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传感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43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的实验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中间带有隔板的测试盒、上下顶盖、声表面波双延迟线、以及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连接的电缆和气体输入输出管;SMA接头连接安装在测试盒下层腔壁上,并通过测试盒下层腔内电路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连接;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安装在测试盒上层气体腔中,通过气体腔的插针将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与装在下层腔中的电路相连,插针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上顶盖与测试盒之间安放一密封橡皮圈,固定在测试盒上;下顶盖则直接装在测试盒下口;测试盒侧壁上开有孔,其孔通过密封橡皮圈安装一气体输入和输出管,该气体输入、输出管的另一端口与测试气体瓶相连通。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别是一种气体传感器的实验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通常采用双重声表面波延迟线振荡器结构,这种结构中,两个声表面波延迟线制作在同一压电基片上,其中一个覆盖化学选择膜,将两个延迟线振荡器混频便得到两个振荡器的差频。通过测量这种差频来对预测气体进行测量。但预先要对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标定,既先用已知浓度的气体来测量传感器的频差的变化。现有技术存在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的测试装置是把传感器器件放入密封箱中,再通过电路连线与外围系统相连。这种装置通过橡胶隔膜将测试气体注入测试密封箱,测试之后再将声表面波元件移出测试箱,等测试元件充分解吸测试气体后再置入密封箱中,通过重新注入测试气体后再进行测试。这种测试方式存在着如下的不足1.由于密封箱的体积较大,达144mm3,预测气体注入量大,而且测试气体不能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特别不适合于毒气传感器测试。2.由于体积过大,测试后装置清洗困难,而且在测试毒气时可能由于毒气泄露容易影响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的测试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的、和特别适合于毒气传感器测试的具有高测试精度的气体传感器测试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测试装置,包括一测试盒、上顶盖、下顶盖、声表面波双延迟线(用作传感器元件)、以及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的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盒中间带有隔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腔内有常规电气连接电路,该电路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的连接电缆连接;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安装在测试盒上层气体腔中,通过气体腔的插针将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与装在下层腔中的电路相连,插针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两个气体输入输出塑料管通过密封橡皮圈安装在测试盒侧壁上,该气体输入管的另一端口与预测气体瓶相连通;上顶盖与测试盒之间安放一密封橡皮圈一起固定在测试盒上口;因为测试盒下层腔中只装有电气连接电路,不需要特别的密封措施,因此下顶盖通过螺钉直接装在测试盒下口;四个电缆(SMA)接头连接安装在测试盒下层腔中的电气连接电路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还包括一压板,气体输入输出管套上一密封橡皮圈后插入测试盒,再用此压板通过螺钉将橡皮圈固定压紧在测试盒侧壁上,来保证小管与测试盒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测试气体从一侧小管输入后进行测试,完毕后再从另外一侧小管输出,另外可以从一侧小管输入清洗气体对装置进行清洗。本技术的这种密封方式密封性能好,操作简单安全,保证了测量的精度而且使用方便。还包括上顶盖上有两支架,支架之间距离与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的宽度一致,测试时支架压住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的两边进行固定,防止元件因为未插紧导致接地不良而影响测试,以此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所述的插针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以保证测试盒上下层的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所述的气体输入、输出塑料管和上顶盖通过紧缩橡皮圈来保证气体腔的密封性能。所述的四个SMA接头连接安装在测试盒下层腔中的电气连接电路,使之与外围震荡混频电路相连,这样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不至影响外围震荡混频电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测试气体通过小管输入和输出,测试气体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另外可以对小管加以密封措施,减少了气体外泄的机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测试完后可用清洗气体进行清洗。测试前后不用动测试装置及电缆,不会引起因动电缆而影响振荡频率而造成的误差,保证了测试的精度。