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28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数控铣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包括支座、夹持固定部以及螺帽,支座包括钢板、4个螺纹通孔以及第一螺柱,夹持固定部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二螺柱以及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在车铣过程中的变形,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铝合金轮毂稳定的进行车铣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数控铣床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铣床又称CNC铣床。英文意思是用电子计数字化信号控制的铣床。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需求频繁改型,特别是在宇航、造船、军事等领域所需的机械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批量小。加工这类产品需要经常改装或调整设备,普通机床或专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机床已不能适应这些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新型的机床——数控机床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机床具有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数控铣床是一种加工功能很强的数控机床,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等都是在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都离不开铣削方式。由于数控铣削工艺最复杂,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最多。传统的数控铣床机床夹具不易稳定夹持铝合金轮毂或者夹持力度过大容易使铝合金轮毂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旨在解决铝合金轮毂数控铣床夹持加工时铝合金轮毂易发生形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夹持固定部以及螺帽,所述支座包括钢板、4个螺纹通孔以及第一螺柱,所述4个螺纹通孔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柱固定在所述钢板的几何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一螺柱的轴线与所述钢板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柱上的螺纹为顺时针螺纹,通过在所述4个螺纹通孔中插入螺钉将所述钢板固定在铣床机床上,所述夹持固定部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二螺柱以及螺纹孔,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几何中心的下方,所述第三凸台沿以所述第二凸台的几何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均匀固定,所述第二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几何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二螺柱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二螺柱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所述第一凸台的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螺纹为顺时针螺纹,所述螺帽用于与所述第二螺柱连接,所述螺帽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台的数量为3~5个,所述第三凸台的形状大小由轮毂的两根轮辐之间空余部分的形状大小决定。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可以用来连接所述第一螺柱或旋转电机。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螺柱的孔径一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柱的孔径与所述螺帽的螺纹孔径一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的固定方式为焊接连接或一体铸造。本技术能够稳定夹持铝合金轮毂进行车铣,由于有多个第三凸台固定在铝合金轮毂的轮辐之间,所以可以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在车铣过程中的变形,通过本技术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铝合金轮毂稳定的进行车铣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的夹持固定部零件图;图3是本技术支座固定图;图4是本技术旋转电机固定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能够稳定夹持铝合金轮毂进行车铣,由于有多个第三凸台固定在铝合金轮毂的轮辐之间,所以可以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在车铣过程中的变形,由于本技术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铝合金轮毂稳定的进行车铣加工。还可以通过支座稳定固定或连接旋转电机带动旋转。实施例一结合图1、图2可知,本技术包括支座1、夹持固定部2以及螺帽3,支座1包括钢板101、4个螺纹通孔102以及第一螺柱103,4个螺纹通孔102分别对称分布在钢板101的两侧,第一螺柱103固定在钢板101的几何中心处,并且第一螺柱103的轴线与钢板101的几何中心重合,第一螺柱103上的螺纹为顺时针螺纹,通过在所述4个螺纹通孔102中插入螺钉将所述钢板101固定在铣床机床上,夹持固定部2包括第一凸台201、第二凸台202、第三凸台203、第二螺柱204以及螺纹孔205,第一凸台201固定在第二凸台202几何中心的下方,第三凸台203沿以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均匀固定,第二螺柱204固定在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处,并且第二螺柱204的轴线与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重合,第二螺柱204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第一凸台201的几何中心处设有螺纹孔205,螺纹孔205的内螺纹为顺时针螺纹,螺帽3用于与第二螺柱204连接,螺帽3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通过该技术的各组件配合,可以实现铝合金轮毂车铣过程中的稳定夹持。第三凸台203的数量为3-5个,第三凸台203的形状大小由轮毂的两根轮辐之间空余部分的形状大小决定。由于多个第三凸台203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车铣过程中的变形。螺纹孔205可以用来连接第一螺柱103或旋转电机。由此可以实现夹具的固定或旋转。便于数控车床进行加工。螺纹孔205的孔径与所述第一螺柱103的孔径一致,第二螺柱204的孔径与螺帽3的螺纹孔径一致。由此实现夹具的有效固定。第三凸台203与第二凸台202的固定方式为焊接连接或一体铸造。由此防止第三凸台203与第二凸台20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实施例二结合图3可知,本技术可以用支座1固定在数控铣床上,然后启动数控铣床对铝合金轮毂进行车铣,该技术可以实现铝合金轮毂的稳定夹持固定,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车铣过程中的变形。实施例三结合图4可知,本技术可以连接在旋转电机上,然后启动数控铣床对铝合金轮毂进行车铣,由于连接了旋转电机,方便铝合金轮毂的旋转,以便数控铣床能车铣到铝合金轮毂的各个表面。同样也能实现铝合金轮毂的稳定夹持固定,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车铣过程中的变形。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稳定夹持铝合金轮毂进行车铣,由于有多个第三凸台固定在铝合金轮毂的轮辐之间,所以可以有效防止铝合金轮毂在车铣过程中的变形,由于本技术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铝合金轮毂稳定的进行车铣加工。还可以通过支座稳定固定或连接旋转电机带动旋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夹持固定部(2)以及螺帽(3),所述支座(1)包括钢板(101)、4个螺纹通孔(102)以及第一螺柱(103),所述4个螺纹通孔(102)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钢板(101)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柱(103)固定在所述钢板(101)的几何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一螺柱(103)的轴线与所述钢板(101)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柱(103)上的螺纹为顺时针螺纹,通过在所述4个螺纹通孔(102)中插入螺钉将所述钢板(101)固定在铣床机床上,所述夹持固定部(2)包括第一凸台(201)、第二凸台(202)、第三凸台(203)、第二螺柱(204)以及螺纹孔(205),所述第一凸台(201)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202)几何中心的下方,所述第三凸台(203)沿以所述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均匀固定,所述第二螺柱(204)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二螺柱(20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二螺柱(204)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所述第一凸台(201)的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螺纹孔(205),所述螺纹孔(205)的内螺纹为顺时针螺纹,所述螺帽(3)用于与所述第二螺柱(204)连接,所述螺帽(3)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轮毂加工用数控铣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夹持固定部(2)以及螺帽(3),所述支座(1)包括钢板(101)、4个螺纹通孔(102)以及第一螺柱(103),所述4个螺纹通孔(102)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钢板(101)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柱(103)固定在所述钢板(101)的几何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一螺柱(103)的轴线与所述钢板(101)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柱(103)上的螺纹为顺时针螺纹,通过在所述4个螺纹通孔(102)中插入螺钉将所述钢板(101)固定在铣床机床上,所述夹持固定部(2)包括第一凸台(201)、第二凸台(202)、第三凸台(203)、第二螺柱(204)以及螺纹孔(205),所述第一凸台(201)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202)几何中心的下方,所述第三凸台(203)沿以所述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为圆心的圆弧上均匀固定,所述第二螺柱(204)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二螺柱(20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凸台(202)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二螺柱(204)的螺纹为逆时针螺纹,所述第一凸台(201)的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螺纹孔(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发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坤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