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067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副振荡热管,所述振荡热管的受热段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型腔外壁,所述振荡热管内部设置冷却介质,所述振荡热管的冷却段设置在冷却机构中,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振荡热管可持续循环的原理,在受热段施加型腔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在冷却段施加液氮的冷却,使得振荡热管内部的工质可以循环利用,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而且液氮来源较广,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造业,具体的,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在使用注塑模型时,为了迅速出膜,需要对注塑模型进行降温,常用的方法是在注塑模型的型腔的外壁设置冷却通道,采用冷却水冷却,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注塑模型的生产工艺是一种挑战,而且冷却需要大量的水,对于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冷却效果良好,冷却介质可循环利用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副振荡热管,所述振荡热管的受热段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型腔外壁,所述振荡热管内部设置冷却介质,所述振荡热管的冷却段设置在冷却机构中,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底端。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闭合连接的冷却箱体、压缩机、气泵和节流阀。进一步,所述冷却介质的工质为氧化铝-水纳米流体。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体内部设置液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振荡热管可持续循环的原理,在受热段施加型腔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在冷却段施加液氮的冷却,使得振荡热管内部的工质可以循环利用,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而且液氮来源较广,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一副振荡热管1,本实施例沿着注塑模具的宽度方向设置两副振荡热管1,振荡热管1的受热段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型腔外壁,注塑模具的型腔外壁加工出与振荡热管1的形状相适配的凹部,方便振荡热管1的放置,振荡热管1内部设置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的工质为氧化铝-水纳米流体,振荡热管1的冷却段设置在冷却机构中2,冷却机构2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底端。冷却机构2包括闭合连接的冷却箱体21、压缩机22、气泵23和节流阀24,振荡热管1的冷却部分设置在冷却箱体21内部,冷却箱体21内部设置液氮。本技术利用了振荡热管的结构,使得型腔成为热源,加热振荡热管的受热段,而冷却段设置在液氮中,成为冷却的源头,由于振荡热管的结构性性质,振荡热管内部的工质在液氮和型腔的作用下流动,进而对于模具的冷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副振荡热管,所述振荡热管的受热段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型腔外壁,所述振荡热管内部设置冷却介质,所述振荡热管的冷却段设置在冷却机构中,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副振荡热管,所述振荡热管的受热段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型腔外壁,所述振荡热管内部设置冷却介质,所述振荡热管的冷却段设置在冷却机构中,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盛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