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170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燃煤模块、脱硫处理模块、清理模块、换热装置、沉淀模块和排烟模块,脱硫处理模块与燃煤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换热装置设置于燃煤模块和雾化装置之间,排烟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湿法脱硫装置。燃煤模块燃烧煤炭后产生含有硫化物的烟气经脱硫处理模块处理后进行排出,清理模块使用高温烟气对脱硫废水的雾化装置进行冲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可以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并且使用了空气预热器前端的高温烟气对脱硫废水的雾化装置进行冲刷,消除/防止形成结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我国燃煤火力发电仍旧占有重要比例,但由于大部分煤炭中含有硫成分,火力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硫氧化物的烟气,对环境危害严重。目前,大部分火力发电厂主要通过湿法脱硫工艺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而湿法脱硫工艺即在吸收塔内加入大量的石灰石来吸收二氧化硫,会产生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容易结垢的离子态物质以及重金属。脱硫废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外排,势必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对于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水要求“零排放”。故生产或改进相关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对保护环境及提高电厂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而现有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在脱硫废水雾化后会因为温差(烟气管道温度高,脱硫废水温度低)在的雾化装置表面产生冷凝结渣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并将雾化装置表面产生冷凝结渣进行清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燃煤模块,通过第一管道与脱硫处理模块连接;脱硫处理模块,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燃煤模块进行连接的静电除尘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连接的湿法脱硫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的雾化装置,所述湿法脱硫装置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管道内,并与所述雾化装置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雾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煤模块和湿法脱硫装置之间;以及,清理模块,包括第三管道、引风机和管路控制开关,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管道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管道并设置于所述雾化装置的上方,所述引风机和管路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湿法脱硫装置与燃煤模块之间。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雾化装置开口朝向所述湿法脱硫装置。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设置于雾化装置上方的第三管道管道口朝向所述雾化装置。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燃煤模块和所述雾化装置之间,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空气预热器和燃煤模块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空气预热器和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之间。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空气预热器和所述燃煤模块之间。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沉淀模块,通过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湿法脱硫装置,所述沉淀模块包括沉淀水池,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沉淀水池和所述雾化装置之间。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沉淀模块还包括沉淀收集池,所述沉淀收集池与所述沉淀水池相连。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排烟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湿法脱硫装置。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引风机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或合金材料。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可以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并且使用了空气预热器前端的高温烟气对脱硫废水的雾化装置进行冲刷,消除/防止形成结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实例1中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实例2中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实例3中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燃煤模块100、脱硫处理模块200和清理模块300。脱硫处理模块200与燃煤模块100通过管道连接。燃煤模块100燃烧煤炭后产生含有硫化物的烟气经脱硫处理模块200处理后进行排出,清理模块300使用高温烟气对脱硫废水的雾化装置203进行冲刷。具体的,脱硫处理模块200包括通过第一管道M与燃煤模块100连接的静电除尘装置201和湿法脱硫装置202、通过第二管道N伸进第一管道M内的雾化装置203,以及设置在第二管道N上的水泵204,雾化装置203设置于燃煤模块100和湿法脱硫装置202之间,并且雾化装置203开口朝向湿法脱硫装置202,静电除尘装置201设置于湿法脱硫装置202与燃煤模块100之间,第二管道N连接湿法脱硫装置202。清理模块300包括第三管道301、引风机302和管路控制开关303,第三管道301的一端连接在燃煤模块100与雾化装置203之间的第一管道M上,另一端穿过第一管道M设置于雾化装置203的上方,并且设置于雾化装置203上方的第三管道301的管道口朝向雾化装置203,引风机302和管路控制开关303设置于第三管道301上。引风机302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或合金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湿法脱硫装置202应当连接有排烟管道,以便烟气可以排出,图1中并未将排烟管道画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如何布置排烟管道。综上,在燃煤模块100内燃烧煤炭产生含有硫化物的烟气分为两路,第一路烟气经第一管道M送往静电除尘装置201进行第一次颗粒捕捉处理,被捕捉后的烟气送往湿法脱硫装置202进行脱硫处理,处理后产生的气体经排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燃煤模块(100),通过第一管道(M)与脱硫处理模块(200)连接;/n脱硫处理模块(200),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管道(M)与所述燃煤模块(100)进行连接的静电除尘装置(201)、通过所述第一管道(M)与所述静电除尘装置(201)连接的湿法脱硫装置(20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M)内的雾化装置(203),所述湿法脱硫装置(202)连接有第二管道(N),所述第二管道(N)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管道(M)内,并与所述雾化装置(203)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管道(N)上设置有水泵(204),所述雾化装置(203)设置于所述燃煤模块(100)和湿法脱硫装置(202)之间;以及,/n清理模块(300),包括第三管道(301)、引风机(302)和管路控制开关(303),所述第三管道(30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管道(M)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管道(M)并设置于所述雾化装置(203)的上方,所述引风机(302)和管路控制开关(303)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30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煤模块(100),通过第一管道(M)与脱硫处理模块(200)连接;
脱硫处理模块(200),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管道(M)与所述燃煤模块(100)进行连接的静电除尘装置(201)、通过所述第一管道(M)与所述静电除尘装置(201)连接的湿法脱硫装置(20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M)内的雾化装置(203),所述湿法脱硫装置(202)连接有第二管道(N),所述第二管道(N)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管道(M)内,并与所述雾化装置(203)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管道(N)上设置有水泵(204),所述雾化装置(203)设置于所述燃煤模块(100)和湿法脱硫装置(202)之间;以及,
清理模块(300),包括第三管道(301)、引风机(302)和管路控制开关(303),所述第三管道(30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管道(M)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管道(M)并设置于所述雾化装置(203)的上方,所述引风机(302)和管路控制开关(303)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30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装置(201)设置于所述湿法脱硫装置(202)与燃煤模块(100)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203)开口朝向所述湿法脱硫装置(202)。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雾化装置(203)上方的第三管道(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刘志强季仲昊谢夏林李帅李芳芹马昕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