另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装置体积小(密封的气体腔体积仅为15mm3)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测试盒带支架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测试盒的下盖示意图图面说明1.测试盒 2.SMA接头 3.气体输入输出管4.密封橡皮圈 5.压板6.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7.上层气体腔 8.气体腔密封橡皮圈9.上顶盖10.紧压橡皮圈槽 11.下顶盖 12.支架13.插针 14.测试盒下层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一铝的测试盒1,其内用一铝板隔开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气体腔7,下层腔14内装有电气连接电路,以及与外部系统相连的四个SMA接头2和两个测试气体输入输出的塑料管3。如图1所示,将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6安装在测试盒气体腔7中,通过气体腔插针13与安装在下层腔14中的电路相连,插针13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保证测试盒上下层的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如图1所示,通过压板5和弹性橡皮圈4将气体输入输出管3固定在测试盒1壁上,测试气体通过一根安装在测试盒1壁上的气体输入管3进行输入,另一根安装在测试盒1壁上的塑料管作为输出小管进行输出,一根输入输出管3与测试盒的气体腔7相连,通过压板5和紧缩橡皮圈4来保证小管与测试盒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测试气体从一侧小管输入后进行测试,完毕后再从另外一侧小管输出,另外可以从一侧小管输入清洗气体对装置进行清洗。如图1所示,上顶盖9开有一凹槽10,其凹槽10的直径与测试盒1上口直径一样,凹槽10内放一弹性橡皮圈8,上顶盖9通过紧缩橡皮圈8与测试盒1密封固定,来保证气体腔的密封性。另外上顶盖上有两支架12,支架之间距离与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的宽度一致,测试时支架压住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的两边进行固定,防止元件因为未插紧导致接地不良而影响测试,以此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如图1所示,四个SMA接头2连接安装在测试盒下层腔14中的电气连接电路,使之与外围震荡混频电路相连。这样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不至影响外围震荡电路。上顶盖9上带有两根平行的条带,该两根平行的条带作为支架12,如图2所示的支架12;上顶盖9通过紧缩橡皮圈8与测试盒1密封固定时,将上顶盖9带支架的面向下盖合在测试盒1的上口,下顶盖11固定在测试盒1的下口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6安装在测试盒气体腔7中,通过安装在气体腔底部的插针13与安装在下层腔14中的电路相连,插针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保证测试盒上下层的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另外气体腔7则通过两根气体输入输出管3与测试气体相连。气体输入输出塑料管3和上顶盖9通过紧缩橡皮圈4和8来保证气体腔的密封性能。气体从一侧小管输入后进行测试,完毕后再从另外一侧小管输出,另外可以从一侧小管输入清洗气体对装置进行清洗。这样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密封性能好,保证了测试的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传感器测试装置,包括一中间带有隔板的测试盒、上顶盖、下顶盖、声表面波双延迟线、以及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连接的电缆和两个气体输入输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盒下层腔内有电路,该电路通过电缆接头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连接;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安装在测试盒上层气体腔中,通过气体腔的插针将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与装在下层腔中的电路相连,插针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上顶盖与测试盒之间安放一密封橡皮圈,固定在测试盒上;下顶盖则直接装在测试盒下口;测试盒侧壁上开有孔,其孔通过密封橡皮圈安装一气体输入和输出管,该气体输入、输出管的另一端口与测试气体瓶相连通;四个SMA接头连接安装在测试盒下层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传感器测试装置,包括:一中间带有隔板的测试盒、上顶盖、下顶盖、声表面波双延迟线、以及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连接的电缆和两个气体输入输出塑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盒下层腔内有电路,该电路通过电缆接头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连接;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安装在测试盒上层气体腔中,通过气体腔的插针将声表面波延迟线元件与装在下层腔中的电路相连,插针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用胶封死;上顶盖与测试盒之间安放一密封橡皮圈,固定在测试盒上;下顶盖则直接装在测试盒下口;测试盒侧壁上开有孔,其孔通过密封橡皮圈安装一气体输入和输出管,该气体输入、输出管的另一端口与测试气体瓶相连通;四个SMA接头连接安装在测试盒下层腔中的电气连接电路与外围振荡混频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堂王文李顺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