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2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包括蒙皮、填充在蒙皮内部的大梁和泡沫;所述大梁内设有金属配重件;所述金属配重件靠近桨叶前缘的位置,且金属配重件的长度方向与桨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金属配重件的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贴合,截面后半部为平面;金属配重件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高度贴合,不容易产生位移,提高了质量分布一致性;金属件的截面后半部为平面,极大地提高了镜面反射效果,从而增强了雷达散射截面,从源头上提高了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
本技术属于桨叶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直升机类靶标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包括能够准确模拟目标直升机的典型目标特性,如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由于无人直升机靶机旋翼尺寸(半径、弦长)比目标直升机小,因此其雷达散射截面远小于目标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导致无人直升机靶机无法准确模拟目标直升机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以提高了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包括蒙皮、填充在蒙皮内部的大梁和泡沫;所述大梁内设有金属配重件;所述金属配重件靠近桨叶前缘的位置,且金属配重件的长度方向与桨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金属配重件的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贴合,截面后半部为平面。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配重件1的总长度为2200mm,最大厚度为10mm,宽度为11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带有配重功能的金属件结构简单,定位功能可靠,金属配重件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高度贴合,不容易产生位移,提高了质量分布一致性;金属件的截面后半部为平面,极大地提高了镜面反射效果,从而增强了雷达散射截面,从源头上提高了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配重件在桨叶中的位置图图2为桨叶截面图。图3为金属配重件轴测图。图4为金属配重件截面图。图5为S波段入射角-散射截面积曲线图。图6为C波段入射角-散射截面积曲线图。图7为X波段入射角-散射截面积曲线图。图8为Ku波段入射角-散射截面积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介绍。结合图1-图4,本技术的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包括蒙皮2、填充在蒙皮2内部的大梁3和泡沫4;所述大梁3内设有金属配重件1;所述金属配重件1靠近桨叶前缘的位置,且金属配重件1的长度方向与桨叶的长度方向一致,金属配重件1的截面形状非圆形,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高度贴合,不容易产生位移,提高了质量分布一致性;金属件的截面后半部为平面,极大地提高了镜面反射效果,从而增强了雷达散射截面。所述金属配重件1的总长度为2200mm,最大厚度为10mm,宽度为11mm。结合图5-图8,本技术采用成熟的电磁仿真商业软件FEKO来验证本技术的旋翼RCS增强结构的构型相比于圆柱形的提升效果,计算方法采用MOM矩量法,入射波频率分别为3.5GHz(S波段)、6GHz(C波段)、10GHz(X波段)和15GHz(Ku波段)。图5-图8给出了入射角(°)-散射截面积(dBm2)曲线图,表1给出了不同波段的散射截面积峰值(m2)的比较。表1.不同波段散射截面积峰值比较表从仿真结果看,本技术的构型相比于圆柱构型在提升雷达散射截面积方面效果显著。本技术带有配重功能的金属件结构简单,定位功能可靠,金属配重件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高度贴合,不容易产生位移,提高了质量分布一致性;金属件的截面后半部为平面,极大地提高了镜面反射效果,从而增强了雷达散射截面,从源头上提高了直升机旋翼的雷达散射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蒙皮(2)、填充在蒙皮(2)内部的大梁(3)和泡沫(4);所述大梁(3)内设有金属配重件(1);所述金属配重件(1)靠近桨叶前缘的位置,且金属配重件(1)的长度方向与桨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金属配重件(1)的截面前半部形状与桨叶截面前缘贴合,截面后半部为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翼RCS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蒙皮(2)、填充在蒙皮(2)内部的大梁(3)和泡沫(4);所述大梁(3)内设有金属配重件(1);所述金属配重件(1)靠近桨叶前缘的位置,且金属配重件(1)的长度方向与桨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元朱正邵松焦志文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