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2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包括粘贴布与修复部,所述粘贴布的上端的表侧的轴心处设置有修复部,所述粘贴布与修复部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的上端的左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二贴纸,所述第二贴纸与修复部粘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该医用敷料的内部设置有修复部,并且该修复部直接与人体受损部位直接接触,通过直接接触,可以使得通过该修复部可以有效的修复人体受损部分的一些机能,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该敷料的使用与防护,在修复部的内部设置有水凝胶层与胶原蛋白层,这样可以使得通过该水凝胶层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对伤患处防护,同时在胶原蛋白层的作用下可以使得人体伤患处进行对水分的修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
本技术属于医用设备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
技术介绍
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今天,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相对于早期而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现有的医用敷料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医用敷料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般只是对伤口进行一定的保护的作用,并没有对人体受损的部位提供一定的修复的作用,这样可能会使得人体受损部位可能会由于伤害的作用导致出现一定的危害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医用敷料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定只具备防护的作用不具备修复的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包括粘贴布与修复部,所述粘贴布的上端的表侧的轴心处设置有修复部,所述粘贴布与修复部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的上端的左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二贴纸,所述第二贴纸与修复部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的上端的右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一贴纸,所述第一贴纸与修复部粘贴固定。优选的,所述修复部的组成包括有面层、水凝胶层、胶原蛋白层与基底层,所述面层的右端设置有水凝胶层,所述水凝胶层的右端设置有胶原蛋白层,所述胶原蛋白层的右端设置有基底层,所述修复部通过基底层与粘贴布粘贴固定。优选的,所述粘贴布的组成包括有接触层、功能层与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上端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上端设置有接触层,所述粘贴布通过接触层与修复部粘贴固定。优选的,所述面层、水凝胶层、胶原蛋白层与基底层共设置有十二层,所述面层、水凝胶层、胶原蛋白层与基底层每一层的厚度均为两纳米,所述面层、水凝胶层、胶原蛋白层与基底层每一层均粘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粘贴布的宽度与第一贴纸与第二贴纸的宽度均相同,所述粘贴布的长度小于第一贴纸与第二贴纸的长度之和。优选的,所述功能层为生物复合医用材料制成的,所述功能层是由甲壳素、珍珠粉与二氧化硅混合制成的,所述功能层共设置有三层,三层所述功能层的每一层的厚度均为三纳米。优选的,所述接触层为采用进口的PE防粘膜制成的,所述接触层为双层结构,所述接触层不具备致敏反应。优选的,所述第一贴纸与第二贴纸均为半透明状的纸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贴纸的长度小于第二贴纸的长度,所述第一贴纸与第二贴纸的宽度均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在该医用敷料的内部设置有修复部,并且该修复部直接与人体受损部位直接接触,通过直接接触,可以使得通过该修复部可以有效的修复人体受损部分的一些机能,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该敷料的使用与防护;(2)、本技术中在修复部的内部设置有水凝胶层与胶原蛋白层,这样可以使得通过该水凝胶层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对伤患处进行防护,同时在胶原蛋白层的作用下可以使得人体伤患处进行对水分的修复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医用敷料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定只具备防护的作用不具备修复的作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医用敷料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修复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粘贴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贴纸;2、修复部;21、面层;22、水凝胶层;23、胶原蛋白层;24、基底层;3、粘贴布;31、接触层;32、功能层;33、固定层;4、第二贴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包括粘贴布3与修复部2,粘贴布3的上端的表侧的轴心处设置有修复部2,粘贴布3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粘贴布3的组成包括有接触层31、功能层32与固定层33,固定层33的上端设置有功能层32,功能层32为生物复合医用材料制成的,功能层32是由甲壳素、珍珠粉与二氧化硅混合制成的,功能层32共设置有三层,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治疗病患处,三层功能层32的每一层的厚度均为三纳米,功能层32的上端设置有接触层31,接触层31为采用进口的PE防粘膜制成的,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接触,接触层31为双层结构,接触层31不具备致敏反应,粘贴布3通过接触层31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粘贴布3的宽度与第一贴纸1与第二贴纸4的宽度均相同,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防护的作用,粘贴布3的长度小于第一贴纸1与第二贴纸4的长度之和,修复部2的上端的左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二贴纸4,第二贴纸4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修复部2的组成包括有面层21、水凝胶层22、胶原蛋白层23与基底层24,面层21的右端设置有水凝胶层22,面层21、水凝胶层22、胶原蛋白层23与基底层24共设置有十二层,面层21、水凝胶层22、胶原蛋白层23与基底层24每一层的厚度均为两纳米,面层21、水凝胶层22、胶原蛋白层23与基底层24每一层均粘贴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水分的修复的作用,水凝胶层22的右端设置有胶原蛋白层23,胶原蛋白层23的右端设置有基底层24,修复部2通过基底层24与粘贴布3粘贴固定,修复部2的上端的右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一贴纸1,第一贴纸1与第二贴纸4均为半透明状的纸片状结构,第一贴纸1的长度小于第二贴纸4的长度,从而可以使得通过第一贴纸1与第二贴纸4进行更好的保护,第一贴纸1与第二贴纸4的宽度均相同,第一贴纸1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要进行该医用敷料的使用的时候,这时首先取出该医用敷料的包装盒,然后从该包装盒的内部取出该医用敷料,然后撕去该防护袋,之后使用者用手拿持柱该粘贴布3,同时通过右手捏住第一贴纸1,然后将第一贴纸1撕去,然后用同样的手法撕去第二贴纸4,这样在第一贴纸1与第二贴纸4撕去之后就会露出内部的修复部2,然后将修复部2对准人体受损的部位,在粘贴布3的作用下使得修复部2人体受损部位更好的贴合,同时在修复部2的内部设置有水凝胶层22与胶原蛋白层23,这样可以使得通过该水凝胶层22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对伤患处进行防护,同时在胶原蛋白层23的作用下可以使得人体伤患处进行对水分的修复的作用,这样就完成了该医用敷料的使用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包括粘贴布(3)与修复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布(3)的上端的表侧的轴心处设置有修复部(2),所述粘贴布(3)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2)的上端的左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二贴纸(4),所述第二贴纸(4)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2)的上端的右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一贴纸(1),所述第一贴纸(1)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包括粘贴布(3)与修复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布(3)的上端的表侧的轴心处设置有修复部(2),所述粘贴布(3)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2)的上端的左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二贴纸(4),所述第二贴纸(4)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所述修复部(2)的上端的右侧的表端设置有第一贴纸(1),所述第一贴纸(1)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部(2)的组成包括有面层(21)、水凝胶层(22)、胶原蛋白层(23)与基底层(24),所述面层(21)的右端设置有水凝胶层(22),所述水凝胶层(22)的右端设置有胶原蛋白层(23),所述胶原蛋白层(23)的右端设置有基底层(24),所述修复部(2)通过基底层(24)与粘贴布(3)粘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布(3)的组成包括有接触层(31)、功能层(32)与固定层(33),所述固定层(33)的上端设置有功能层(32),所述功能层(32)的上端设置有接触层(31),所述粘贴布(3)通过接触层(31)与修复部(2)粘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1)、水凝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锦婵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高新区小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