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工业或电力上常见的电器,如继电器、保护装置一般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的电气保护外壳将电子元件或者电路板等器件封装在其内部,实现对电气结构的保护。但是传统的电气保护外壳一旦制造成型,其结构即定型,一般无法进行灵活更改。此类保护外壳对于封装其内部的电子电路而言是配套化设计制造,并一一对应。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只能等待电子电路部分设计确定后,或者等待产品制造完成后,或者等待产品确定尺寸后才能配合制造生产,或者在生产后再进行电子电路部分的设计制造,使得两者的制造和使用互相受到制约而无法提高产量和质量。而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当电路功能扩展时,就需要重新设计壳体和重新开模,这么做周期长、投入大,难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主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端子架、后端子架、面板和底板,所述前端子架和所述后端子架上设有接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一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上设有第一侧边连接部、第一内面连接部、第一侧边连接槽和第一内面连接槽,所述底部组件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设有一第一侧边连接部和一第一侧边连接槽,第一内面连接部和第一内面连接槽均位于所述底部组件的内表面,第一侧边连接槽位于第一侧边连接部的左侧,第一内面连接槽位于第一内面连接部的左侧,且两者为一一对应结构,第一侧边连接部和第一内面连接部向右伸出,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与第一侧边连接部配合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端子架、后端子架、面板和底板,所述前端子架和所述后端子架上设有接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一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上设有第一侧边连接部、第一内面连接部、第一侧边连接槽和第一内面连接槽,所述底部组件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设有一第一侧边连接部和一第一侧边连接槽,第一内面连接部和第一内面连接槽均位于所述底部组件的内表面,第一侧边连接槽位于第一侧边连接部的左侧,第一内面连接槽位于第一内面连接部的左侧,且两者为一一对应结构,第一侧边连接部和第一内面连接部向右伸出,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与第一侧边连接部配合的第二侧边连接槽和与第一内面连接部配合的第二内面连接槽,所述左侧板上设有与第一侧边连接槽配合的第二侧边连接部和与第一内面连接槽配合的第二内面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边连接部、第二侧边连接部上均设有倒钩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内面连接部的下表面和第二内面连接部的下表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右侧板上位于第二内面连接槽的左侧设有与第一内面连接部的下表面的凹槽配合的倒钩结构,所述底部组件上位于第一内面连接部的左侧设有与第二内面连接部配合的倒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部扩展的电气保护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底部组件,且相邻的所述底部组件通过位于左侧的所述底部组件上的第一侧边连接部和第一内面连接部与位于右侧的所述底部组件上的第一侧边连接槽和第一内面连接槽相互插接;
位于最左侧的所述底部组件通过其上的第一侧边连接槽和第一内面连接槽与所述左侧板的第二侧边连接部和第二内面连接部插接;
位于最右侧的所述底部组件通过其上的第一侧边连接部和第一内面连接部与所述右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陇林,杨红艳,苏国俊,畅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悍客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