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且位于甘蔗切割装置的后方,用于捡起切断后的甘蔗并向后输送,输送装置包括:架体,其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架体内设置有前后导向的输送通道;至少一组输送滚筒组,所有的输送滚筒组自前至后间隔的安装于输送通道内,每组输送滚筒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输送滚筒,每个输送滚筒沿其轴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拨板,且每个拨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耙杆;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架体上,用于驱动每组输送滚筒组的两个输送滚筒相向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能够过滤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等杂物,减少甘蔗的杂质,提高制糖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输送装置设置于切割装置的后方,用于捡拾经过切割装置切断后的甘蔗并向后输送给剥叶装置进行剥叶。输送和剥叶均采用卧进卧出的原理,即切割装置将甘蔗的根部切断后,经过压蔗机构的压倒倾斜,以使切断后的甘蔗自前至后向下倾斜,通过输送装置内输送滚筒的滚动带动拨板转动拨动甘蔗,以将甘蔗的根部横着接近水平的拨送至甘蔗收割机内,即卧进,从而便于后续剥叶或切段的工作的进行,完成剥叶或切段的后续工作后,甘蔗水平从机器后面移出机器,即卧出。甘蔗切断过程中,由于是入土切割,在输送装置捡拾甘蔗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泥土和碎甘蔗叶,还有杂草等杂物随甘蔗一起进入机器中,当甘蔗从机器移出时,杂质多,影响制糖质量。现有的输送装置的拨板采用整板式结构,拨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弧形槽,增大拨板与甘蔗之间的摩擦力,以捡起切断后的甘蔗并往后输送,但弧线形的拨板无法过滤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等杂物。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从而克服现有输送装置的弧线形的拨板无法过滤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等杂物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且位于甘蔗切割装置的后方,用于捡起切断后的甘蔗并向后输送,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架体,其安装于所述甘蔗收割机上,该架体内设置有前后导向的输送通道;至少一组输送滚筒组,所有的该输送滚筒组自前至后间隔的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每组该输送滚筒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输送滚筒,每个所述输送滚筒沿其轴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拨板,且每个所述拨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耙杆;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用于驱动每组所述输送滚筒组的两个所述输送滚筒相向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输送滚筒的上设置有4~6个所述拨板,且每个所述输送滚筒组的两个所述输送滚筒上的所述拨板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耙杆呈条形状,且每个所述耙杆的宽度从与相应的所述输送滚筒连接的一端向外端逐渐减小或相等。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耙杆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拨板和每个所述耙杆均由橡胶材料和/或尼龙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每组输送滚筒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输送滚筒,每个输送滚筒沿其轴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拨板,且每个拨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耙杆,通过两个上下对应的输送滚筒的相向转动,驱动相应的拨板转动,带动其上的耙杆转动耙蔗,把前方切割装置切断后的甘蔗的根部耙进甘蔗收割机中,并通过输送滚筒的不断转动将甘蔗向后输送,便于进行后续的切段和剥叶工作,因为每个拨板的相邻两个耙杆之间设置有间隙,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可通过耙杆之间的间隙排出甘蔗收割机外,以过滤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等杂物,减少甘蔗的杂质,提高制糖质量。2.本技术的每个耙杆呈条形状,且每个耙杆的宽度从与相应的输送滚筒连接的一端向外端逐渐减小,即相邻两个耙杆之间的间隙呈开口朝外的V形状分布,以适用于直径大小不同的甘蔗,从而使直径大小不同的甘蔗均能够卡进该间隙中;且每个耙杆的左右两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弧形槽,以提高耙杆与甘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甘蔗能够稳稳的卡在相邻两个耙杆之间,并通过输送滚筒的转动将甘蔗往后输送。3.本技术的每个拨板和每个耙杆均由橡胶材料和/或尼龙材料制成,以使拨板和耙杆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其刮伤甘蔗,降低甘蔗的损伤率,当甘蔗的直径较小时,该甘蔗能够卡进两个耙杆之间的间隙,以进行输送;当甘蔗的直径较大时,该甘蔗挤压并撑开两个相邻的耙杆,增大相邻两个耙杆之间的间隙,以使该间隙能够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甘蔗,或者,将其中一个耙杆向外压弯,以使与该耙杆左右相邻的耙杆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间隙,进一步提高该输送装置的适用性,且能够避免拨板和耙杆被甘蔗压坏,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左视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装置,2-拨板,3-输送滚筒,4-耙杆,5-架体,6-输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和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输送装置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且位于甘蔗切割装置的后方,用于捡起切断后的甘蔗并向后输送,该输送装置包括架体5、至少一组输送滚筒组以及驱动装置1。参考图1和图2,架体5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且架体5内设置有前后导向的输送通道6,用于向后输送甘蔗,将甘蔗输送至甘蔗收割机内,以进行后续的切段或剥叶工作。当输送滚筒组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的输送滚筒组自前至后间隔的安装于输送通道6内,且每组输送滚筒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输送滚筒3,每个输送滚筒3沿其轴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拨板2,且每个拨板2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耙杆4,其中,拨板2和若干个把杆4可一体成型,也可分开设置,即每个把杆4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拨板2上;驱动装置1安装于架体5上,用于驱动每组输送滚筒组的两个输送滚筒3相向转动,以将甘蔗通过上下两个输送滚筒3之间的输送间隙向后输送。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1驱动两个上下对应的输送滚筒3的相向转动,从而驱动相应的拨板2转动,带动其上的耙杆4转动耙蔗,把前方切割装置切断后的甘蔗的根部耙进甘蔗收割机中,并通过输送滚筒3的不断转动将甘蔗向后输送,便于进行后续的切段和剥叶工作,因为每个拨板2的相邻两个耙杆4之间设置有间隙,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可通过耙杆4之间的间隙排出甘蔗收割机外,以过滤甘蔗上的泥土和碎叶等杂物,减少甘蔗的杂质,提高制糖质量。继续参考图1和图2,优选地,每个输送滚筒3的上设置有4~6个拨板2,且每个输送滚筒组的两个输送滚筒3上的拨板2一一对应设置,以使上下两个对应的拨板2之间能够夹取甘蔗,并通过转动将甘蔗向后输送。继续参考图1和图2,优选地,每个耙杆4呈条形状,且每个耙杆4的宽度从与相应的输送滚筒3连接的一端向外端逐渐减小或相等,即相邻两个耙杆4之间的间隙呈开口朝外的V形状分布,以适用于直径大小不同的甘蔗,从而使直径大小不同的甘蔗均能够卡进该间隙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2,优选地,每个耙杆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且位于甘蔗切割装置的后方,用于捡起切断后的甘蔗并向后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n架体,其安装于所述甘蔗收割机上,该架体内设置有前后导向的输送通道;/n至少一组输送滚筒组,所有的该输送滚筒组自前至后间隔的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每组该输送滚筒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输送滚筒,每个所述输送滚筒沿其轴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拨板,且每个所述拨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耙杆;/n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用于驱动每组所述输送滚筒组的两个所述输送滚筒相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收割机的甘蔗捡拾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甘蔗收割机上且位于甘蔗切割装置的后方,用于捡起切断后的甘蔗并向后输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架体,其安装于所述甘蔗收割机上,该架体内设置有前后导向的输送通道;
至少一组输送滚筒组,所有的该输送滚筒组自前至后间隔的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每组该输送滚筒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输送滚筒,每个所述输送滚筒沿其轴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拨板,且每个所述拨板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耙杆;
驱动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用于驱动每组所述输送滚筒组的两个所述输送滚筒相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的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成柱,袁紫运,陈凤婕,隆小柱,韦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钛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