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吊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94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吊弦,包括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承力索吊弦线夹,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承力索吊弦线夹的内部靠前端与顶面靠后端均设置有穿孔以及转钮,且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承力索吊弦线夹的相对一侧靠中部设置有承柱,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的顶面靠前端设置有吊弦线,所述承柱的一侧靠外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端设置有转杆,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承力索吊弦线夹的内部靠后端均设置有活动槽,所述转钮的底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一端连接有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整体吊弦,能够减少松动情况,便于后续位置的调整,其次可以及时调整吊线的位置高度,节约大量调节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吊弦
本技术涉及整体吊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吊弦。
技术介绍
机车是采取滑动接触的方式取电,导电线称为接触线,为了保证机车能够获取持续平稳的电能,接触线与轨道面应始终平行,并且保持一定的高度,而吊弦装置就是用吊线将接触线吊起并固定到承力索上的装置,进而能够有效的消除接触线的下垂;但是现有的整体吊弦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大多数整体吊弦两端与接触线以及承力索的固定不稳地,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且安装。拆卸与移动都较为麻烦;其次,整体吊弦的吊线高度不易调节,导致在处理接触线下垂问题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吊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大多数整体吊弦两端与接触线以及承力索的固定不稳地,容易发生松动的情况,且安装。拆卸与移动都较为麻烦;其次,整体吊弦的吊线高度不易调节,导致在处理接触线下垂问题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体吊弦,包括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承力索吊弦线夹,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吊弦,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内部靠前端与顶面靠后端均设置有穿孔(3)以及转钮(4),且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相对一侧靠中部设置有承柱(6),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的顶面靠前端设置有吊弦线(5);/n所述承柱(6)的一侧靠外端设置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一端设置有转杆(8),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内部靠后端均设置有活动槽(9),所述转钮(4)的底端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滚珠轴承(11),所述滚珠轴承(11)的一端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吊弦,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内部靠前端与顶面靠后端均设置有穿孔(3)以及转钮(4),且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相对一侧靠中部设置有承柱(6),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的顶面靠前端设置有吊弦线(5);
所述承柱(6)的一侧靠外端设置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一端设置有转杆(8),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内部靠后端均设置有活动槽(9),所述转钮(4)的底端连接有丝杆(10),所述丝杆(1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滚珠轴承(11),所述滚珠轴承(11)的一端连接有夹板(12);
所述转杆(8)与承柱(6)的连接处靠两侧均设置有防脱环(13),两个所述防脱环(13)的相对一侧设置有两个齿轮(14),所述承柱(6)的顶部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内部靠两侧均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内部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吊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线吊弦线夹(1)与承力索吊弦线夹(2)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峰安金旺王向军周丽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航专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