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7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属于配件喷涂搬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搬运挂具不方便,影响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且遇到体积大、质量大的挂具时,搬运过程困难,安全风险极高的问题。本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包括框架体,包括两个平行且分别呈方形设置的主框架,所述两个主框架上端相邻的边角通过支撑杆相连;底盘,所述主框架下端的边角和底盘对接,且主框架与所述底盘垂直设置,所述底盘呈方形设置,所述底盘边角上设有万向轮;杠杆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用于放置挂具。本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挂具搬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
本技术属于配件喷涂搬运
,涉及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
技术介绍
在对配件进行喷涂加工之前,需要挂具来固定这些配件,方便进行后续的喷涂作业,传统搬运存放摆放挂具的方法为直接人工转运,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来来回回搬运挂具,影响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且遇到体积大、质量大的挂具时,搬运过程困难,安全风险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挂具搬运的涂装挂具周转小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包括:框架体,包括两个平行且分别呈方形设置的主框架,所述两个主框架上端相邻的边角通过支撑杆相连;底盘,所述主框架下端的边角和底盘对接,且主框架与所述底盘垂直设置,所述底盘呈方形设置,所述底盘边角上设有万向轮;杠杆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用于放置挂具。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中部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平行于底盘的前后两侧。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垂直于第一横杆的第一动力杆,所述第一动力杆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阻力杆。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通过两个立杆架设有圆杆,所述圆杆设置在第一横杆和第一动力杆的中间,所述圆杆和第一动力杆相接触。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一侧上的边角与主框架相连,所述底盘左右两侧与另一主框架相连。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横杆和第一阻力杆中间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高出于底盘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杆到定位杆的距离小于第一阻力杆到定位杆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与定位杠分别位于第一横杆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在定位杆方向延伸且设置有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和穿过固定孔的U型杆,所述U型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U型杆突出于支撑杆一侧。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连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主框架、杠杆机构、定位杆,通过杠杆结构可快速实现挂具与线体链条的上、下挂,在车间搬运过程中,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节约了人工成本,且搬运过程更加可靠安全,一些较大体积、较大质量的挂具也更容易的实现搬运,安全系数也是大大的提高,工人的搬运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合挂具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框架体;110、主框架;120、支撑杆;121、固定孔;122、U型杆;123、垫片;130、连杆;200、底盘;210、万向轮;220、第一横杆;230、定位杆;300、杠杆机构;310、第一动力杆;320、第一阻力杆;330、立杆;340、圆杆;400、挂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保护的是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该涂装挂具周转小车主要用于对生产车间的挂具进行搬运,可以容易实现一些较大体积、较大质量的挂具的搬运,通过杠杆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单人操作完成搬运。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所示和如图3所示,本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包括:框架体100,包括两个平行且分别呈方形设置的主框架110,所述两个主框架110上端相邻的边角通过支撑杆120相连,所述主框架120高度的设置与挂具相适配,支撑杆的高度高于挂具重心,可以保证挂具的稳定性。底盘200,所述主框架100下端的边角和底盘对接,且主框架100与所述底盘200垂直设置,所述底盘呈方形设置,所述底盘边角上设有万向轮210,万向轮210设置于底盘200的四周,更容易对涂装挂具周转小车进行推拉。杠杆机构300,设置在底盘200上,用于放置挂具400。如图3所示,本涂装挂具周转小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挂具的底部放置在底盘上的杠杆机构上,挂具的上部与支撑杆上的固定配件相固定,即可完成对挂具的固定,推动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对挂具实现进一步的搬运。优选地,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底盘2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底盘中部设有第一横杆220,所述第一横杆平行于底盘的前后两侧。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和如图3所示,本涂装挂具周转小车设置的杠杆机构300可以快速实现挂具400与线体链条的上、下挂,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垂直于第一横杆220的第一动力杆310,所述第一动力杆310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阻力杆320,所述第一阻力杆320为中空状设置且下部为敞开状。在对挂具400进行固定时,挂具的下部可以直接扣设于第一阻力杠320的内部,实现了挂具下部的固定稳定。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第一动力杆310和第一阻力杆320之间工作搭配紧凑,所述第一横杆220的中部通过两个立杆330架设有圆杆340,所述圆杆340设置在第一横杆220和第一动力杆310的中间,所述圆杆340和第一动力杆310相接触,当涂装挂具小车上放置挂具时,圆杆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动力杆在挂具的重力作用下慢慢与第一阻力杆处于同一平面,圆杆的设置也使得第一动力杆在操作过程中不容易损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盘一侧上的边角与主框架相连,所述底盘左右两侧与另一主框架相连。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保证在对挂具的操作固定过程中更易找到固定位置且使得固定更加牢靠,所述底盘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横杆220和第一阻力杆320中间的定位杆230,所述定位杆230高出于底盘上表面,挂具一侧可以抵靠在定位杆一侧。进一步优选地,为了确保挂具固定位置更可靠,所述第一横杆220到定位杆230的距离小于第一阻力杆320到定位杆230的距离。优选地,所述主框架与定位杠分别位于第一横杆的两侧。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可以对所需搬运的挂具400上部进行固定,保证了挂具固定的牢靠性,所述支撑杆120在定位杆230方向延伸且设置有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20上的固定孔121和穿过固定孔121的U型杆122,所述U型杆122与支撑杆120之间设置有垫片123,所述U型杆122突出于支撑杆120一侧。优选地,为了保证主框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主框架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连杆130。优选地,为了保证主框架110与支撑杆120、主框架110与底盘2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主框架与支撑杆、主框架与底盘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体,包括两个平行且分别呈方形设置的主框架,所述两个主框架上端相邻的边角通过支撑杆相连;/n底盘,所述主框架下端的边角和底盘对接,且主框架与所述底盘垂直设置,所述底盘呈方形设置,所述底盘边角上设有万向轮;/n杠杆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用于放置挂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体,包括两个平行且分别呈方形设置的主框架,所述两个主框架上端相邻的边角通过支撑杆相连;
底盘,所述主框架下端的边角和底盘对接,且主框架与所述底盘垂直设置,所述底盘呈方形设置,所述底盘边角上设有万向轮;
杠杆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用于放置挂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中部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平行于底盘的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垂直于第一横杆的第一动力杆,所述第一动力杆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一阻力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涂装挂具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通过两个立杆架设有圆杆,所述圆杆设置在第一横杆和第一动力杆的中间,所述圆杆和第一动力杆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挂具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