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23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包括机柜主体、支撑平板、驱动机盒、第一转轮机构、第二转轮机构,所述驱动机盒设置在支撑平板顶部内侧,其内侧壁中部两侧平行对称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其内侧壁在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的外侧以及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分别开设有处在同一水平的导向轴孔,所述导向轴孔上连接有导向转轮机构,所述第一轴孔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下方设置有进料导轨,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的导向转轮机构下方设置有连接导轨,所述第二轴孔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下方设置有出料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电池表皮的剥离,自动化程度高,且执行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
本技术属于激光切割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
技术介绍
圆柱形电池的PACK工艺中,常需要将电池剥皮的过程,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人工手持刀片进行剥皮或采用单片机刀片进行剥皮,具有效率低、产能不佳的缺点,同时电池表面易被刮伤,容易影响电池性能,随着机械制造的更新改良,出现有半自动化的电池激光剥皮机,通过传动设备将电池个体传送至激光发射器下方照射,使电池表皮形成缺口,而后通过刮刀进行切割,使大部分表皮翘起,后续需还通过人工将表皮完整的剥离,自动化程度低,还较为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包括机柜主体、支撑平板、驱动机盒、第一转轮机构、第二转轮机构,所述支撑平板设置在机柜主体顶部,其顶部前侧垂直固定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上开设有矩形开口及平行分布在矩形开口两侧的定位轴孔;所述驱动机盒设置在支撑平板顶部内侧,其内向侧壁上侧连接有激光发生器及由激光发生器连接驱动的激光发射镜头,所述激光发射镜头垂直向下设置,其内侧壁中部两侧平行对称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其内侧壁在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的外侧以及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分别开设有处在同一水平的导向轴孔,所述导向轴孔上连接有导向转轮机构,所述第一轴孔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下方设置有进料导轨,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的导向转轮机构下方设置有连接导轨,所述第二轴孔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下方设置有出料导轨,所述进料导轨、连接导轨、出料导轨固定连接在驱动机盒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机盒的内侧顶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主轴嵌入设置在驱动机盒内部,驱动主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轮机构由嵌入连接在第一轴孔的第一传动主轴、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主轴外侧的第一限位圆板、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主轴外侧上且处在第一限位圆板外侧的第一固定圆板构成,所述第一限位圆板的边周形成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槽,所述第一固定圆板上设置有与半圆柱槽相对位的单缸气缸,所述单缸气缸横向设置在第一固定圆板上,其活塞杆的中心轴线与半圆柱槽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圆板、第一固定圆板的外侧环套设置有圆筒挡板,所述圆筒挡板的两侧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转轮机构相衔接的开口,所述圆筒挡板的顶部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所述进料导轨、连接导轨的内侧端嵌入至第一转轮机构中且与第一限位圆板、第一固定圆板的边沿相接;所述第二转轮机构由嵌入连接在第二轴孔的第二传动主轴、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主轴外侧的第二限位圆板、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主轴外侧上且处在第二限位圆板外侧的第二固定圆板构成,所述第二限位圆板的边周形成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槽,所述第二固定圆板上设置有与半圆柱槽相对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嵌入设置有前后活动的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第二限位圆板的外侧环套设置有圆弧挡板,所述圆弧挡板的两侧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转轮机构相衔接的开口,所述连接导轨、出料导轨的内侧端嵌入至第二转轮机构中且与第二限位圆板的边沿相接;所述第一传动主轴、第二传动主轴的内侧端均延伸嵌入在驱动机盒中且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主轴、第二传动主轴的外侧端分别对位转动嵌入连接在支撑挡板两侧的定位轴孔上。