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35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包括托辊座、托辊支臂、托瓦,托辊座上设有两托辊支臂,两托辊支臂的端部分别拆卸连接侧托瓦和下托瓦,侧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侧瓦聚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第二L型导油槽,侧瓦聚油槽沿侧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侧瓦聚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短边交叉,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长边的端部相交于侧托瓦的另一端面的出油口,下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下瓦聚油槽、菱形导油槽,下瓦聚油槽沿下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下瓦聚油槽的中部连接菱形导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托瓦磨损、温度高导致轴辊辊肩变形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
本技术涉及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
技术介绍
原有数控磨床托辊架为油脂润滑,油脂消耗大,润滑不理想,为了润滑更理想,采用喷雾润滑方式,为使附着在辊肩上的油膜能有效进入到托辊架的托瓦接触面,对整个瓦块接触面进行润滑,需改进托辊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托瓦润滑良好,避免托瓦磨损、温度高、辊肩变形开裂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包括托辊座、托辊支臂、托瓦,托辊座上设有两托辊支臂,两托辊支臂的端部分别拆卸连接侧托瓦和下托瓦,侧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侧瓦聚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第二L型导油槽,侧瓦聚油槽沿侧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侧瓦聚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短边交叉,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长边的端部相交于侧托瓦的另一端面的出油口,下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下瓦聚油槽、菱形导油槽,下瓦聚油槽沿下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下瓦聚油槽的中部连接菱形导油槽。所述的侧瓦聚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第二L型导油槽的槽深为1-2mm。所述的下瓦聚油槽、菱形导油槽的槽深为1-2mm。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喷射在轴辊表面的油膜能有效进入到托辊架的托瓦接触面,避免了托瓦磨损、温度高导致轴辊辊肩变形开裂等问题。提高托瓦对中的效率和准确率,提高轧辊磨削的生产效率和轧辊磨削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托瓦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托瓦结构示意图。图中:托辊座1、托辊支臂2、侧托瓦3、下托瓦4;侧瓦聚油槽31、第一L型导油槽32、第二L型导油槽33、出油口34;下瓦聚油槽41、菱形导油槽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包括托辊座1、托辊支臂2、托瓦,托辊座1上设有两托辊支臂2,两托辊支臂2的端部分别拆卸连接侧托瓦3和下托瓦4。侧托瓦3的内弧面上设有侧瓦聚油槽31、第一L型导油槽32、第二L型导油槽33,侧瓦聚油槽31沿侧托瓦3的一端面设置,侧瓦聚油槽31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L型导油槽32和第二L型导油槽33,第一L型导油槽32和第二L型导油槽33的短边交叉,第一L型导油槽32和第二L型导油槽33的长边的端部相交于侧托瓦3的另一端面的出油口34。侧瓦聚油槽31、第一L型导油槽32、第二L型导油槽33的槽深为1-2mm。第一L型导油槽32和第二L型导油槽33交叉互通,使油脂覆盖整个托瓦内弧接触面。到润滑效果最大化,侧瓦设置出油口,使油脂能够进入到下托瓦位置。下托瓦4的内弧面上设有下瓦聚油槽41、菱形导油槽42,下瓦聚油槽41沿下托瓦4的一端面设置,下瓦聚油槽41的中部连接菱形导油槽42。下瓦聚油槽41、菱形导油槽42的槽深为1-2mm。上面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包括托辊座、托辊支臂、托瓦,托辊座上设有两托辊支臂,两托辊支臂的端部分别拆卸连接侧托瓦和下托瓦,其特征在于,侧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侧瓦聚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第二L型导油槽,侧瓦聚油槽沿侧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侧瓦聚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短边交叉,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长边的端部相交于侧托瓦的另一端面的出油口,下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下瓦聚油槽、菱形导油槽,下瓦聚油槽沿下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下瓦聚油槽的中部连接菱形导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雾式润滑的磨床托辊架,包括托辊座、托辊支臂、托瓦,托辊座上设有两托辊支臂,两托辊支臂的端部分别拆卸连接侧托瓦和下托瓦,其特征在于,侧托瓦的内弧面上设有侧瓦聚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第二L型导油槽,侧瓦聚油槽沿侧托瓦的一端面设置,侧瓦聚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对称设置的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短边交叉,第一L型导油槽和第二L型导油槽的长边的端部相交于侧托瓦的另一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龙李诚郭洪河徐挺王鹏徐小科葛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