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板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19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板膜,包括模板体,所述模板体的表面设置胶口组,所述胶口组包括并列布置的胶口区域I、胶口区域II、胶口区域III、胶口区域IV和胶口区域V,沿着所述模板体的边缘周向设置至少3个定位孔,用于使所述模板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胶口,将手动打孔的作业方式改变为机台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出错率和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板膜
本技术涉及制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胶板膜。
技术介绍
在电子材料的打孔作业中,常规技术是工人根据设计图纸的结构、孔的位置进行手动打孔,然而在任务量较大时,手工打孔存在着效率低下和出错率高的问题,因此,手动打孔的作业方式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板膜,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胶口,将手动打孔的作业方式改变为机台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出错率和废品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胶板膜,包括模板体,所述模板体的表面设置胶口组,所述胶口组包括并列布置的胶口区域I、胶口区域II、胶口区域III、胶口区域IV和胶口区域V,沿着所述模板体的边缘周向设置至少3个定位孔,用于使所述模板体固定。进一步,所述胶口区域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所述胶口I构造为圆形。进一步,所述胶口区域I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I,所述胶口II包括矩形部和梯形部。进一步,所述梯形部的两侧边构造为完全相同的圆弧状。进一步,所述胶口区域II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II,所述胶口III为各边的连接处为平滑过渡的矩形构造。进一步,所述胶口区域IV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V,所述胶口IV为胶囊构造。进一步,所述胶口区域V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V,所述胶口V构造为圆形。进一步,所述胶口V的直径与所述胶口I的直径相等。进一步,所述模板体由TR5001-H2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模板体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为8-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胶口,将手动打孔的作业方式改变为机台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出错率和废品率。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胶口II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胶板膜,如图1所示,包括模板体1,模板体1的表面设置胶口组,胶口组包括并列布置的胶口区域I、胶口区域II、胶口区域III、胶口区域IV和胶口区域V,沿着模板体1的边缘周向设置至少3个定位孔2,用于使模板体1固定。胶口区域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3,胶口I3构造为圆;胶口区域I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I5,胶口II5包括矩形部51和梯形部52,梯形部52的两侧边构造为完全相同的圆弧状;胶口区域II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II6,胶口III6为各边的连接处为平滑过渡的矩形构造;口区域IV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V4,胶口IV4为胶囊构造;胶口区域V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V7,胶口V7构造为圆形。胶口V7的直径与胶口I3的直径相等。作为进一步改进,为了符合生产的要求,模板体1由TR5001-H2材料制成,且模板体1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即模板体1的厚度为8-12mm。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胶口,将手动打孔的作业方式改变为机台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出错率和废品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板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体,所述模板体的表面设置胶口组,所述胶口组包括并列布置的胶口区域I、胶口区域II、胶口区域III、胶口区域IV和胶口区域V,沿着所述模板体的边缘周向设置至少3个定位孔,用于使所述模板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板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体,所述模板体的表面设置胶口组,所述胶口组包括并列布置的胶口区域I、胶口区域II、胶口区域III、胶口区域IV和胶口区域V,沿着所述模板体的边缘周向设置至少3个定位孔,用于使所述模板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口区域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所述胶口I构造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口区域II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胶口II,所述胶口II包括矩形部和梯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部的两侧边构造为完全相同的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盛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