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1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轴和沿螺旋桨主轴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其中,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割刀,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割刀,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螺旋桨叶片;第一割刀和第二割刀之间设有缠绕筛网,缠绕筛网为半球型金属筛网,并且,沿第一割刀至第二割刀的方向延伸;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割刀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割刀逆时针旋转。第二割刀和螺旋桨叶片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环形割刀的根部套设有防护套。该船用防缠绕螺旋桨能够对船行进过程中靠近螺旋桨叶片的缠绕物进行及时、全面、完全的切割,同时对难切割的缠绕物进行预缠绕,有效保障了螺旋桨叶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防缠绕螺旋桨
本技术涉及船用零部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
技术介绍
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风险和不稳定因素,有一些风险来自于自然气候因素无法避免,而另一些风险却可以通过对设备装置的不断改进而避免。由于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无法避免地在海域中留下了各种漂浮物,如渔网、绳索或海上工程所遗留的钢索等,这些漂浮物多为人工制造的高分子无机材料,难以通过微生物分解等自然作用消除,且强度与韧性较好,纠缠于船舶的螺旋桨后,无法轻易铰断。当螺旋桨上的缠绕物不断累积,轻则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严重时会将螺旋桨卡死,无法正常航行,部分缠绕物由于材质原因,甚至会与因螺旋桨工作的热量而融化,凝结依附于螺旋桨表面或渗入内部,造成无法修复的故障,引发重大事故。传统的处理方法为,在发生了螺旋桨缠绕事件后,需要潜入水下切割缠绕物,这样的处理方法操作繁杂,成本高,并且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船用防缠绕螺旋桨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该船用防缠绕螺旋桨能够对船行进过程中靠近螺旋桨叶片的缠绕物进行及时、全面、完全的切割,同时对难切割的缠绕物进行预缠绕,有效保障了螺旋桨叶片正常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轴和沿螺旋桨主轴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其中,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割刀,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割刀,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螺旋桨叶片;第一割刀和第二割刀之间设有缠绕筛网,缠绕筛网为半球型金属筛网,并且,沿第一割刀至第二割刀的方向延伸;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割刀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割刀逆时针旋转;其中,第二割刀和螺旋桨叶片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环形割刀的根部套设有防护套。优选地,第一割刀上沿顺时针方向形成有锯齿状刀刃。优选地,第二割刀上沿逆时针方向形成有锯齿状刀刃。优选地,缠绕筛网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道切割刀刃。优选地,第一割刀、第二割刀和螺旋桨叶片的直径依次增大。优选地,第一割刀和/或第二割刀为不锈钢割刀。优选地,缠绕筛网为不锈钢筛网。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螺旋桨主轴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割刀顺时针旋转切割缠绕物,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割刀逆时针旋转切割缠绕物,而通过第三电机上驱动螺旋桨叶片转动驱动整个船体前进。而如果遇到难以一次性切割的缠绕物,可以使用第一割刀顺时针切割第一次,通过第一割刀后会预先缠绕在第一割刀和第二割刀之间设置的缠绕筛网上,不会直接缠绕至螺旋桨叶片上造成螺旋桨卡死。随着船行驶过程中,受水流影响,缠绕筛网上的部分缠绕物可能会发生脱落,此时第二割刀会从逆时针方向旋转,再次切割缠绕物,这样对缠绕物多次切割使得其分解成多个小部分,大大减小了其缠绕住螺旋桨叶片的几率,保证了船体正常航行,同时也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螺旋桨缠绕对船体或零部件造成的损伤。