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2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密度不同的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且各层通过粘结剂连接,第一海绵层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采用与第一海绵层相同的材料,第一连接件包括有与第一海绵层固定连接并呈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远离第一海绵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一海绵层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与第二固定件的外形贴合,第二海绵层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同结构设计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能够通过改变音频的传播路径,从而达到削落声音的大小,从而达到隔音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制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结构中,在其钣金与内饰板之间通常填充有波峰棉,但是实际使用中汽车的隔音效果仍然不理想,乘客和司机在行车时会饱受噪音之苦。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424994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汽车用吸音隔音毡,它的层状结构由底至上顺序为垫底层、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层、高密度海绵层、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层、低密度海绵层、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层、隔音毡层。上述方案的高密度海绵层起到主要的吸音效果,而低密度海绵可以补充高密度海绵未能吸收的声音,从而到达对各音频的声音进行吸收。但上述方案仅能通过海绵的自身结构起到吸音的效果,未从声音的传播介质的角度进行处理,导致了吸音效果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仅能通过海绵的自身结构起到吸音的效果,未从声音的传播介质的角度进行处理,导致了吸音效果的局限性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改变音频的传播路径,从而达到削落声音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密度不同的第一海绵层(3)、第二海绵层(4)且各层通过粘结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绵层(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采用与第一海绵层(3)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有与第一海绵层(3)固定连接并呈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件(21),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上远离第一海绵层(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22),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与第一海绵层(3)之间形成有空腔(8),所述空腔(8)与第二固定件(22)的外形贴合,所述第二海绵层(4)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件(2)相同结构设计的第二连接件(1),所述第一连接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密度不同的第一海绵层(3)、第二海绵层(4)且各层通过粘结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绵层(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采用与第一海绵层(3)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有与第一海绵层(3)固定连接并呈垂直设置的第一固定件(21),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上远离第一海绵层(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22),所述第一固定件(21)与第一海绵层(3)之间形成有空腔(8),所述空腔(8)与第二固定件(22)的外形贴合,所述第二海绵层(4)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件(2)相同结构设计的第二连接件(1),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1)卡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采用与第二海绵层(4)相同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音隔音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海绵层(4)上远离第一海绵层(3)的一侧粘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