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护坡技术领域;坡体的坡面上设置有护坡架,护坡架为倒“C”形结构设置,护坡架内固定连接有数个连接板,数个连接板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护坡架的侧挡板之间的空腔为种植腔,种植腔内等间距分布设置有数个连接块,左右相邻的两个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种植箱,种植箱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内壁接触设置,种植箱前后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盖设在连接块上,种植箱的底板上开设有数个排水孔,种植箱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营养土层、种植土层;在不挖开土壤的情况下更换花草品种,进而能够避免对土层造成破坏,且能够提高花草品种更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
本技术涉及园林护坡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
技术介绍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广场、街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园林内会种植绿化植物来美观景色,为了避免园林中的坡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及为了提高坡体的美观度,在园林的坡体上一般都会种植上花草,然而目前的花草是直接种植在坡体的土壤中的,这样一来,当需要更换花草品种时,需要将花草逐个从土壤中挖出来,从而会对土层造成破坏,且存在花草品种更换麻烦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在不挖开土壤的情况下更换花草品种,进而能够避免对土层造成破坏,且能够提高花草品种更换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坡体、护坡架、连接板、种植腔、连接块、种植箱,坡体的坡面上设置有护坡架,护坡架为倒“C”形结构设置,护坡架内固定连接有数个连接板,数个连接板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护坡架的侧挡板之间的空腔为种植腔,种植腔内等间距分布设置有数个连接块,左右相邻的两个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种植箱,种植箱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内壁接触设置,种植箱前后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盖设在连接块上,种植箱的底板上开设有数个排水孔,种植箱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营养土层、种植土层。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板以及侧挡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数个支杆,数个支杆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椎体,椎体插设在坡体内的土壤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的种植箱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插设在坡体内的土壤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连接块上开设有与定位杆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杆插设在定位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在不挖开土壤的情况下更换花草品种,进而能够避免对土层造成破坏,且能够提高花草品种更换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坡体1、坡面1-1、护坡架2、侧挡板3、连接板4、种植腔5、连接块6、种植箱7、盖板8、排水孔9、营养土层10、种植土层11、支杆12、椎体13、插杆14、定位杆15、定位槽16、把手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坡体1、护坡架2、连接板4、种植腔5、连接块6、种植箱7,坡体1的坡面1-1上设置有护坡架2,护坡架2为倒“C”形结构设置,护坡架2内浇筑固定有两个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板4之间以及连接板4与护坡架2的侧挡板3之间的空腔为种植腔5,种植腔5内等间距分布设置有四个连接块6,左右相邻的两个连接块6之间设置有钢铁材质制成的种植箱7,种植箱7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6内壁接触设置,种植箱7前后两侧的上端均焊接固定有盖板8,盖板8盖设在连接块6上,盖板8上利用螺丝固定有把手17,通过把手17便于手动将盖板8向上拉动,从而将种植箱7向上拉动,便于更换种植箱7内的植物,盖板8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定位杆15,连接块6上开设有与定位杆15对应的定位槽16,定位杆15插设在定位槽16内,通过定位杆15与定位槽16的插设配合,使种植箱7紧固设置在种植腔5内,提高了种植箱7的稳固性,种植箱7的的底部利用螺丝固定有插杆14,插杆14插设在坡体1内的土壤中,插杆14插设在土壤内,加固了种植箱7的稳固性,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种植箱7的底板上开设有数个排水孔9,种植箱7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营养土层10、种植土层11,连接板4以及侧挡板3的底部均浇筑固定有三个支杆12,三个支杆12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支杆12的底部浇筑固定有椎体13,椎体13插设在坡体1内的土壤中,通过支杆12将护坡架2紧固在土壤上,加固了护坡架2的稳固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在坡体1的坡面1-1上设置有护坡架2,从而对坡面1-1进行栏护操作,避免坡面1-1上的土壤随着雨水冲洗而流失,在连接板4以及侧挡板3底部增设的支杆12,使护坡架2与土壤紧密接触,通过支杆12底部的椎体13,使支杆12更加容易插进土壤中,手动通过盖板8上的把手17将种植箱7放置在种植腔5内,与此同时,定位杆15插设在定位槽16内,插杆14插设在土壤中,从而加固了种植箱7的稳固性,在种植箱7的底部设置的排水孔9,便于雨水透过该排水孔9,流至土壤内,避免种植箱7内累积雨水,从而提高了种植效率,通过在种植箱7内添加营养土层10,便于植物在种植箱7内吸收一定的营养,提高了植物在种植箱7内的存活率,当需要对种植箱7内的植物进行更换品种时,手动拉住盖板8上的把手17,将种植箱7向上拉起,使定位杆15脱离定位槽16,插杆14脱离土壤内,从而使种植箱7脱离种植腔5内,便于更换新的植物进行种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坡面1-1上增加护坡架2,使坡面1-1上的土壤置于护坡架2内,避免雨水将坡面1-1上的土壤冲洗导致流失;2、通过在护坡架2内设置种植腔5,使植物种植整齐有序,提高了植物的视觉观赏度;3、通过将将种植箱7手动放置,便于进行更换种植新的植物。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坡体(1)、护坡架(2)、连接板(4)、种植腔(5)、连接块(6)、种植箱(7),坡体(1)的坡面(1-1)上设置有护坡架(2),护坡架(2)为倒“C”形结构设置,护坡架(2)内固定连接有数个连接板(4),数个连接板(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板(4)之间以及连接板(4)与护坡架(2)的侧挡板(3)之间的空腔为种植腔(5),种植腔(5)内等间距分布设置有数个连接块(6),左右相邻的两个连接块(6)之间设置有种植箱(7),种植箱(7)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6)内壁接触设置,种植箱(7)前后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8),盖板(8)盖设在连接块(6)上,种植箱(7)的底板上开设有数个排水孔(9),种植箱(7)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营养土层(10)、种植土层(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保护用花草护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坡体(1)、护坡架(2)、连接板(4)、种植腔(5)、连接块(6)、种植箱(7),坡体(1)的坡面(1-1)上设置有护坡架(2),护坡架(2)为倒“C”形结构设置,护坡架(2)内固定连接有数个连接板(4),数个连接板(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板(4)之间以及连接板(4)与护坡架(2)的侧挡板(3)之间的空腔为种植腔(5),种植腔(5)内等间距分布设置有数个连接块(6),左右相邻的两个连接块(6)之间设置有种植箱(7),种植箱(7)的前后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块(6)内壁接触设置,种植箱(7)前后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盖板(8),盖板(8)盖设在连接块(6)上,种植箱(7)的底板上开设有数个排水孔(9),种植箱(7)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营养土层(10)、种植土层(1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刘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