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延巍专利>正文

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94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包括沿索道绳行驶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滑行调节机构、传动机构和拉臂,所述滑行调节机构和传动机构分别与拉臂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滑行调节机构设置在拉臂上,而且滑行调节机构的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三传动组件围成索道绳夹紧区域,当索道绳处于索道绳夹紧区域内,索道绳与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三传动组件夹紧,以使运输装置可沿索道绳自由滑行,而且滑行调节机构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索道绳夹紧区域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索道绳及顺利通过索道绳接驳处或索道支架转弯处,提高运输装置的适用性。

Ropeway self transpor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设备,特别涉及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索道,又称吊车、缆车、流笼(缆车又可以指缆索铁路),是交通工具的一种,通常在崎岖的山坡上运载乘客或货物上下山。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除了车站外,一般在中途每隔一段距离建造承托钢索的支架,缆车吊挂在钢索下。目前,索道缆车有两种,第一种,缆车吊挂在索道下,驱动机带动钢丝绳,钢丝绳牵引车厢沿着索道运行,用以运输货物或人的运输机械,它多用作工矿区、城市或风景游览区的交通工具,但这种通过钢丝绳牵引的缆车运行距离以及运行轨迹局限性较大,不适用于路程复杂以及路程较远的索道上运行。第二种,缆车自带驱动装置,缆车吊挂在索道下,由于缆车没有钢丝绳牵引,缆车在钢丝绳自行,缆车在缆车上行走以及转弯自如,适合路程复杂以及路程较远的索道上运行。但是,目前自行式缆车的驱动装置较为复杂,如:缆车通过橡胶轮带动沿索道滑行,而且橡胶轮动作,首先经过内燃机驱动液压泵动作,液压泵再驱动橡胶轮动作,能量损耗巨大,而且液压泵容易故障,导致该驱动装置可靠性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沿索道绳行驶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滑行调节机构(2)、传动机构(3)和拉臂(4),所述滑行调节机构(2)和传动机构(3)分别与拉臂(4)活动连接;/n所述滑行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组件(20)、第一传动组件(21)、第二传动组件(22)、第三传动组件(23)、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7)、第三连杆(28)和第四连杆(29),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0)以活动方式悬挂在第一传动组件(21)上,第一升降组件(20)包括可上下升降的第一滑块(203),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分别位于第一传动组件(21)...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6 CN 20192033786211.一种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沿索道绳行驶的运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滑行调节机构(2)、传动机构(3)和拉臂(4),所述滑行调节机构(2)和传动机构(3)分别与拉臂(4)活动连接;
所述滑行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组件(20)、第一传动组件(21)、第二传动组件(22)、第三传动组件(23)、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7)、第三连杆(28)和第四连杆(29),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0)以活动方式悬挂在第一传动组件(21)上,第一升降组件(20)包括可上下升降的第一滑块(203),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分别位于第一传动组件(21)两侧,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一传动组件(21)之间通过第一连杆(26)连接,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一滑块(203)之间通过第二连杆(27)连接,第三传动组件(23)和第一传动组件(21)之间通过第三连杆(28)连接,第三传动组件(23)和第一滑块(203)之间通过第四连杆(29)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1)、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之间形成索道绳夹紧区域,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0)调节索道绳夹紧区域的夹紧度,或在索道绳接驳处以及转弯处,降下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使第二驱动轮(222)和第三驱动轮(232)暂时脱离索道绳,仅利用第一驱动轮(212)使滑行调节机构(2)顺利通过索道绳接驳处或实现转弯;
