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敷料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52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敷料贴膜,包括粘性层、无菌层、抗菌层以及吸液的干燥层,所述粘性层与受伤皮肤相接触,所述粘性层一面与皮肤接触,另外一面与无菌层粘合在一起,所述无菌层的外部还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中包含抗病毒、细菌、真菌等药品;所述抗菌层外部还设有吸液干燥层。所述粘性层为连续的“U”型设计,所述“U”型设计的粘性层底部的下凹面与受伤皮肤相接处、顶部上凸面与所述无菌层粘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用敷料贴膜的粘性层可以拉伸,克服了传统贴膜不能拉伸导致伤口与贴膜之间撕裂的给病人造成的二次疼痛;干燥层采用具有强吸水性能的材料,可以吸收多余的渗出液或血液,保持伤口干燥,加快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敷料贴膜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敷料贴膜。
技术介绍
医用敷料用于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皮肤创面,是包扎伤口的医用材料。目前医用敷料常用的材质有天然材料类、人工合成类、药物性敷料和固定用敷料类。粘贴膜敷料是固定用敷料类的一种。一般用于固定的胶粘性材料有粘贴性绷带和纱布、粘合性绷带和纱布、丙烯酸胶布和氧化锌橡胶布等。粘贴性绷带和纱布是在织物、无纺布或塑料膜上涂一层胶粘剂(橡胶、聚丙烯酸),从而达到贴合作用。粘合性绷带则是在弹性绷带上涂一层微粒分散的天然胶乳,使用时它能自行粘合在一起,但不会粘在皮肤或衣服上。专利CN106714745A公开一种医用敷料,包括面向皮肤表面的粘合剂层,其贴膜具有抗炎、止痛等效果,但是该贴膜不具备很好的延伸性,在使用过程中,当受伤部位活动时受到很大限制;另外其敷料吸水性有限,但遇到伤口血液或渗出液比较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敷料贴膜中的药物还没释放完就需要进行更换,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操作也麻烦。专利CN109172149A公开一种藻酸盐敷料贴,其敷料贴本体包括压敏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敷料贴膜,包括粘性层(4)、无菌层(3)、抗菌层(2)以及吸液的干燥层(1),所述粘性层(4)与皮肤(5)相接触,其特征在于:/n所述抗菌层(2)包敷于所述无菌层(3)和所述干燥层(1)的中部;所述无菌层(3)水平设置,所述干燥层(1)的两侧端部与所述无菌层(3)粘合为一体,所述无菌层(3)的两端部粘合有粘性层(4);所述粘性层(4)的另外一面与皮肤接触;所述粘性层(4)为连续的“U”型设计,所述“U”型设计的粘性层底部的下凹面(401)与受伤皮肤相接处、顶部上凸面(402)与所述无菌层粘合为一体;/n所述抗菌层中包含抗病毒、细菌或真菌药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敷料贴膜,包括粘性层(4)、无菌层(3)、抗菌层(2)以及吸液的干燥层(1),所述粘性层(4)与皮肤(5)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层(2)包敷于所述无菌层(3)和所述干燥层(1)的中部;所述无菌层(3)水平设置,所述干燥层(1)的两侧端部与所述无菌层(3)粘合为一体,所述无菌层(3)的两端部粘合有粘性层(4);所述粘性层(4)的另外一面与皮肤接触;所述粘性层(4)为连续的“U”型设计,所述“U”型设计的粘性层底部的下凹面(401)与受伤皮肤相接处、顶部上凸面(402)与所述无菌层粘合为一体;
所述抗菌层中包含抗病毒、细菌或真菌药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璐王春霞韩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