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82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两侧的安装架,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架远离主体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架,所述脚架两侧顶部均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脚架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环对螺旋桨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抗碰撞性能,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高度调节装置使得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大大的增加了装置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其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因此对于无人机的改进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无人机的螺旋桨大都没有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进而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碰撞时,容易对无人机的螺旋桨造成较大的伤害,进而导致装置的抗碰撞效果较差。2、现有的无人机由于本身结构的缺陷,导致装置不能根据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导致装置不能根据需要对不同高度的摄影装置进行安装,从而导致装置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的螺旋桨大都没有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进而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碰撞时,容易对无人机的螺旋桨造成较大的伤害,进而导致装置的抗碰撞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由于本身结构的缺陷,导致装置不能根据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导致装置不能根据需要对不同高度的摄影装置进行安装,从而导致装置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包括主体以及设置在主体两侧的安装架,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架远离主体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架,所述脚架两侧顶部均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脚架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优选的,所述螺旋桨通过转轴与所述脚架相连接,所述转轴顶部设置有保护盖,且所述保护盖顶部采用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脚架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由防护环、支撑架以及安装块组成,所述防护环设置在螺旋桨外侧,且所述防护环设置为270°,所述防护环底部与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顶部与所述脚架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架顶部与所述安装块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环内侧设置有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由连接块、滑槽、滑杆、限位螺栓以及支撑腿组成,所述连接块顶部与所述脚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开设在连接块底部内侧,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杆顶部贯穿滑槽与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底部与所述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螺栓设置在连接块一侧外壁,且所述限位螺栓一端贯穿滑槽与所述限位槽相抵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组件以及缓冲件,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碰撞时,能够通过防护环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解,且通过将防护环设置为270°,有效的保留防护环对于螺旋桨的全面保护,进一步的缓冲件能够在防护环在遭受碰撞时对于碰撞力的吸收,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抗碰撞能力,进而有效的减少了装置在遭受碰撞时对于螺旋桨的损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碰撞性能。(2)本技术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拧动限位螺栓,进而使得限位螺栓能够与限位槽进行分离,进而使得滑杆能够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支撑腿的高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安装不同高度的摄影装置,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高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安装架;3、安装螺栓;4、脚架;5、螺旋桨;6、保护盖;7、加强杆;8、防护环;9、支撑架;10、安装块;11、缓冲件;12、连接块;13、滑槽;14、滑杆;15、限位螺栓;16、支撑腿;17、滑块;18、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两侧的安装架2,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3,所述安装架2远离主体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架4,所述脚架4两侧顶部均设置有螺旋桨5,所述螺旋桨5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脚架4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5通过转轴与所述脚架4相连接,所述转轴顶部设置有保护盖6,且所述保护盖6顶部采用弧形结构,通过设置弧形的保护盖6,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装置在使用时,转轴与螺旋桨5连接位置受到雨水的侵蚀,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防水性能。所述安装架2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一端与所述脚架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7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2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杆7,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碰撞能力。所述防护组件由防护环8、支撑架9以及安装块10组成,所述防护环8设置在螺旋桨5外侧,且所述防护环8设置为270°,所述防护环8底部与所述支撑架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10顶部与所述脚架4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架9顶部与所述安装块10外壁固定连接,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碰撞时,能够通过防护环8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解,且通过将防护环8设置为270°,有效的保留防护环8对于螺旋桨5的全面保护,进而有效的减少了装置在遭受碰撞时对于螺旋桨5的损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抗碰撞性能。所述防护环8内侧设置有多个缓冲件11,所述缓冲件1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缓冲件11,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环8在遭受碰撞时对于碰撞力的吸收,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抗碰撞能力。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由连接块12、滑槽13、滑杆14、限位螺栓15以及支撑腿16组成,所述连接块12顶部与所述脚架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槽13开设在连接块12底部内侧,所述滑槽13内部设置有滑块17,所述滑杆14顶部贯穿滑槽13与所述滑块1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4底部与所述支撑腿1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4一侧设置有限位槽18,所述限位螺栓15设置在连接块12一侧外壁,且所述限位螺栓15一端贯穿滑槽13与所述限位槽18相抵接,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拧动限位螺栓15,进而使得限位螺栓15能够与限位槽18进行分离,进而使得滑杆14能够带动滑块17在滑槽13内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支撑腿16的高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节,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两侧的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3),所述安装架(2)远离主体(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架(4),所述脚架(4)两侧顶部均设置有螺旋桨(5),所述螺旋桨(5)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脚架(4)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两侧的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3),所述安装架(2)远离主体(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架(4),所述脚架(4)两侧顶部均设置有螺旋桨(5),所述螺旋桨(5)一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脚架(4)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5)通过转轴与所述脚架(4)相连接,所述转轴顶部设置有保护盖(6),且所述保护盖(6)顶部采用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一端与所述脚架(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7)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2)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碰撞的无人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由防护环(8)、支撑架(9)以及安装块(10)组成,所述防护环(8)设置在螺旋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王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新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