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7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脱硫塔,在脱硫过程中,含硫气体从进气管进入至脱硫塔本体内,此时,水泵将储水槽内的水抽送至由出水层与脱硫塔本体形成的夹层内,使用水泵不断对进入上述夹层的水进行加压,使进入夹层内的水从设置在出水层上的通孔喷射而出,设置在脱硫塔本体顶部的进气管将含硫气体不断向脱硫塔本体内输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含硫气体从脱硫塔本体顶部向下输送,延缓了气体的运行速度,使由夹层喷射出的水与含硫气体充分接触,进而提升高效脱硫塔的脱硫效果,上述由夹层喷射出的水相互交错,形成水网,增大与含硫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高效脱硫塔的脱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脱硫塔
本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脱硫塔。
技术介绍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有硫元素,不仅污染环境还对人身造成一定的危害,现有的气体脱硫装置操作复杂、浪费资源、不能过充分的除去气体中的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脱硫塔,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浪费资源、不能过充分的除去气体中的硫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气体增压泵、水泵、储水槽;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设置有出水层,所述出水层覆盖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侧壁,所述出水层与所述脱硫塔本体之间存在夹层;在所述出水层上设置有复数个通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1的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顶部;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顶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待处理气体管道,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脱硫塔本体,并延伸至所述出水层内,所述出气管贯穿所述出水层、所述脱硫塔本体,所述气体增压泵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可选的,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可选的,在所述出水层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过滤筛。可选的,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连接所述水泵、所述气体增压泵。可选的,所述电源为外接电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中的任一种。可选的,在所述出水层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可选的,各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出水层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脱硫塔,在脱硫过程中,含硫气体从进气管进入至脱硫塔本体内,此时,水泵将储水槽内的水抽送至由出水层与脱硫塔本体形成的夹层内,使用水泵不断对进入上述夹层的水进行加压,使进入夹层内的水从设置在出水层上的通孔喷射而出,设置在脱硫塔本体顶部的进气管将含硫气体不断向脱硫塔本体内输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含硫气体从脱硫塔本体顶部向下输送,延缓了气体的运行速度,使由夹层喷射出的水与含硫气体充分接触,进而提升高效脱硫塔的脱硫效果,上述由夹层喷射出的水相互交错,形成水网,增大与含硫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高效脱硫塔的脱硫效果;在进气管道上设置有气体增压泵,以确保从脱硫塔本体顶部进入的气体可以顺利从设置在脱硫塔本体底部的出气管排出,位于上述夹层内的水从设置在脱硫塔本体顶部的储水罐排出,并通过导管导入至储水槽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效脱硫塔时间较长时,可以对储水槽内的水的酸碱度进行测定,当储水槽内的水酸性较高时,可以用碱性溶液与位于储水槽内的水进行中和,以提高储水槽内的水对含量气体中的硫化物气体进行吸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浪费资源、不能过充分的除去气体中的硫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硫塔。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1、进水管2、出水管3、进气管4、出气管5、气体增压泵6、水泵7、储水槽8;在所述脱硫塔本体1的内设置有出水层12,所述出水层12覆盖所述脱硫塔本体1的内侧壁,所述出水层12与所述脱硫塔本体1之间存在夹层9;在所述出水层12上设置有复数个通孔10,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8内,所述进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夹层9;所述出水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夹层9,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8内;所述进水管2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1的底部;所述出水管3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1的顶部;所述进气管4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1顶部,所述进气管4的一端连接待处理气体管道,所述进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脱硫塔本体1,并延伸至所述出水层12内,所述出气管5贯穿所述出水层12、所述脱硫塔本体1,所述气体增压泵6设置在所述进气管4上;所述水泵7设置在所述进水管2上。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脱硫塔,在脱硫过程中,含硫气体从进气管4进入至脱硫塔本体1内,此时,水泵7将储水槽8内的水抽送至由出水层12与脱硫塔本体1形成的夹层9内,使用水泵7不断对进入上述夹层9的水进行加压,使进入夹层9内的水从设置在出水层12上的通孔10喷射而出,设置在脱硫塔本体1顶部的进气管4将含硫气体不断向脱硫塔本体1内输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含硫气体从脱硫塔本体1顶部向下输送,延缓了气体的运行速度,使由夹层9喷射出的水与含硫气体充分接触,进而提升高效脱硫塔的脱硫效果,上述由夹层9喷射出的水相互交错,形成水网,增大与含硫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高效脱硫塔的脱硫效果;在进气管4道上设置有气体增压泵6,以确保从脱硫塔本体1顶部进入的气体可以顺利从设置在脱硫塔本体1底部的出气管5排出,位于上述夹层9内的水从设置在脱硫塔本体1顶部的储水罐排出,并通过导管导入至储水槽8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效脱硫塔时间较长时,可以对储水槽8内的水的酸碱度进行测定,当储水槽8内的水酸性较高时,可以用碱性溶液与位于储水槽8内的水进行中和,以提高储水槽8内的水对含量气体中的硫化物气体进行吸收。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上述过滤网设置在进水管2位于储水槽8内的一端,用于防止杂物进入水泵7,而导致水泵7损坏,以延长水泵7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水层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过滤筛。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11,所述电源11分别连接所述水泵7、所述气体增压泵6。进一步的,所述电源11为外接电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水层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10。进一步的,各所述通孔10均匀分布在所述出水层12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脱硫塔,在脱硫过程中,含硫气体从进气管4进入至脱硫塔本体1内,此时,水泵7将储水槽8内的水抽送至由出水层12与脱硫塔本体1形成的夹层9内,使用水泵7不断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本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气体增压泵、水泵、储水槽;/n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设置有出水层,所述出水层覆盖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侧壁,所述出水层与所述脱硫塔本体之间存在夹层;/n在所述出水层上设置有复数个通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顶部;/n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顶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待处理气体管道,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脱硫塔本体,并延伸至所述出水层内,所述出气管贯穿所述出水层、所述脱硫塔本体,所述气体增压泵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本体、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气体增压泵、水泵、储水槽;
在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设置有出水层,所述出水层覆盖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内侧壁,所述出水层与所述脱硫塔本体之间存在夹层;
在所述出水层上设置有复数个通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夹层,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的顶部;
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脱硫塔本体顶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待处理气体管道,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脱硫塔本体,并延伸至所述出水层内,所述出气管贯穿所述出水层、所述脱硫塔本体,所述气体增压泵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清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