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及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100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1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及加热系统,所述多线圈加热模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至少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两组半桥驱动开关,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并与电源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控制模块,与所述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用于单独驱动每一所述半桥驱动开关进行开关状态切换;以及谐振电容,与每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以构成谐振电路。其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形成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与所述谐振电容连接。上述方案能够实现总功率受限情况下对各个独立线圈的功率灵活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及加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加工和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及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基于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案广泛应用于各个热加工领域,具有安全、加热效率高等特点。现如今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案的加热设备,通常是通过在待加热器具下方安置一个电磁感应线圈,以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对待加热器具进行加热。如果需要使用多个电磁感应线圈进行加热,需要配套对应数量的控制模块才可以实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火锅店里使用到的电磁感应炉具数量较多,每个炉具均单独配置有控制模块,但是因为每个店铺的线路条件不同,用于经营的总功率是固定的,若使用的炉具较多容易出现线路过载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及加热系统,可以实现总功率受限情况下,按照需求灵活分配各个电磁感应线圈的感应输出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至少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两组半桥驱动开关,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并与电源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控制模块,与所述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用于单独驱动每一所述半桥驱动开关进行开关状态切换;以及谐振电容,与每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以构成谐振电路。其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形成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与所述谐振电容连接。可选的,所述电源端包括正电源端以及负电源端;所述谐振电容连接到所述公共端与负电源端之间,和/或连接到所述公共端与正电源端之间。可选的,所述半桥驱动开关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开关以及第二半桥驱动开关,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可单独驱动的第一驱动端与第二驱动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驱动端与第一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驱动端与第二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开关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开关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并通过所述谐振电容接地。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同。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开关的驱动端之间具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与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公共端具有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开关的驱动端之间具有第三接线端。可选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还包括第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半桥驱动开关还包括第三半桥驱动开关,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可单独驱动的第三驱动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驱动端与第三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半桥驱动开关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感应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第二电磁感应线圈之间的公共端连接并通过所述谐振电容接地。可选的,所述半桥驱动开关包括IGBT、MOS管、双极型三极管、可控硅或者晶闸管。可选的,每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电感值范围为20μH-200μH。可选的,所述谐振电容的电容值范围为0.2μF-2μF。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多线圈加热模组,所述多线圈加热模组为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线圈加热模组。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线圈加热模组及加热系统,其具有至少两个电磁感应线圈,利用同一加热控制电路来实现对不同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状态进行单独控制,以实现总功率受限情况下,按照需求灵活分配各个电磁感应线圈的感应输出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线圈加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控制电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控制电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线圈加热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控制电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线圈加热模组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线圈加热模组的第一结构。如图1所示,该多线圈加热模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1以及加热控制电路2,该加热控制电路2包括两组半桥驱动开关、控制模块22以及谐振电容23。该电磁感应线圈1包括至少两个电磁感应线圈,该电磁感应线圈沿着同一走向缠绕设置。具体的,该电磁感应线圈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加热装置上,也可以设置在同一加热装置的不同位置。具体的,该两个电磁感应线圈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1a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1b,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加热面板上。例如,可以放置在两个不同的炉具上。其中,该电磁感应线圈1之间形成一公共端O,该公共端O可以通过导线将两个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如此可以使得两个电磁感应线圈通过公共端O与同一加热控制电路2连接,解决了传统加热装置中每一电磁感应线圈1均需要对应有加热控制电路2所造成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在一实施例中,该电磁感应线圈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该半桥驱动开关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开关21a以及第二半桥驱动开关21b。该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与第一半桥驱动开关21a的驱动端之间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通过第一接线端与第一半桥驱动开关21a连接;该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与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的公共端O具有第二接线端,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与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的公共端O通过第二接线端与谐振电容23连接;该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与第二半桥驱动开关21b的驱动端之间具有第三接线端,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通过第三接线端与第二半桥驱动开关21b的驱动端连接。请结合图2,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的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电磁感应线圈1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该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可以环绕在不同的长条形结构上,并在该第一电磁感应线圈AO与第二电磁感应线圈BO的公共端O处连接。可以理解的,该电磁感应线圈除了如图1-2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凹形线圈等其他常用的线圈结构,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在一实施例中,每一电磁感应线圈的电感值范围为20μH-200μH,以确保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效果。可以理解的,该电磁感应线圈的具体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选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该半桥驱动开关,与两个电磁感应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至少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n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n至少两组半桥驱动开关,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并与电源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n控制模块,与所述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用于单独驱动每一所述半桥驱动开关进行开关状态切换;以及/n谐振电容,与每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以构成谐振电路;/n其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形成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与所述谐振电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圈加热模组,包括电磁感应线圈以及加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至少包括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第二电磁感应线圈;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
至少两组半桥驱动开关,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并与电源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
控制模块,与所述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用于单独驱动每一所述半桥驱动开关进行开关状态切换;以及
谐振电容,与每一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以构成谐振电路;
其中,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之间形成一公共端,所述公共端与所述谐振电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圈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端包括正电源端以及负电源端;
所述谐振电容连接到所述公共端与负电源端之间,和/或连接到所述公共端与正电源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线圈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桥驱动开关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开关以及第二半桥驱动开关,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可单独驱动的第一驱动端与第二驱动端;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驱动端与第一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驱动端与第二半桥驱动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开关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开关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感应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并通过所述谐振电容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线圈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庚赖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