所述传动机构(3)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1)、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旋转,而且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的旋转方向与第一传动组件(21)的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四传动组件(24)和第五传动组件(25),所述第四传动组件(24)和第五传动组件(25)位于第一传动组件(21)下方,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1)和传动机构(3)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带(11),传动机构(3)通过第一传动带(11),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1)旋转,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1)和第四传动组件(2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带(12),第一传动组件(21)通过第二传动带(12),带动第四传动组件(24)旋转,所述第四传动组件(24)与第五传动组件(25)、第二传动组件(22)和第三传动组件(23)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带(13),第四传动组件(24)通过第三传动带(13),带动第二传动组件(22)、第三传动组件(23)和第五传动组件(25)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拓展装置(7),相邻两个运输装置(1)之间通过拓展装置(7)连接,所述拓展装置(7)包括第六传动组件(72)、第七传动组件(73)、第八传动组件(74)、第二升降组件(71)、第五连杆(75)、第六连杆(76)、第七连杆(77)和第八连杆(78),所述第二升降组件(71)以活动方式悬挂在第六传动组件(72)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71)包括可沿上下升降的第二滑块(711),所述第七传动组件(73)和第八传动组件(74)位于第六传动组件(72)下方,所述前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三传动组件(23)和拓展机构的第六传动组件(72)之间通过第五连杆(75)连接,所述前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三传动组件(23)和拓展机构的第二滑块(711)之间通过第六连杆(76)连接,所述后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二传动组件(22)和拓展机构(7)的第六传动组件(72)之间通过第七连杆(77)连接,所述后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二传动组件(22)和拓展机构的第二滑块(711)之间通过第八连杆(78)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71)调整前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三驱动轮(232),拓展机构(7)的第四驱动轮(721)和后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二驱动轮(222)之间形成的索道绳夹紧区域的夹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传动组件(73)、第八传动组件(74)、前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三传动组件(23)和后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二传动组件(22)之间设置有第四传动带(14),所述前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三传动组件(23)通过第四传动带(14)带动第七传动组件(73)、第八传动组件(74)和后一个运输装置(1)的第二传动组件(22)旋转,令后一个运输装置的第二传动组件(22)形成动力,第二传动组件(22)通过第二传动带(12)、第三传动带(13)将驱动力依次传动至后续的运输装置,如此往复,所述第六传动组件(72)和第七传动组件(73)之间设置有第五传动带(15),所述第七传动组件(73)通过第五传动带(15),带动第六传动组件(72)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框架(31)、第九传动组件(32)、第十传动组件(33)和传动换向组件(34),所述框架(31)一侧设置有开口(311),所述拉臂(4)包括上拉臂部(41)和下拉臂部(42),所述上拉臂部(41)上端活动悬挂在第一传动组件(21)上,上拉臂部(41)下端与下拉臂部(42)上端转动连接,下拉臂部(42)下端插入开口(311),而且伸出开口(311)外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悬挂物体或动力源(5)的弯钩(43),所述第九传动组件(32)以旋转方式设置在框架(31)一侧,第九传动组件(32)穿过开口(311)与拉臂(4)连接,拉臂(4)以第九传动组件(32)为旋转中心旋转,开口(311)限位拉臂(4)的旋转角度,所述第十传动组件(33)以旋转方式设置在框架(31)另一侧,所述传动换向组件(34)以旋转方式设置在框架(31)中心位置,所述位于框架(31)内的传动换向组件(34)分别与第九传动组件(32)和第十传动组件(33)转动连接,延伸出框架(31)外的传动换向组件(34)端部与另一个运输装置(1)的传动换向轴(3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带(11)设置在第九传动组件(32)和第一传动组件(21)之间,所述第九传动组件(32)通过第一传动带(11),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1)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源(5),所述运输装置(1)与动力源(5)连接形成主动运输装置(1),所述动力源(5)悬挂在弯钩(43)上,所述第十传动组件(33)和动力源(5)之间设置有第六传动带(16),所述动力源(5)通过第六传动带(16)将动力分别传动至第十传动组件(33)和传动换向组件(34)及第九传动组件(32)上,所述运输装置(1)不与动力源(5)连接形成被动运输装置(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巍
申请(专利权)人:郭延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