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君专利>正文

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17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U形毛细管粘度测量仪涉及的是一种液体表现粘度测量仪。结构具有毛细管、电磁阀、连接管道,其特征是毛细管结构为U形,由左右两小室和连通其间的毛细管组成,管路部分还装有蠕动泵、压力传感器。左小室上端有一出口由三通管接通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通过连接管道与蠕动泵相连。右小室有三个出口分别接通三个电磁阀,经电磁阀分别连通进样或排样管,冲洗管道、蠕动泵对右小室内抽排气管道。(*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涉及的是一种液体表观粘度测量仪。目前,液体表观粘度测量仪,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毛细管式粘度仪,另一种是旋转式粘度仪,旋转式粘度仪造价较高操作复杂,且不易清洗,难以普及。所以国内大都用的是毛细管式粘度计,而一般的毛细管式粘度计结构较简单,测量数据可比性差,测量结果为比粘度,不符合国际检测规范而逐渐被淘汰,而近年出现的换代产品L型表观粘度仪在理论上较严格的对表观粘度作直接的测量,但在仪器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性能结构运行不稳定,且样品排吸清洗不能自动化。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液体表观粘度测量仪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具有由左、右两个小室和连通其间的毛细管组成U型毛细管部分,由电磁阀、蠕动泵、连接管构成管路部分,吸样、测量、排样及清洗全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准确,测量效率高。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粘度测量仪由U型毛细管部分,管路部分构成。毛细管结构为为U型,由左右两个小室和连通其间的毛细管组成。管路部分由蠕动泵,连接管道、三通、电磁阀、压力传感器构成。左小室底部与右小室底部由毛细管连通,左小室上端有一出口由三通管接通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电磁阀通过连接管道与蠕动泵相连,右小室有三个出口分别接通三个电磁阀,电磁阀通过管道分别接通进样或排样管道、冲洗管道,由蠕动泵对右小室内抽排气管道。这种结构及出口构形是为了便于自动控制液体流动而设计的,其中连通左、右小室其间的毛细管是测量的关键部位要求较严格,它的几何参数要保征有尽可能小的动能修正量和未端效益,以便动能修正项可以忽略,同时保证层流条件。管路部分可由控制部分自动地进行抽样,测量、排样或冲洗等工作。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不同于其它类型的粘度计,其特点是由U型毛细管构成的测试体,可以通过温控及显示功能,计算机控制蠕动泵正反转和电磁阀的开闭,使样品在U型毛细管中经历流速缓慢变化的流动,通过对系统中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检测来求得同切变率下样品的表观粘度。吸样测量、排样及清洗全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准确,测量效率高,能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化工、食品等领域,测量血液、饮料、油料等液体表观粘度。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结构示意图。图2是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蠕动泵结构示意图。图3是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蠕动泵结构俯视图。参照附图1、2、3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结构主要结构由U型毛细管部分、管路部分构成。毛细管结构为U型,具有左小室(6)、右小室(8),毛细管(7)连通其间。管路部分由蠕动泵(10)、连接管道、三通管、电磁阀(1)、(2)、(3)、(4)、(5)以及压力传感器(9)构成。连接管道可采用硅胶管。蠕动泵具有泵轮,由滚轴(18)、滚轴夹板(17)构成,泵轮连接在电机(11)轴上,电机为低速双向可逆电机,泵轮测面装有缓冲机构具有缓冲压板(15),缓冲压板上穿装有导向轴(14),采用固定板固定导向轴(14),缓冲弹簧(13)套装在导向轴(14)上,硅胶管(16)装置在泵轮与缓冲压板(15)之间,低速双向可逆电机可以正反转带动带有滚轴的泵轮转动,压挤装在缓冲压板(15)与泵轮之间的硅胶管(16),泵轮转动时可使空气抽进排出,从而进行吸样或排样。可采用控制蠕动泵(10)自动将样品注入右小室,对右小室(8)加压,样品通过毛细管(7)注入左面小室(6),左面小室的液面上部密封空气被压缩。右小室(8)通大气,样品在驱动压力的作用下回流到右小室(8),玻璃毛细管(7)中切变率由高到低连续变化,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9)检测出压力时间变化值经A/D转换、数据送入计算机处理。由计算机算出不同切变率下表观粘度值,并打印结果和绘出切变率一粘度关系曲线。参照附图1,右小室(8)有三个出口分别接通三个电磁阀(1)、(2)、(3),分别连通经电磁阀(1)连通管道为进样或排样管,经电磁阀(2)连通管道为冲冼管道,经电磁阀(3)连通管道是由蠕动泵(10)对右小室(8)内抽排气管道,在左小室(6)上端有一出口由三通管通过硅胶管接通压力传感器(9)、电磁阀(4)、(5)、(3)以及蠕动泵(10),这结构及出口构形是为了便于自动控制液体而设计的,其中连通左、右小室其间的毛细管(7)是测量关键部位,左、右小室及毛细管可以采用玻璃制品。权利要求1.一种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具有毛细管、电磁阀、连接管道,其特征是毛细管结构为U型,由左右两小室和连通其间的毛细管组成,管路部分还装有蠕动泵、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其特征是左小室上端有一出口由三通管接通,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通过连接管道与蠕动泵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其特征是右小室有三个出口分别接通三个电磁阀,经电磁阀分别连通进样或排样管、冲洗管道、蠕动泵对右小室内抽排气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其特征是蠕动泵具有泵轮,由滚轴、滚轴夹板构成,泵轮连接在电机轴上,泵轮侧面装有缓冲机构,具有缓冲压板,缓冲压板上穿装有导向轴,采用固定板固定导向轴,缓冲弹簧套装在导向轴上,硅胶管装置在泵轮与缓冲压板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U形毛细管粘度测量仪涉及的是一种液体表现粘度测量仪。结构具有毛细管、电磁阀、连接管道,其特征是毛细管结构为U形,由左右两小室和连通其间的毛细管组成,管路部分还装有蠕动泵、压力传感器。左小室上端有一出口由三通管接通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阀,通过连接管道与蠕动泵相连。右小室有三个出口分别接通三个电磁阀,经电磁阀分别连通进样或排样管,冲洗管道、蠕动泵对右小室内抽排气管道。文档编号G01N11/00GK2273858SQ96231470公开日1998年2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兴君, 李伟, 姜立文, 许先崇 申请人:刘兴君, 李伟, 姜立文, 许先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毛细管粘度测量仪,具有毛细管、电磁阀、连接管道,其特征是毛细管结构为U型,由左右两小室和连通其间的毛细管组成,管路部分还装有蠕动泵、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君李伟姜立文许先崇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君李伟姜立文许先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