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7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内壁设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底端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内部设置有气管,所述靠近气管的位置处固定有导流块,所述反应器表面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反应器表面安装有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混合机构和传动机构,气流对转斗进行冲击,从而使第一锥形齿轮杆通过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通过设置有封口,需要上料时,将卡块向右滑动脱离封板的卡合,将封板向左旋转打开,开口空间大,与反应器内部直接相连通,避免出现传统圆柱形窄口在上料时出现堵塞的情况设置有加热腔和气管,热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对反应器进行预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釜式反应器
,具体为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釜式反应器又称:槽型反应器或锅式反应器,是一种低高径比的圆筒形反应器,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反应器内常设有搅拌装置,现在市面上的釜式反应器大多数采用壁外传热的方法进加热,但是传导的热量有限,传热效果一般,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釜式反应器传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内壁设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底端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内部设置有气管,所述靠近气管的位置处固定有导流块,所述反应器表面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反应器表面安装有封口。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内壁壁厚大小为反应器壁厚大小的二分之一,所述加热腔的右侧顶端与气管相连通,且加热腔的内腔直径大小与气管的内腔直径大小相匹配,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包括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的内壁设置有传动机构(4),且传动机构(4)底端设置有混合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4)内部设置有气管(45),所述反应器(1)靠近气管(45)的位置处固定有导流块(43),所述反应器(1)表面设置有加热腔(2),所述反应器(1)表面安装有封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包括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的内壁设置有传动机构(4),且传动机构(4)底端设置有混合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4)内部设置有气管(45),所述反应器(1)靠近气管(45)的位置处固定有导流块(43),所述反应器(1)表面设置有加热腔(2),所述反应器(1)表面安装有封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的内壁壁厚大小为反应器(1)壁厚大小的二分之一,所述加热腔(2)的右侧顶端与气管(45)相连通,且加热腔(2)的内腔直径大小与气管(45)的内腔直径大小相匹配,所述加热腔(2)表面设置有进气口(7)和出料口(8),所述反应器(1)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第一搅拌叶(31)、第一锥形齿轮杆(32)、固定块(33)、透气孔(34)、固定腔(35)和连接杆(36),所述第一搅拌叶(31)设置有两组,且第一搅拌叶(3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杆(32),且第一锥形齿轮杆(32)插设在固定腔(35)的内部,所述固定腔(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3),且固定块(33)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34),且透气孔(34)均匀等距离分布在固定块(33)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祎焘蔡元礼吕福禄曹斌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天祝宏氟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