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5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手架,包括固定爪,固定爪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倒L形卡块,固定爪下端开设有容纳槽,第一把手前端穿设在第二通孔内,第一把手于第一凸台和L形支撑板之间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L形支撑板上方设有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靠近第二支撑台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台,第二支撑台上固定设有铰接座,铰接台铰接在铰接座内,第一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垫,第二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海绵垫,第二支撑台上还安装有固定带。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托手架结构缺陷导致的手臂容易从托手架上滑落,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手臂只能平放在托手架上,肘关节长期保持同一角度,将引发肘关节疼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手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托手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类开始进行外科手术,这也推动了手术床的发展,随之托手架也应运而生;现有的托手架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托手架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固定患者的手臂,患者的手臂容易从托手架上滑落,其次,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手臂只能平放在托手架上,肘关节长期保持同一角度,将引发肘关节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托手架,用来解决现有的托手架结构缺陷导致的手臂容易从托手架上滑落,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手臂只能平放在托手架上,肘关节长期保持同一角度,将引发肘关节疼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托手架,包括固定爪,所述固定爪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倒L形卡块,所述固定爪下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固定爪的前端下部于容纳槽两侧一体成型有凸块,所述固定爪于容纳槽内铰接有铰接片,所述铰接片呈L形,所述固定爪于容纳槽内还安装有第一扭簧,所述固定爪后端一体成型有圆台,所述圆台外壁周向均匀开设若干竖槽,所述圆台上固定安装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铰接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固定台靠近圆台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穿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前端卡设在其中一个竖槽内,所述固定台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自由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纹盲孔内螺接有第一把手,所述L形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把手前端穿设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把手于第一凸台和L形支撑板之间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L形支撑板上方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靠近第二支撑台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台,所述第二支撑台上固定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台铰接在铰接座内,所述第一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垫,所述第二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海绵垫,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还安装有固定带。进一步限定,所述铰接台外壁周向均匀开设若干横槽,所述铰接座靠近铰接台一侧横向开设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穿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前端卡设在其中一个横槽内,所述铰接座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穿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自由端一体成型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二螺纹盲孔内螺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支撑台上固定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内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把手前端穿设在第四通孔内,所述第二把手于第二凸台和挡块之间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第二支撑台偏转起来后,可通过第二卡块对第二支撑台固定在第一支撑台,避免第二支撑台自动掉落。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支撑台后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把手后端位于缺口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避免第二把手暴露在第二支撑台以外,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误操作。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块上一体成型有套筒,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凸台均位于套筒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套筒对第二压缩弹簧进行保护,避免第二压缩弹簧暴露在外,延长第二压缩弹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带的外侧壁均匀横向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还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外侧纵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带自由端位于滑槽内,所述卡座于滑槽内铰接有S形卡块,所述卡座与S形卡块之间安装有第二扭簧。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S形卡块与卡槽的相互匹配,对固定带的自由端进行固定,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把固定带的自由端穿入卡座和S形卡块之间,第二扭簧可自动带动S形卡块下端卡入卡槽内,对固定带自由端进行固定,需要收紧时,继续拉动固定带的自由端即可;在需要放松固定带,或把固定带从卡座上取下时,按动S形卡块上端,克服第二扭簧的预应力,使得S形卡块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S形卡块下端脱离对卡槽的卡设,此时,再把固定带向外拉出即可。