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导向转轮机构由固定轴座、转动嵌入在固定轴座中的导向主轴、固定连接在导向主轴前端的导向转盘、嵌套在导向主轴上且处在固定轴座与导向转盘之间的连接轴套构成,所述导向转轮机构通过固定轴座安装在导向轴孔上,所述导向主轴内侧端延伸嵌入驱动机盒内部且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均与传动齿轮相啮合。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导向转盘为旋叶法兰盘,其边沿具有六个相对称且形状相同的弧形叶片,所述导向转盘的弧形叶片边沿均延伸嵌入进料导轨、连接导轨、出料导轨中,每两个弧形叶片之间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卡槽。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圆筒挡板、圆弧挡板的外侧壁内侧均等距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安装板,所述圆筒挡板、圆弧挡板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在驱动机盒的内侧壁上。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限位圆板的外侧壁与第一固定圆板的外侧壁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圆筒挡板顶部的开口中心处与激光发射镜头的发射光轴相对位。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圆弧挡板的内壁形成有若干个等距对称分布的刮刀挡板,所述刮刀挡板延伸至第二限位圆板的外侧。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支撑平板的中部在第二转轮机构的下方开设有与机柜主体内部相连通的开口腔。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机柜主体的前侧壁设置有开合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实际应用时,驱动电机、单缸气缸及激光发生器由上位机控制驱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设置当第一转轮机构中的每个半圆柱槽正对激光发射镜头的发射光轴时即停止转动,激光照射一定时间后再继续转动;导向转轮机构的导向主轴以及第一传动主轴、第二传动主轴均同时同向转动,待剥皮的电池个体从进料导轨进入,在导向转盘的驱动下进入第一转轮机构的半圆柱槽中,每个半圆柱槽中的电池个体转动通过激光发射镜头的照射产生表皮缺口,而后转动至连接导轨滑出,在中部的导向转动机构驱动下,进入第二转轮机构中的半圆柱槽中,在第二转轮机构的转动下,圆弧挡板上的刮刀挡板对具有表皮缺口的电池进行切割,切割剥离的表皮从下方的矩形开口掉落,剥离表皮后的电池从出料导轨滑出,即可自动完成电池表皮的剥离,自动化程度高,且执行有效。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转轮机构与导向转轮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转轮机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二转轮机构与导向转轮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第二转轮机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柜主体;2、支撑平板;3、驱动机盒;4、第一转轮机构;5、第二转轮机构;6、支撑挡板;7、定位轴孔;8、激光发生器;9、激光发射镜头;10、第一轴孔;11、第二轴孔;12、导向轴孔;13、导向转轮机构;14、进料导轨;15、连接导轨;16、出料导轨;17、驱动电机;18、第一传动主轴;19、第一限位圆板;20、第一固定圆板;21、半圆柱槽;22、单缸气缸;23、圆筒挡板;24、第二传动主轴;25、第二限位圆板;26、第二固定圆板;27、安装孔;28、弹簧柱;29、活动轮;30、圆弧挡板;31、传动齿轮;32、固定轴座;33、导向主轴;34、导向转盘;35、连接轴套;36、连接齿轮;37、弧形叶片;38、弧形卡槽;39、安装板;40、刮刀挡板;41、开口腔;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主体(1)、支撑平板(2)、驱动机盒(3)、第一转轮机构(4)、第二转轮机构(5),所述支撑平板(2)设置在机柜主体(1)顶部,其顶部前侧垂直固定有支撑挡板(6),所述支撑挡板(6)上开设有矩形开口及平行分布在矩形开口两侧的定位轴孔(7);所述驱动机盒(3)设置在支撑平板(2)顶部内侧,其内向侧壁上侧连接有激光发生器(8)及由激光发生器(8)连接驱动的激光发射镜头(9),所述激光发射镜头(9)垂直向下设置,其内侧壁中部两侧平行对称开设有第一轴孔(10)、第二轴孔(11),其内侧壁在第一轴孔(10)、第二轴孔(11)的外侧以及在第一轴孔(10)与第二轴孔(11)之间分别开设有处在同一水平的导向轴孔(12),所述导向轴孔(12)上连接有导向转轮机构(13),所述第一轴孔(10)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13)下方设置有进料导轨(14),所述第一轴孔(10)与第二轴孔(11)之间的导向转轮机构(13)下方设置有连接导轨(15),所述第二轴孔(11)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13)下方设置有出料导轨(16),所述进料导轨(14)、连接导轨(15)、出料导轨(16)固定连接在驱动机盒(3)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机盒(3)的内侧顶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驱动主轴嵌入设置在驱动机盒(3)内部,驱动主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n所述第一转轮机构(4)由嵌入连接在第一轴孔(10)的第一传动主轴(18)、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主轴(18)外侧的第一限位圆板(19)、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主轴(18)外侧上且处在第一限位圆板(19)外侧的第一固定圆板(20)构成,所述第一限位圆板(19)的边周形成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