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5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包括敷料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其表面的金属夹,所述金属夹表面的铰接处固定安装有扭簧,所述金属夹的表面开设有环形空缺,所述环形空缺的内侧设置有内夹板,所述金属夹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针、管等与皮肤接触部位伤口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能对液管进行固定,避免管头对伤口造成拉扯,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方便,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解决了针对管状物固定的固定材料存在固定复杂、固定不牢靠、皮肤刺激等缺点,同时远离伤口处的液管因自身重力会下垂,导致伤口内侧的管头翘起,加剧疼痛的问题,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已知针对不同伤口的敷料有多种类型。临床经常采用纱布环绕、纱布剪开插入、敷料剪开插入等方式解决针、管的固定,此种方法需要使用无菌剪刀,无菌要求严格,且操作困难。而针对管状物固定的固定材料也存在固定复杂、固定不牢靠、皮肤刺激等缺点,同时远离伤口处的液管因自身重力会下垂,导致伤口内侧的管头翘起,加剧疼痛。为此提出一种可以对针、管等与皮肤接触部位伤口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能对液管进行固定,避免管头对伤口造成拉扯的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具备能对伤口处进行保护,且能避免管状物发生偏移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对于伤口内管状物的固定不够牢靠,且容易导致伤口受到二次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包括敷料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其表面的金属夹,所述金属夹表面的铰接处固定安装有扭簧,所述金属夹的表面开设有环形空缺,所述环形空缺的内侧设置有内夹板,所述金属夹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内夹板靠近环形空缺内壁一侧的表面熔接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内夹板的一端贯穿金属夹并延伸至通槽的内侧,所述限位杆的表面且位于环形空缺的内侧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金属夹底部表面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套设有活动套,且活动套与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活动套之间熔接有连接板,所述活动套的表面熔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活动套的一端熔接有盖板。优选的,所述敷料本体的表面开设有预留孔,且该预留孔的位置与环形空缺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环形空缺在闭合时的内径大于预留孔的内径。优选的,所述敷料本体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所述敷料本体的材料可以为纱布或海绵。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弧槽,所述第一弧槽的内壁一体加工有弧型垫,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弧槽,所述第二弧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弧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弧槽的两侧均一体加工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且位于第二弧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槽之间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金属夹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内夹板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可以对针、管等与皮肤接触部位伤口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能对液管进行固定,避免管头对伤口造成拉扯,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方便,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解决了针对管状物固定的固定材料存在固定复杂、固定不牢靠、皮肤刺激等缺点,同时远离伤口处的液管因自身重力会下垂,导致伤口内侧的管头翘起,加剧疼痛的问题,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夹的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敷料本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敷料本体;2、金属夹;3、扭簧;4、环形空缺;5、内夹板;6、通槽;7、限位杆;8、压缩弹簧;9、连接杆;10、活动套;11、连接板;12、连接带;13、盖板;14、第一弧槽;15、弧型垫;16、第二弧槽;17、限位柱;18、限位槽;19、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包括敷料本体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表面的金属夹2,金属夹2表面的铰接处固定安装有扭簧3,金属夹2的表面开设有环形空缺4,环形空缺4的内侧设置有内夹板5,金属夹2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6,内夹板5靠近环形空缺4内壁一侧的表面熔接有多个限位杆7,限位杆7远离内夹板5的一端贯穿金属夹2并延伸至通槽6的内侧,限位杆7的表面且位于环形空缺4的内侧套设有压缩弹簧8,金属夹2底部表面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前端套设有活动套10,且活动套10与连接杆9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活动套10之间熔接有连接板11,活动套10的表面熔接有连接带12,连接带12远离活动套10的一端熔接有盖板13,该敷料可以对针、管等与皮肤接触部位伤口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能对液管进行固定,避免管头对伤口造成拉扯,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方便,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解决了针对管状物固定的固定材料存在固定复杂、固定不牢靠、皮肤刺激等缺点,同时远离伤口处的液管因自身重力会下垂,导致伤口内侧的管头翘起,加剧疼痛的问题,值得推广。