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16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若干个下铆头,所述下铆头由铆接块和插入销组成,铆接块为长方体状,铆接块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8°。铆接块的长宽比为1:1.5‑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工改变下铆头平面的角度,不改变压铆设备,间接改变铆头与侧壁面夹角,获得与楔角部件相配合的铆接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具有楔角的金属、复合材料等部件的侧壁面铆接,通过改变下铆头与侧壁面接触角度,使铆接受力面与孔中心线成标定角度。保障铆接过程表面受力均匀,不会出现由于受力面不同而导致产品质量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
本技术涉及铆接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具有楔角侧壁面的下铆头套件。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中的国内外下铆头绝大多数结构为下铆头与压铆机设备上铆头轴线相重合,即轴线与待铆接平面相垂直,再通过调节垫片数量来改变铆接行程,进行后续铆接操作,完成铆接任务。但是,这类下铆头使用在具有楔角的部件平面时,例如飞机机翼楔形组件结构上双侧铆接时,铆接过程下铆头中心线角度与待铆接平面不垂直,无法抵偿楔角角度,两侧的铆接夹角影响铆钉成型过程,铆接后需要大量的铣平操作。操作繁琐且易对工件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压铆设备下铆头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套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该套工具不仅适用于现有全部具有沉头铆接要求的部件,且适用于具有楔角结构部件的铆接要求,除此之外可根据不同楔角选用不同标定角度的可拆卸下铆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若干个下铆头,下铆头由铆接块和插入销组成,铆接块为长方体状,铆接块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8°。上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铆接块的长宽比为1:1.5-3。上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铆接块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2°、4°、6°、8°。上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所述铆接块的纵剖面为长方形或梯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加工改变下铆头平面的角度,不改变压铆设备,间接改变铆头与侧壁面夹角,获得与楔角部件相配合的铆接角度。本技术用于具有楔角的金属、复合材料等部件的侧壁面铆接,通过改变下铆头与侧壁面接触角度,使铆接受力面与孔中心线成标定角度。保障铆接过程表面受力均匀,不会出现由于受力面不同而导致产品质量损坏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应用在压铆机上的状态图。图中标记的含义:1下铆头,1-1插入销,1-2铆接块,2上铆头,3垫片,4压铆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如图1-图4所示,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5个下铆头1,所述下铆头1由铆接块1-2和插入销1-1组成,5个铆接块1-2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分别为0°、2°、4°、6°、8°。铆接快1-2的长宽比为1:2。所述铆接块1-2的纵剖面为长方形或梯形。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将下铆头1安装在压铆机4工具上,如图5所示,通过调节下铆头垫片3,达到紧固件成型需求。完成准备工作后,将下铆头1顶部平面与待铆接零件所在平面紧密贴合,使用压铆机4设备进行铆接工作。使用传统下铆头和本实施例所述的下铆头套件对两组楔形组件铆接紧固件后测量钉头齐平度的实验,对比本技术在楔形部件双面铆接问题上的效果。按照装配图纸与文件要求安装紧固件后,钉头与壁板平面齐平度为+0.17mm~-0.50mm。表一:使用传统下铆头获得的齐平度(mm)表二:本技术压铆下铆头套件获得的齐平度(mm)通过该实验对比,采用传统下铆头铆接产品,由于铆头表面与待铆接紧固件表面具有一定角度,铆接后铆钉齐平度不合格,为了保障产品齐平度要求,需要大量的铣平操作,而铣平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对产品质量造成重大隐患。采用传统下铆头进行铆接,由于铆头为圆形且存在一定角度,是铆接过程中受力不均匀,铆接过程中,由于铆接力过大,零件部分位置会产生压伤,造成大量返工返修。本技术应用在具有楔角部件的侧壁面铆接时,较传统下铆头在产品质量方面(工件表面无压伤),取得显著提升的效果,降低成本并节约时间(不再需要铣平操作)。实施例2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的选择首先根据楔角大小选择合适标定角度的可拆卸下铆头1,将下铆头1安装在压铆机4工具上,如图5所示,通过调节下铆头垫片3,达到紧固件成型需求。完成准备工作后,将下铆头1顶部平面与待铆接零件所在平面紧密贴合,使用压铆机4设备进行铆接工作。为在使用中快速定位下铆头1位置,在可拆卸下铆头1外侧最低位置嵌入一种铝材料,该材料与下铆头1材料外观区别明显,使用时将该嵌入材料位置与待铆接表面最低点位置重合。下铆头宽度为D,同一直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度差为H,标定角度为θ,通过调整高度差H,可获得不同的角度A,其关系为:H=D×tanθ,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楔角选用合适标定角度的下铆头经验:若选用标定角度过大的下铆头时,安装紧固件测量齐平度,最高点高于壁板平面会超差;若选用标定角度过小的下铆头时,安装紧固件测量齐平度,最低点低于壁板平面会超差。通过多次实验测试,总结压铆下铆头套件标定角度选用经验:表三:压铆下铆头套件标定角度选用经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若干个下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铆头(1)由铆接块(1-2)和插入销(1-1)组成,铆接块(1-2)为长方体状,铆接块(1-2)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8°。/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包括若干个下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铆头(1)由铆接块(1-2)和插入销(1-1)组成,铆接块(1-2)为长方体状,铆接块(1-2)上表面、下表面所在平面所成夹角为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楔角侧壁面下铆头套件,其特征在于,铆接块(1-2)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非郑立凡李森赵岩宿小飞焦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