耗低、蔽性强等显著优点,在军用及民用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无人飞行器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昆虫或鸟类飞行时翅膀运动形式十分复杂,但可以简化为上下扑动、扭转和前后掠动三种基本运动形式,即自然界的昆虫或鸟类具有三自由度的运动模式;扑翼飞机若仅可以上下扑动,即为单自由度的扑翼飞机,若在单纯上下扑动的基础上,加入扭转或前后掠动的运动形式即为多自由度扑翼飞机。多自由度扑翼飞机相较单自由度飞行器无疑在机动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已知的扑翼飞机大部分为单自由度飞行器,仅仅具有扑动的运动形式,在进行转向时几乎无法良好操控。因此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自由度极限动能扑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动力系统、侧翼、尾翼、伸缩杆,所述动力系统置于机身内,所述侧翼对称的设置在机身的两侧,所述侧翼通过固定杆与所述机身连接,伸缩杆一端与侧翼中部的伸缩杆固定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机身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为伸缩杆传输动力;所述侧翼向上运动时其所受空气阻力小于侧翼向下运动时其所受空气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自由度极限动能扑翼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动力系统、侧翼、尾翼、伸缩杆,所述动力系统置于机身内,所述侧翼对称的设置在机身的两侧,所述侧翼通过固定杆与所述机身连接,伸缩杆一端与侧翼中部的伸缩杆固定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机身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为伸缩杆传输动力;所述侧翼向上运动时其所受空气阻力小于侧翼向下运动时其所受空气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极限动能扑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包括网格型翼框、羽片组、转轴、万向轴,将翼框整体覆盖的网片;所述网片与所述羽片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翼框的两面上形成侧翼,所述转轴与侧翼根部的翼框外边缘连接;所述转轴中间是万向轴,所述万向轴能使转轴做轴向运动和径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自由度极限动能扑翼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与所述侧翼的结构相同;所述尾翼设置在机身尾部,固定杆一端与所述万向轴连接,另一端穿过机身开孔与转向器相连,伸缩杆一端与尾翼中部的伸缩杆固定架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机身尾部开孔固定杆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