请参阅图1和5所示,敷料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预留孔,且该预留孔的位置与环形空缺4的位置相互对应,环形空缺4在闭合时的内径大于预留孔的内径,通过该预留孔的设置,可以用于针、管穿过。请参阅图1和5所示,敷料本体1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敷料本体1的材料可以为纱布或海绵,敷料本体1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以方便与患者身体贴合。请参阅图1和2所示,盖板1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弧槽14,第一弧槽14的内壁一体加工有弧型垫15,连接板1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弧槽16,第二弧槽16的宽度小于第一弧槽14的宽度,通过第一弧槽14、弧型垫15和第二弧槽16的设置,可以对液管远离伤口的部分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弯折而拉扯伤口。请参阅图2所示,盖板1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弧槽14的两侧均一体加工有限位柱17,连接板11的表面且位于第二弧槽16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8,限位柱17与限位槽18之间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柱17和限位槽18的设置,可以使盖板13固定在连接板11的表面,进而完成对液管的固定。请参阅图1所示,金属夹2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19,内夹板5的内壁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防滑槽19的设置,可以避免手部在捏动金属夹2时出现打滑,通过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大伤口处液管与内夹板5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方案为直接使用无需裁剪的无菌敷料,可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敷料四周可选择性添加胶布,对于皮肤过敏的患者更为适宜,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克氏针、斯氏针、引流管、吸引管等针、管与皮肤接触部位伤口保护、防滑移及固定的效果。工作原理:首先捏动金属夹2使其挤压扭簧3,使得环形空缺4的口径变大,将需要的液管或针管从两个内夹板5之间穿过,随后停止捏动金属夹2,在扭簧3的反作用力下,金属夹2复位,同时内夹板5借助压缩弹簧8的弹力对液管或针管进行固定,之后将敷料本体1粘连在患者身体并将液管或针管的头部置于伤口处,接着将液管或针管的表面置于第二弧槽16的内侧并向外侧拉动活动套10,之后将盖板13盖在连接板11的上方,使得弧型垫15与液管或针管相互贴合,同时保证限位柱17填入限位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包括敷料本体(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表面的金属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夹(2)表面的铰接处固定安装有扭簧(3),所述金属夹(2)的表面开设有环形空缺(4),所述环形空缺(4)的内侧设置有内夹板(5),所述金属夹(2)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6),所述内夹板(5)靠近环形空缺(4)内壁一侧的表面熔接有多个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远离内夹板(5)的一端贯穿金属夹(2)并延伸至通槽(6)的内侧,所述限位杆(7)的表面且位于环形空缺(4)的内侧套设有压缩弹簧(8),所述金属夹(2)底部表面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前端套设有活动套(10),且活动套(10)与连接杆(9)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活动套(10)之间熔接有连接板(11),所述活动套(10)的表面熔接有连接带(12),所述连接带(12)远离活动套(10)的一端熔接有盖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包括敷料本体(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表面的金属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夹(2)表面的铰接处固定安装有扭簧(3),所述金属夹(2)的表面开设有环形空缺(4),所述环形空缺(4)的内侧设置有内夹板(5),所述金属夹(2)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槽(6),所述内夹板(5)靠近环形空缺(4)内壁一侧的表面熔接有多个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远离内夹板(5)的一端贯穿金属夹(2)并延伸至通槽(6)的内侧,所述限位杆(7)的表面且位于环形空缺(4)的内侧套设有压缩弹簧(8),所述金属夹(2)底部表面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前端套设有活动套(10),且活动套(10)与连接杆(9)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活动套(10)之间熔接有连接板(11),所述活动套(10)的表面熔接有连接带(12),所述连接带(12)远离活动套(10)的一端熔接有盖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固定用燕尾夹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预留孔,且该预留孔的位置与环形空缺(4)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星月孙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苏州市中心体检站苏州市公惠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司法鉴定所苏州市肿瘤诊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