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洁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0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盖板,所述外壳的正下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的底端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外侧开设有多组固定板,所述支撑座的正上方设置有筛网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座、限位槽、固定板、筛网圈、限位块以及压环,在加工完毕后,打开排料口,使搅拌均匀的药液排出装置内,随后通过把手打开装置的盖板,取下固定螺栓,使压环能够自由活动,将压环取下,环形槽与突出环分离,将筛网圈从支撑座顶端取下,直至将筛网圈从装置内取出,随后对筛网圈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在进行中医治疗时,通常需要对多种药液进行混合,此时需要一种搅拌装置。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9271332U中公开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压块,所述承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盖板(13),所述外壳(1)的正下方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底端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内部位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的顶端外侧开设有多组固定板(6),所述支撑座(4)的正上方设置有筛网圈(7),所述筛网圈(7)的顶端设置有压环(12),所述压环(12)的顶端开设有固定螺栓(16),所述固定螺栓(16)贯穿压环(12)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压环(12)通过固定螺栓(16)与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盖板(13),所述外壳(1)的正下方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的底端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内部位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的顶端外侧开设有多组固定板(6),所述支撑座(4)的正上方设置有筛网圈(7),所述筛网圈(7)的顶端设置有压环(12),所述压环(12)的顶端开设有固定螺栓(16),所述固定螺栓(16)贯穿压环(12)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压环(12)通过固定螺栓(16)与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排料口(15),所述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多组环形管(9),所述环形管(9)共有两组,两组所述环形管(9)之间开设有多组支管(19),每组所述支管(19)之间皆连接有传热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药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盖板(13)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洁
申请(专利权)人:高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