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和松专利>正文

人工智能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46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人工智能止血带,包括绑带和卡带,所述绑带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绑带内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绑带前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为1/2圆形结构,所述安装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绑带和卡带组合形成止血带,使用时将绑带和卡带套在患者止血部位,卡带上的卡槽和安装框内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将卡带的位置固定,将卡带和绑带固定后可实现止血的功能,止血时卡带、绑带内侧壁上的压力传感器和红外血流传感器和患者的身体接触,可以实时监测患者止血部位受到的压力和血液流通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止血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人工智能止血带。
技术介绍
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长条扁平型,伸缩性强,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医学中认为人体上肢的肱动脉血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1mmHg=0.133kPa),下肢的股动脉血压正常值为110~150mniHg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上肢止血带压力只需超过动脉收缩压70mmHg;下肢只需超过100mmHg即可止血,在重大灾害或者战争中要求1分30秒完成止血包扎,上肢每20-30分钟必须缓慢解除一次,约1-2分钟,最长5分钟;下肢每45-60分钟解除一次,每次约1-2分钟最长不超过5分钟。使伤肢间断恢复血运一次。目前的止血带在使用时,只是对肢体进行捆扎,捆扎力度不易控制,且无法自动调节捆绑时间,在止血后依然会捆绑在患者的肢体上,长时间捆绑后患者止血部位的肢体容易出现缺血等情况,会影响到患者受伤肢体的合理供血时间,肢体缺血严重超时还会导致截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人工智能止血带,包括绑带(1)和卡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绑带(1)内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3),所述处理器(13)与所述蓄电池(12)电性连接,所述绑带(1)前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1),所述安装框(11)为匚形结构,所述安装框(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马达(3),所述马达(3)与所述处理器(13)电性连接,所述马达(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轮(32);/n所述卡带(2)固定连接在所述绑带(1)后端,所述卡带(2)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卡槽(21),所述齿轮(32)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智能止血带,包括绑带(1)和卡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绑带(1)内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3),所述处理器(13)与所述蓄电池(12)电性连接,所述绑带(1)前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1),所述安装框(11)为匚形结构,所述安装框(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马达(3),所述马达(3)与所述处理器(13)电性连接,所述马达(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轮(32);
所述卡带(2)固定连接在所述绑带(1)后端,所述卡带(2)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卡槽(21),所述齿轮(32)与所述卡槽(21)相互啮合;
所述绑带(1)、所述卡带(2)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5)和若干个红外血流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5)与所述红外血流传感器(6)均与所述处理器(13)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所述红外血流传感器(6)数量相同,且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所述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和松詹丽燕邱詹芷
申请(专利权)人:邱和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