进一步的,在第二割刀和螺旋桨叶片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通过环形割刀的不断转动切割,对靠近螺旋桨叶片或者已经缠绕的缠绕物进行持续地切割,并且,在环形割刀的根部套设防护套,有效防止缠绕物影响环形割刀根部驱动连接处,保证环形割刀能够长时间地正常旋转,如此进一步地提高了防缠绕效果,优化船体航行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船用防缠绕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螺旋桨主轴2-第一割刀3-第二割刀4-螺旋桨叶片5-缠绕筛网6-环形割刀7-防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远、近、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包括螺旋桨主轴1和沿螺旋桨主轴1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其中,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割刀2,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割刀3,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螺旋桨叶片4;第一割刀2和第二割刀3之间设有缠绕筛网5,缠绕筛网5为半球型金属筛网,并且,沿第一割刀2至第二割刀3的方向延伸;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割刀2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割刀3逆时针旋转;其中,第二割刀3和螺旋桨叶片4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6,环形割刀6的根部套设有防护套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旋桨主轴1上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割刀2顺时针旋转切割缠绕物,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割刀3逆时针旋转切割缠绕物,而通过第三电机上驱动螺旋桨叶片4转动驱动整个船体前进。而如果遇到难以一次性切割的缠绕物,可以使用第一割刀2顺时针切割第一次,通过第一割刀2后会预先缠绕在第一割刀2和第二割刀3之间设置的缠绕筛网5上,不会直接缠绕至螺旋桨叶片4上造成螺旋桨卡死。随着船行驶过程中,受水流影响,缠绕筛网5上的部分缠绕物可能会发生脱落,此时第二割刀3会从逆时针方向旋转,再次切割缠绕物,这样对缠绕物多次切割使得其分解成多个小部分,大大减小了其缠绕住螺旋桨叶片4的几率,保证了船体正常航行,同时也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螺旋桨缠绕对船体或零部件造成的损伤。进一步的,在第二割刀3和螺旋桨叶片4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6,通过环形割刀6的不断转动切割,对靠近螺旋桨叶片或者已经缠绕的缠绕物进行持续地切割,并且,在环形割刀6的根部套设防护套,有效防止缠绕物影响环形割刀6根部驱动连接处,保证环形割刀6能够长时间地正常旋转,如此进一步地提高了防缠绕效果,优化船体航行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第一割刀2与缠绕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一割刀2的切割能力,优选地,第一割刀2上沿顺时针方向形成有锯齿状刀刃。同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第二割刀3与缠绕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二割刀3的切割能力,优选地,第二割刀3上沿逆时针方向形成有锯齿状刀刃。此外,在缠绕物与缠绕筛网5接触时,为了使得缠绕筛网5也可以对缠绕物进行多次切割,充分利用切割机会,优选缠绕筛网5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道切割刀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缠绕筛网5截面面积过大而在缠绕较多缠绕物时使得缠绕物从边缘脱落没有被第二割刀3再次切割而直接缠绕至螺旋桨叶片4上,优选地,第一割刀2、第二割刀3和螺旋桨叶片4的直径依次增大。另外,由于长时间处于水中使用,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主轴(1)和沿所述螺旋桨主轴(1)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割刀(2),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割刀(3),所述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螺旋桨叶片(4);/n所述第一割刀(2)和所述第二割刀(3)之间设有缠绕筛网(5),所述缠绕筛网(5)为半球型金属筛网,并且,沿所述第一割刀(2)至所述第二割刀(3)的方向延伸;/n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割刀(2)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割刀(3)逆时针旋转;其中,/n所述第二割刀(3)和所述螺旋桨叶片(4)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6),所述环形割刀(6)的根部套设有防护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桨主轴(1)和沿所述螺旋桨主轴(1)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割刀(2),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割刀(3),所述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螺旋桨叶片(4);
所述第一割刀(2)和所述第二割刀(3)之间设有缠绕筛网(5),所述缠绕筛网(5)为半球型金属筛网,并且,沿所述第一割刀(2)至所述第二割刀(3)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割刀(2)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割刀(3)逆时针旋转;其中,
所述第二割刀(3)和所述螺旋桨叶片(4)之间还设有环形割刀(6),所述环形割刀(6)的根部套设有防护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防缠绕螺旋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志恒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