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80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形成膜丝孔,多个膜丝一端浇注环氧树脂形成模组,模组外设置外壳,在膜丝浇筑环氧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切断使环氧树脂端面含有多个膜丝孔,上端盖上设置排气孔,所有的膜丝孔与排气孔贯通,排气孔外接排气管路,排气管路联通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气孔外接排气管路,排气管路联通空气,随着膜池内液位的上升,膜丝内侧的液面也会同步上升并实现内侧的气体排空过程。可以有效的将内侧内存留的气体全部排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浸没式超滤膜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原有技术浸没式超滤膜组件大部分均为上端产水,上端产水浸没式超滤膜组件在运行前需进行抽真空工艺将膜丝及管道内的气体排净,并且上端产水,膜过滤的驱动压力损失较大。随着无动力驱动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而在无动力驱动过滤技术中能够做到下端产水不但可以保证产水过程中的驱动压力,同时又可以去掉抽真空等工艺和设备;下端产水需要客服的关键技术就是如何保证膜丝内部的气体能够顺利的完全排除,下端产水如不能将中空纤维膜丝内侧气体排净,将损失膜组件过滤膜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本技术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形成膜丝孔,多个膜丝一端浇注环氧树脂形成模组,模组外设置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外壳固定,其特征在于,在膜丝浇筑环氧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切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形成膜丝孔,多个膜丝一端浇注环氧树脂形成模组,模组外设置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外壳固定,其特征在于,在膜丝浇筑环氧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切断使环氧树脂端面含有多个膜丝孔,上端盖上设置排气孔,所有的膜丝孔与排气孔贯通,排气孔外接排气管路,排气管路联通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端产水的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排气结构,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形成膜丝孔,多个膜丝一端浇注环氧树脂形成模组,模组外设置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与外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军胡晓宇李梁梁王世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