槽(21),所述第一固定圆板(20)上设置有与半圆柱槽(21)相对位的单缸气缸(22),所述单缸气缸(22)横向设置在第一固定圆板(20)上,其活塞杆的中心轴线与半圆柱槽(2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圆板(19)、第一固定圆板(20)的外侧环套设置有圆筒挡板(23),所述圆筒挡板(23)的两侧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转轮机构(13)相衔接的开口,所述圆筒挡板(23)的顶部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所述进料导轨(14)、连接导轨(15)的内侧端嵌入至第一转轮机构(4)中且与第一限位圆板(19)、第一固定圆板(20)的边沿相接;/n所述第二转轮机构(5)由嵌入连接在第二轴孔(11)的第二传动主轴(24)、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主轴(24)外侧的第二限位圆板(25)、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主轴(24)外侧上且处在第二限位圆板(25)外侧的第二固定圆板(26)构成,所述第二限位圆板(25)的边周形成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槽(21),所述第二固定圆板(26)上设置有与半圆柱槽(21)相对位的安装孔(27),所述安装孔(27)中嵌入设置有前后活动的弹簧柱(28),所述弹簧柱(28)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轮(29),所述第二限位圆板(25)的外侧环套设置有圆弧挡板(30),所述圆弧挡板(30)的两侧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转轮机构(13)相衔接的开口,所述连接导轨(15)、出料导轨(16)的内侧端嵌入至第二转轮机构(5)中且与第二限位圆板(25)的边沿相接;所述第一传动主轴(18)、第二传动主轴(24)的内侧端均延伸嵌入在驱动机盒(3)中且连接有传动齿轮(31),所述传动齿轮(31)与驱动电机(17)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主轴(18)、第二传动主轴(24)的外侧端分别对位转动嵌入连接在支撑挡板(6)两侧的定位轴孔(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激光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主体(1)、支撑平板(2)、驱动机盒(3)、第一转轮机构(4)、第二转轮机构(5),所述支撑平板(2)设置在机柜主体(1)顶部,其顶部前侧垂直固定有支撑挡板(6),所述支撑挡板(6)上开设有矩形开口及平行分布在矩形开口两侧的定位轴孔(7);所述驱动机盒(3)设置在支撑平板(2)顶部内侧,其内向侧壁上侧连接有激光发生器(8)及由激光发生器(8)连接驱动的激光发射镜头(9),所述激光发射镜头(9)垂直向下设置,其内侧壁中部两侧平行对称开设有第一轴孔(10)、第二轴孔(11),其内侧壁在第一轴孔(10)、第二轴孔(11)的外侧以及在第一轴孔(10)与第二轴孔(11)之间分别开设有处在同一水平的导向轴孔(12),所述导向轴孔(12)上连接有导向转轮机构(13),所述第一轴孔(10)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13)下方设置有进料导轨(14),所述第一轴孔(10)与第二轴孔(11)之间的导向转轮机构(13)下方设置有连接导轨(15),所述第二轴孔(11)外侧的导向转轮机构(13)下方设置有出料导轨(16),所述进料导轨(14)、连接导轨(15)、出料导轨(16)固定连接在驱动机盒(3)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机盒(3)的内侧顶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驱动主轴嵌入设置在驱动机盒(3)内部,驱动主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
所述第一转轮机构(4)由嵌入连接在第一轴孔(10)的第一传动主轴(18)、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主轴(18)外侧的第一限位圆板(19)、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主轴(18)外侧上且处在第一限位圆板(19)外侧的第一固定圆板(20)构成,所述第一限位圆板(19)的边周形成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槽(21),所述第一固定圆板(20)上设置有与半圆柱槽(21)相对位的单缸气缸(22),所述单缸气缸(22)横向设置在第一固定圆板(20)上,其活塞杆的中心轴线与半圆柱槽(2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圆板(19)、第一固定圆板(20)的外侧环套设置有圆筒挡板(23),所述圆筒挡板(23)的两侧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转轮机构(13)相衔接的开口,所述圆筒挡板(23)的顶部具有上下贯通的开口,所述进料导轨(14)、连接导轨(15)的内侧端嵌入至第一转轮机构(4)中且与第一限位圆板(19)、第一固定圆板(20)的边沿相接;
所述第二转轮机构(5)由嵌入连接在第二轴孔(11)的第二传动主轴(24)、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主轴(24)外侧的第二限位圆板(25)、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主轴(24)外侧上且处在第二限位圆板(25)外侧的第二固定圆板(26)构成,所述第二限位圆板(25)的边周形成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柱槽(21),所述第二固定圆板(26)上设置有与半圆柱槽(21)相对位的安装孔(27),所述安装孔(27)中嵌入设置有前后活动的弹簧柱(28),所述弹簧柱(28)的外侧端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才亿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镭凌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