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带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套设在其中一根滑杆上,所述卡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也套设在其中一根滑杆上,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分别套设在两根不同的滑杆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固定带和卡座均可在滑杆上进行滑动,可根据患者不同的手臂长度,调整固定带的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铰接,使得患者的小臂被放置固定在第二海绵垫上后,可定期对肘关节角度进行调节,避免患者的手臂只能平放在托手架上,肘关节长期保持同一角度,将引发肘关节疼痛的问题;2、通过固定带对患者小臂进行固定,可避免患者手臂从托手架上滑落;3、通过铰接台和铰接座、第二卡块和横槽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支撑台在改变与第一支撑台的角度后,可马上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只需对第二把手进行拉扯即可,使用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托手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托手架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托手架实施例中部分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一种托手架实施例中部分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一种托手架实施例中卡座部分的爆炸结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固定爪1、倒L形卡块11、容纳槽12、凸块13、铰接片14、第一扭簧15、圆台2、竖槽21、铰接轴22、第一支撑台3、第一海绵垫30、第一条形凹槽310、第一卡块301、第一连接杆302、第二通孔3020、第一凸台303、第一螺纹盲孔3030、第一把手304、第一压缩弹簧305、固定台31、L形支撑板32、第二支撑台4、第二海绵垫40、第二卡块401、第二连接杆402、第二凸台403、第二把手404、挡块4040、第二压缩弹簧405、套筒4050、缺口406、铰接台41、横槽410、铰接座42、第二条形凹槽420、固定带6、卡槽61、卡座7、滑槽71、S形卡块72、第二滑套73、滑杆73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托手架,包括固定爪1,固定爪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倒L形卡块11,固定爪1下端开设有容纳槽12,固定爪1的前端下部于容纳槽12两侧一体成型有凸块13,固定爪1于容纳槽12内铰接有铰接片14,铰接片14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爪(1),所述固定爪(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倒L形卡块(11),所述固定爪(1)下端开设有容纳槽(12),所述固定爪(1)的前端下部于容纳槽(12)两侧一体成型有凸块(13),所述固定爪(1)于容纳槽(12)内铰接有铰接片(14),所述铰接片(14)呈L形,所述固定爪(1)于容纳槽(12)内还安装有第一扭簧(15),所述固定爪(1)后端一体成型有圆台(2),所述圆台(2)外壁周向均匀开设若干竖槽(21),所述圆台(2)上固定安装有铰接轴(22),所述铰接轴(22)铰接有第一支撑台(3),所述第一支撑台(3)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1),所述固定台(31)上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32),所述固定台(31)靠近圆台(2)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310),所述第一条形凹槽(310)内穿设有第一卡块(301),所述第一卡块(301)前端卡设在其中一个竖槽(21)内,所述固定台(3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连接杆(302),所述第一卡块(301)与第一连接杆(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2)自由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303),所述第一凸台(30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盲孔(3030),所述第一螺纹盲孔(3030)内螺接有第一把手(304),所述L形支撑板(3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20),所述第一把手(304)前端穿设在第二通孔(3020)内,所述第一把手(304)于第一凸台(303)和L形支撑板(32)之间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305),所述L形支撑板(32)上方设有第二支撑台(4),所述第一支撑台(3)靠近第二支撑台(4)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台(41),所述第二支撑台(4)上固定设有铰接座(42),所述铰接台(41)铰接在铰接座(42)内,所述第一支撑台(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垫(30),所述第二支撑台(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海绵垫(40),所述第二支撑台(4)上还安装有固定带(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爪(1),所述固定爪(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倒L形卡块(11),所述固定爪(1)下端开设有容纳槽(12),所述固定爪(1)的前端下部于容纳槽(12)两侧一体成型有凸块(13),所述固定爪(1)于容纳槽(12)内铰接有铰接片(14),所述铰接片(14)呈L形,所述固定爪(1)于容纳槽(12)内还安装有第一扭簧(15),所述固定爪(1)后端一体成型有圆台(2),所述圆台(2)外壁周向均匀开设若干竖槽(21),所述圆台(2)上固定安装有铰接轴(22),所述铰接轴(22)铰接有第一支撑台(3),所述第一支撑台(3)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1),所述固定台(31)上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32),所述固定台(31)靠近圆台(2)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310),所述第一条形凹槽(310)内穿设有第一卡块(301),所述第一卡块(301)前端卡设在其中一个竖槽(21)内,所述固定台(3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连接杆(302),所述第一卡块(301)与第一连接杆(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2)自由端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台(303),所述第一凸台(30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盲孔(3030),所述第一螺纹盲孔(3030)内螺接有第一把手(304),所述L形支撑板(3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20),所述第一把手(304)前端穿设在第二通孔(3020)内,所述第一把手(304)于第一凸台(303)和L形支撑板(32)之间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305),所述L形支撑板(32)上方设有第二支撑台(4),所述第一支撑台(3)靠近第二支撑台(4)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台(41),所述第二支撑台(4)上固定设有铰接座(42),所述铰接台(41)铰接在铰接座(42)内,所述第一支撑台(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海绵垫(30),所述第二支撑台(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海绵垫(40),所述第二支撑台(4)上还安装有固定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台(41)外壁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婷婷龙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