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98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上表面中部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台,所述底板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中部固定设置有齿轮b,所述齿轮b左侧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于载板且转杆和支杆通过两组轴承分别与载板下表面和上表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齿轮a和齿轮b,可以通过脚部下压踏板并带动踏板的滑块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滑块带动齿条移动,由齿条带动转杆的两组齿轮a转动,再由齿轮a带动支杆的齿轮b转动,使底板顶部圆台上的塑料桶工件旋转,替代现有单手转动塑料桶,单手刷漆或喷漆方式,实现双手同时涂漆作业,提高涂漆工作效率,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桶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桶是盛放容器的一种,其原料一般是以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料制成,由注塑装置及模具加工冷却成型,成型完毕后,需对其表面进行刷漆或喷漆作业。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装置在对塑料桶刷漆过程中,需单手转动塑料桶,单手进行涂漆,影响涂漆效率;2、现有装置在涂漆前,需将塑料桶置于可转动组件上,以保证塑料桶旋转的流畅,但是定位效率低,易松动,影响涂漆质量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通过安装有齿轮a和齿轮b,可以通过脚部下压踏板并带动踏板的滑块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滑块带动齿条移动,由齿条带动转杆的两组齿轮a转动,再由齿轮a带动支杆的齿轮b转动,使底板顶部圆台上的塑料桶工件旋转,替代现有单手转动塑料桶,单手刷漆或喷漆方式,实现双手同时涂漆作业,提高涂漆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符合小型企业使用需求,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上表面中部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内开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中部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通管顶部连通设置有气管且气管为凵型管体,所述圆台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吸盘且气管顶部两端分别与两组吸盘连通,所述中空腔左侧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前侧中部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气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中部固定设置有齿轮b,所述齿轮b左侧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于载板且转杆和支杆通过两组轴承分别与载板下表面和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齿轮a,所述转杆底部后侧置有齿条,两组所述齿轮a分别与齿条和齿轮b啮合,所述齿条底部固定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置于导轨内,所述载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板且导轨与两组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前侧固定设置有踏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圆台前壁底部开设有线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圆台后壁靠近中空腔的后侧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踏板上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载板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置物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通过安装有齿轮a和齿轮b,可以通过脚部下压踏板并带动踏板的滑块在导轨内左右移动,滑块带动齿条移动,由齿条带动转杆的两组齿轮a转动,再由齿轮a带动支杆的齿轮b转动,使底板顶部圆台上的塑料桶工件旋转,替代现有单手转动塑料桶,单手刷漆或喷漆方式,实现双手同时涂漆作业,提高涂漆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符合小型企业使用需求。2.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通过安装有吸盘和气泵,将塑料桶倒放置于圆台上,使吸盘与塑料桶底壁接触,可以通过气泵将吸盘抽成真空,将塑料桶底部吸附定位于圆台上,用于塑料桶的定位,可保证塑料桶与圆台同步转动,提高涂漆质量,且无需繁琐的定位结构及操作,实现电气设备智能化定位,减少塑料桶定位所需时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的圆台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载板;2、支板;3、置物槽;4、齿轮a;5、圆台;6、吸盘;7、线孔;8、开关;9、支杆;10、底板;11、齿轮b;12、齿条;13、撑杆;14、踏板;15、滑块;16、轴承;17、转杆;18、导轨;19、蓄电池;20、气泵;21、气管;22、中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包括载板1;所述载板1上表面中部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台5,所述圆台5内开设有中空腔22,所述中空腔22内中部固定设置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的通管顶部连通设置有气管21且气管21为凵型管体,所述圆台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吸盘6且气管21顶部两端分别与两组吸盘6连通,所述中空腔22左侧置有蓄电池19,所述底板10前侧中部固定设置有开关8,所述蓄电池19通过导线与开关8电性连接,所述开关8的信号输出端与气泵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底板10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杆9,所述支杆9中部固定设置有齿轮b11,所述齿轮b11左侧置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贯穿于载板1且转杆17和支杆9通过两组轴承16分别与载板1下表面和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7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齿轮a4,所述转杆17底部后侧置有齿条12,两组所述齿轮a4分别与齿条12和齿轮b11啮合,所述齿条12底部固定设置有撑杆13,所述撑杆13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置于导轨18内,所述载板1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板2且导轨18与两组支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5前侧固定设置有踏板1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安装有吸盘6和气泵20,将塑料桶倒放置于圆台5上,使吸盘6与塑料桶底壁接触,可以通过气泵20将吸盘6抽成真空,将塑料桶底部吸附定位于圆台5上,用于塑料桶的定位,可保证塑料桶与圆台5同步转动,提高涂漆质量,且无需繁琐的定位结构及操作,减少塑料桶定位所需时长,通过安装有齿轮a4和齿轮b11,可以通过脚部下压踏板14并带动踏板14的滑块15在导轨18内左右移动,滑块15带动齿条12移动,由齿条12带动转杆17的两组齿轮a4转动,再由齿轮a4带动支杆9的齿轮b11转动,使底板10顶部圆台5上的塑料桶工件旋转,替代现有单手转动塑料桶,单手刷漆或喷漆方式,实现双手同时涂漆作业,提高涂漆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n所述载板(1)上表面中部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台(5),所述圆台(5)内开设有中空腔(22),所述中空腔(22)内中部固定设置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的通管顶部连通设置有气管(21)且气管(21)为凵型管体,所述圆台(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吸盘(6)且气管(21)顶部两端分别与两组吸盘(6)连通,所述中空腔(22)左侧置有蓄电池(19),所述底板(10)前侧中部固定设置有开关(8),所述蓄电池(19)通过导线与开关(8)电性连接,所述开关(8)的信号输出端与气泵(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所述底板(10)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杆(9),所述支杆(9)中部固定设置有齿轮b(11),所述齿轮b(11)左侧置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贯穿于载板(1)且转杆(17)和支杆(9)通过两组轴承(16)分别与载板(1)下表面和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7)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齿轮a(4),所述转杆(17)底部后侧置有齿条(12),两组所述齿轮a(4)分别与齿条(12)和齿轮b(11)啮合,所述齿条(12)底部固定设置有撑杆(13),所述撑杆(13)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置于导轨(18)内,所述载板(1)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板(2)且导轨(18)与两组支板(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5)前侧固定设置有踏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智能制造生产塑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
所述载板(1)上表面中部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顶部固定设置有圆台(5),所述圆台(5)内开设有中空腔(22),所述中空腔(22)内中部固定设置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的通管顶部连通设置有气管(21)且气管(21)为凵型管体,所述圆台(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吸盘(6)且气管(21)顶部两端分别与两组吸盘(6)连通,所述中空腔(22)左侧置有蓄电池(19),所述底板(10)前侧中部固定设置有开关(8),所述蓄电池(19)通过导线与开关(8)电性连接,所述开关(8)的信号输出端与气泵(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底板(10)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杆(9),所述支杆(9)中部固定设置有齿轮b(11),所述齿轮b(11)左侧置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贯穿于载板(1)且转杆(17)和支杆(9)通过两组轴承(16)分别与载板(1)下表面和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7)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齿轮a(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