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学用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68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学用尺,包括:第一直尺,其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第一滑套,其第二端上固定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底部具有第一滑槽;第二直尺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小到大,相邻数值之差为‑1mm,且第一直尺上的最大数值和第二直尺上的最大数值相同;第二直尺的第二端可滑动于第一滑槽中;第二直尺第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顶部具有用于第一直尺第一端滑动的第二滑槽,且对应第一直尺上数值位置具有第一显示结果框槽;安装初始位置为第一直尺最大数值对应第二直尺上的最小数值。方便儿童初步学习使用,直观的查看到数值增减结果的变化和数值的分解变化,由此不仅增加了直尺的使用功能,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学用尺
本技术涉及数学辅助工具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数学用尺。
技术介绍
目前,直尺一般仅具有测量、划线参照等功能,功能单一,结构基本相同;而儿童初步学习加法、减法时,很难直观的理解数字的增加或减少,老师需要进行初步的手指增减演示计算,或利用实物的增减演示计算,而无法将直尺参与教学加法、减法运算中。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寓教于乐的数学用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直尺功能样式单一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的提出一种数学用尺,包括:第一直尺,第一直尺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第一滑套,第一直尺第二端上固定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底部具有第一滑槽;第二直尺,第二直尺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小到大,相邻数值之差为-1mm,且第一直尺上的最大数值和第二直尺上的最大数值相同;第二直尺的第二端可滑动于第一滑槽中;以及第二滑套,第二直尺第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顶部具有用于第一直尺第一端滑动的第二滑槽,且对应第一直尺上数值位置具有第一显示结果框槽;其中,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安装初始位置为第一直尺最大数值对应第二直尺上的最小数值。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数学用尺,不仅能够作为普通直尺使用,同时第一直尺第一端和第二直尺第二端对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相对滑动,由此通过滑动到不同的第一直尺上数值时,显示(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第一直尺上的数值与对应第二直尺上位置的数值之和为第一显示结果框槽中的数值,由此方便儿童初步学习使用,可以直观的查看到数值增减结果的变化和数值的分解变化,由此不仅增加了直尺的使用功能,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其中,上述最小数值为0。进一步地,第一直尺第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轮廓尺寸大于第二滑槽轮廓尺寸。此处轮廓尺寸为第一挡块厚度、长度等尺寸。防止移动中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脱开。进一步地,第二直尺第二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轮廓尺寸大于第一滑槽轮廓尺寸。此处轮廓尺寸为第一挡块厚度、长度等尺寸。防止移动中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脱开。进一步地,第一直尺第一端端部具有第一拿捏部,第二直尺第二端端部具有第二拿捏部。方便移动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完成展示运算过程。进一步地,第一拿捏部和第二拿捏部形状均为兔耳形,有利于拿捏直尺。进一步地,第一直尺数值下部或第二直尺数值上部具有运算符号“+”,方便形成直观的数值加法计算,比现有的数值运算卡片更直观。进一步地,第一直尺底部对应任一整数数值位处设置有定位柱;第二直尺顶部对应每一个整数数值处设置有一个与定位柱适配的凹槽;由此在移动第一直尺和第二直尺过程中,定位柱和对应数值的凹槽配合定位,同时儿童还能听见对应的响声,增加学习兴趣。进一步地,第二直尺顶部对应任一整数数值位处设置有定位柱;第一直尺底部对应每一个整数数值处设置有一个与定位柱适配的凹槽。进一步地,第一直尺的背面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第二直尺背面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且第一直尺背面最大数值端和第二直尺背面最大数值端之差为1mm;第二滑套对应第一直尺背面数值数值处具有第二显示结果框槽。由此在直尺的正面可以运算加法,尺子的背面能够运算减法,进一步增加了直尺的功能。进一步地,第一直尺背面数值下部或第二直尺背面数值上部具有运算符号“-”。由此方便儿童直观查看数值的增减变化以及数值的分解运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学用尺的爆炸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学用尺的一种加法运算的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示意图);图3附图为图2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数学用尺的减法运算的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图5附图为图4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00-第一直尺,101-第一挡块,102-第一拿捏部,200-第一滑套,201-第一滑槽,300-第二直尺,301-第二挡块,302-第二拿捏部,400-第二滑套,401-第二滑槽,402-第一显示结果框槽,403-第二显示结果框槽,500-定位柱,60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学用尺,参见附图1-3,包括:第一直尺100,第一直尺100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第一滑套200,第一直尺100第二端上固定有第一滑套200,第一滑套200底部具有第一滑槽201;第二直尺300,第二直尺300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小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学用尺,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直尺(100),所述第一直尺(100)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n第一滑套(200),所述第一直尺(100)第二端上固定有第一滑套(200),所述第一滑套(200)底部具有第一滑槽(201);/n第二直尺(300),所述第二直尺(300)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小到大,相邻数值之差为-1mm,且所述第一直尺(100)上的最大数值和所述第二直尺(300)上的最大数值相同;所述第二直尺(300)的第二端可滑动于所述第一滑槽(201)中;/n以及第二滑套(400),所述第二直尺(300)第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套(400),所述第二滑套(400)顶部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直尺(100)第一端滑动的第二滑槽(401),且对应所述第一直尺(100)上数值位置具有第一显示结果框槽(402);/n其中,所述第一直尺(100)和所述第二直尺(300)安装初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直尺(100)最大数值对应所述第二直尺(300)上的最小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学用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直尺(100),所述第一直尺(100)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大到小,相邻数值之差为1mm;
第一滑套(200),所述第一直尺(100)第二端上固定有第一滑套(200),所述第一滑套(200)底部具有第一滑槽(201);
第二直尺(300),所述第二直尺(300)上数值从左到右由小到大,相邻数值之差为-1mm,且所述第一直尺(100)上的最大数值和所述第二直尺(300)上的最大数值相同;所述第二直尺(300)的第二端可滑动于所述第一滑槽(201)中;
以及第二滑套(400),所述第二直尺(300)第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套(400),所述第二滑套(400)顶部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直尺(100)第一端滑动的第二滑槽(401),且对应所述第一直尺(100)上数值位置具有第一显示结果框槽(402);
其中,所述第一直尺(100)和所述第二直尺(300)安装初始位置为所述第一直尺(100)最大数值对应所述第二直尺(300)上的最小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学用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尺(100)第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一挡块(101);所述第一挡块(101)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滑槽(401)轮廓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学用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尺(300)第二端端部设置有第二挡块(301);所述第二挡块(301)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滑槽(201)轮廓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数学用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尺(100)第一端端部具有第一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静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