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7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包括支撑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其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右钳头;移动夹,位于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之间,移动夹的底部设置有左钳头,左钳头与右钳头构成钳口;光杆,远离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处,依次穿过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移动夹和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螺杆,位于光杆的下方,依次穿过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移动夹和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螺杆与移动夹螺纹连接,移动夹能在光杆和螺杆上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门用于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的安装,在高空作业现场,很方便轻松的将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安装完成,且不会破坏线夹本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钳,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
技术介绍
在电气化铁道轨道的上空,布置有一条与轨道平行的接触线,通过接触线与机车受电弓间的滑动接触,将接触网上的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或动车组。为保证受流质量,要求接触线应平直、等高,这样受电弓与接触线在高速滑动接触中才能平滑,不会产生跳跃、离线等。为此在接触线与承力索间安装了大量的整体吊弦装置,用于悬挂接触线。中国专利201911020367.9公开了一种无螺栓接触线吊弦线夹、承力索吊弦线夹、吊弦线、整体吊弦装置,其特点为施工快捷方便、运行成本低,但是该装置在安装时,左、右半吊弦线夹的啮合需要较大的作用力,现场高空作业环境下工人徒手完成不了该操作。因此,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发一种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安装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在高空作业现场,能够很方便轻松的将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安装完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包括:支撑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右钳头;移动夹,位于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之间,移动夹的底部设置有左钳头,左钳头与右钳头构成钳口;光杆,远离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处,依次穿过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移动夹和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螺杆,位于光杆的下方,依次穿过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移动夹和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螺杆与移动夹螺纹连接,移动夹能在光杆和螺杆上左右移动。进一步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右侧孔和第二右侧孔。进一步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左侧孔和第二左侧孔。进一步地,移动夹上由上之下依次设有导向孔和螺纹孔。进一步地,光杆依次穿过第一右侧孔、导向孔和第一左侧孔,光杆伸出第一左侧孔的部分设置有开口挡圈。进一步地,螺杆的中间部分设有螺纹。进一步地,螺杆依次穿过第二右侧孔、螺纹孔和第二左侧孔,螺杆伸出第二左侧孔的部分设有开口挡圈,螺杆伸出第二右侧孔的部分设有六方螺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专门用于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的安装,在高空作业现场,很方便轻松的将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安装完成,能够使左、右半吊弦线夹上、下直齿条板啮合,保持在锁紧状态,且不会破坏线夹本体的结构。2)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工作原理简单明了、结构轻便,现场高空作业携带方便、操作容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中支撑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中支撑架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中移动夹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中移动夹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无螺栓接触线吊弦线夹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右钳头1-1;移动夹2,位于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之间,移动夹2的底部设置有左钳头2-1,左钳头2-1与右钳头1-1构成钳口;光杆3,远离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开口处,依次穿过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移动夹2和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螺杆4,位于光杆3的下方,依次穿过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移动夹2和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螺杆4与移动夹2螺纹连接,移动夹2能在光杆3和螺杆4上左右移动。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专门用于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的安装,很方便轻松的将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安装完成,能够使左、右半吊弦线夹上、下直齿条板啮合,保持在锁紧状态,且不会破坏线夹本体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架1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右侧孔1-2和第二右侧孔1-4;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左侧孔1-3和第二左侧孔1-5。如图4和图5所示,移动夹2上由上之下依次设有导向孔2-2和螺纹孔2-3。如图1所示,光杆3依次穿过第一右侧孔1-2、导向孔2-2和第一左侧孔1-3,光杆3伸出第一左侧孔1-3的部分设置有开口挡圈5,用于将光杆3的左端锁紧。如图6所示,螺杆4的中间部分设有螺纹,与移动夹2上的螺纹孔相适应,实现螺杆4与移动夹2之间的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螺杆4依次穿过第二右侧孔1-4、螺纹孔2-3和第二左侧孔1-5,螺杆4伸出第二左侧孔1-5的部分设有开口挡圈5,用于将螺杆4的左端锁紧,螺杆4伸出第二右侧孔1-4的部分设有六方螺帽6,用棘轮扳手转动六方螺帽6,移动夹2在螺纹作用下向右移动,实现夹钳的夹紧工作。本技术公开了的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的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具体如下:在吊弦线夹安装的最后锁紧环节,将本技术专用夹钳的左钳头2-1和右钳头1-1分别对准左、右半吊弦线夹端面7-1和7-2,用棘轮扳手转动螺杆4右端的六方螺帽6,使移动夹2缓慢向右移动夹紧,使左、右半吊弦线夹完全啮合在一起,然后反转六方螺帽6,使移动夹2缓慢向左移动,夹钳松开,即完成整个安装使用过程。本技术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夹钳提供的作用力能够满足左右线夹啮合所需的作用力,且不会对线夹本体造成破坏,本技术夹钳工作原理简单明了、结构轻便,现场高空作业携带方便、操作容易。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右钳头;/n移动夹,位于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之间,所述移动夹的底部设置有左钳头,所述左钳头与所述右钳头构成钳口;/n光杆,远离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处,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所述移动夹和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n螺杆,位于所述光杆的下方,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所述移动夹和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所述螺杆与所述移动夹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夹能在所述光杆和所述螺杆上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右钳头;
移动夹,位于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之间,所述移动夹的底部设置有左钳头,所述左钳头与所述右钳头构成钳口;
光杆,远离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开口处,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所述移动夹和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
螺杆,位于所述光杆的下方,依次穿过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所述移动夹和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左侧壁,所述螺杆与所述移动夹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夹能在所述光杆和所述螺杆上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无螺栓吊弦线夹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U”型结构的右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右侧孔和第二右侧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兵王向军李亚峰李江安金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航专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