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景行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275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观景行车系统,其包括山地车,其还包括若干个地面轨道和若干个缆车轨道,所述地面轨道和所述缆车轨道依次交替布置;所述山地车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山地车沿所述地面轨道行进;所述缆车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缆车轨道连接或分离。游客乘坐所述山地车既可以在所述地面轨道行进,还可以沿所述缆车轨道行进,免去爬山旅途的劳累,中途无需换乘,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景行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观景行车系统。
技术介绍
游乐场或景区内,为游客乘坐并带领游客环绕景区观看风景常用山地车,而在有爬山路段时,建立缆车路段为游客提供方便。现有技术中山地车和缆车分别独立设置,游客在普通路面行进或要爬山时就需要在山地车与缆车之间进行换乘,山地车与缆车之间无法自动接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观景行车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山地车与缆车无法自动接驳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观景行车系统,其包括山地车,其还包括若干个地面轨道和若干个缆车轨道,所述地面轨道和所述缆车轨道依次交替布置;所述山地车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山地车沿所述地面轨道行进;所述缆车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缆车轨道连接或分离。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山地车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地面轨道两侧的至少两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分别位于所述地面轨道的上下两侧。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地面轨道的外侧,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围成容纳所述地面轨道的容纳空间。<br>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地面轨道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路段组,所述路段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路段、上坡路段、第二平路段和下坡路段;所述上坡路段上沿所述山地车的行进方向设置有销齿;所述山地车上设置有与所述销齿啮合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连接的驱动器。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缆车轨道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吊板,所述吊板的上端与所述传送带转动连接,下端悬空。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直向上延伸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安装孔和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的定位销组件;所述安装孔向下延伸并可容纳所述吊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垂直并连通;所述吊板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安装孔沿平行于所述山地车的行进方向的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杆,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与所述吊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可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滑动的销钉,将所述销钉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的转接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转接件连接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销钉定位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弹性件和限位板;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销钉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套设在所述转接件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机械手与所述转接件相配合,以通过所述限位板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中,当所述销钉位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时,所述弹性件伸长至最大行程,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接触;当所述销钉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限位板脱离所述壳体。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游客乘坐所述山地车既可以在所述地面轨道行进,还可以沿所述缆车轨道行进,免去爬山旅途的劳累,中途无需换乘,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观景行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地面轨道装配第一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地面轨道装配第二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山地车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且所述销钉未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定位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是本技术中所述销钉将所述吊板与所述支撑杆配合定位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是本技术中所述缆车轨道驱动所述山地车行进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观景行车系统的功能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观景行车系统,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包括山地车1,安装在地面的若干个地面轨道2和若干个缆车轨道3;所述地面轨道2和所述缆车轨道3依次交替布置;且相邻布置的所述地面轨道2与所述缆车轨道3之间部分重叠,以保证所述山地车1沿所述地面轨道2行进至所述缆车轨道3下方,或沿所述缆车轨道3行进至所述地面轨道2上方时,可以实现所述山地车1在所述地面轨道2与所述缆车轨道3之间的无缝衔接。所述山地车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和连接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4用于为所述山地车1提供动力,从而驱动所述山地车1沿所述地面轨道2行进;地面上还设置有机械手100,所述机械手100分别位于所述缆车轨道3的起始端和末端,所述机械手100用于将所述连接机构5与所述缆车轨道3连接或分离。当所述山地车1在所述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行进至所述缆车轨道3的起始端时,所述机械手100将所述连接机构5与所述缆车轨道3连接,所述缆车轨道3启动,并将所述山地车1吊起,驱动所述山地车1前进;当所述山地车1沿所述缆车轨道3行进至所述地面轨道2上方时,所述机械手100将所述连接机构5与所述缆车轨道3分离,所述山地车1脱离所述缆车轨道3,并在所述驱动机构4的驱动作用下,沿所述地面轨道2行进,从而实现所述山地车1在所述地面轨道2与所述缆车轨道3之间的无缝接驳;游客乘坐所述山地车1既可以在所述地面轨道2行进,以观看普通路面的景色,还可以乘坐所述山地车1在所述缆车轨道3行进,免去爬山旅途的劳累,中途无需换乘,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组件41,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组件41对称设置在所述山地车1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地面轨道2的左右两侧。所述地面轨道2包括轨道本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道本体22下方的第一支架21,所述第一支架21将所述轨道本体22支撑,以使所述轨道本体22脱离地面。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电机、连接板41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11上的主动轮412和第一从动轮413;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412连接;所述主动轮412位于所述轨道本体22的上方,并与所述轨道本体22接触;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412沿所述轨道本体22滚动前进;所述第一从动轮413与所述主动轮41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从动轮413位于所述轨道本体22的下方,并与所述轨道本体22接触;所述主动轮41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413分别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景行车系统,其包括山地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若干个地面轨道和若干个缆车轨道,所述地面轨道和所述缆车轨道依次交替布置;所述山地车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山地车沿所述地面轨道行进;所述缆车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缆车轨道连接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景行车系统,其包括山地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若干个地面轨道和若干个缆车轨道,所述地面轨道和所述缆车轨道依次交替布置;所述山地车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山地车沿所述地面轨道行进;所述缆车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缆车轨道连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山地车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地面轨道两侧的至少两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分别位于所述地面轨道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位于所述地面轨道的外侧,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围成容纳所述地面轨道的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轨道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路段组,所述路段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路段、上坡路段、第二平路段和下坡路段;所述上坡路段上沿所述山地车的行进方向设置有销齿;所述山地车上设置有与所述销齿啮合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连接的驱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观景行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车轨道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吊板,所述吊板的上端与所述传送带转动连接,下端悬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博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