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伏发电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4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伏发电芯片。包括上绝缘导热基板、下绝缘导热基板、N型和P型半导体粒子,上、下绝缘导热基板的内侧板面上刻蚀有蚀刻电路,蚀刻电路可以为串联或混联,上、下绝缘导热基板的蚀刻电路上设有导流片,N型半导体粒子和P型半导体粒子沿蚀刻电路交替设置,N型半导体粒子和P型半导体粒子的两端与两侧导流片焊接,下绝缘导热基板上设有两个突出结构,两个突出结构上分别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解决了现有热伏发电芯片连接时导线相互缠绕并占据大量设备空间的问题,大幅度减少了热伏发电芯片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而且还有利于扩大热伏发电的规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热伏发电规模化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伏发电芯片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伏发电芯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伏发电芯片通常是规则形状的,如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连接P/N半导体粒子的电路镶嵌在两块绝缘导热基板内。实际使用热伏发电芯片时需要采用焊接导线或焊接电极的方式将正负极引出,电极通常为金属片。这种热伏发电芯片的连接方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1)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进行导线的焊接;(2)焊接的导线不够牢固,容易脱落,容易造成大量的芯片的浪费甚至造成由多个热伏发电芯片组成的整个热伏发电系统出现故障;(3)在大量热伏发电芯片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大量的导线容易缠绕在一起,不方便连接;(4)导线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得热伏发电技术不容易实现规模化;(5)不容易实现自动化组装。同时现有的半导体发电芯片缺乏用于大规模发电的设计,如中国专利201320123155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实现汽车尾气能量吸收,该专利及其类似专利只是利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小范围的应用设计,存在发电效率低,无法大规模连接并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伏发电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绝缘导热基板(1)、下绝缘导热基板(2)、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所述上绝缘导热基板(1)和下绝缘导热基板(2)的内侧板面上均刻蚀有对应的蚀刻电路(3),所述上绝缘导热基板(1)和下绝缘导热基板(2)的蚀刻电路(3)上均间断设置有导流片(4),所述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沿蚀刻电路(3)交替设置,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一个导流片(4)上,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另外两个导流片(4)上,所述下绝缘导热基板(2)上设置有第一导热基板突出结构(7)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伏发电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绝缘导热基板(1)、下绝缘导热基板(2)、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所述上绝缘导热基板(1)和下绝缘导热基板(2)的内侧板面上均刻蚀有对应的蚀刻电路(3),所述上绝缘导热基板(1)和下绝缘导热基板(2)的蚀刻电路(3)上均间断设置有导流片(4),所述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沿蚀刻电路(3)交替设置,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一个导流片(4)上,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另外两个导流片(4)上,所述下绝缘导热基板(2)上设置有第一导热基板突出结构(7)和第二导热基板突出结构(8),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突出结构(7)上设置有正电极(9),所述第二导热基板突出结构(8)上设置有负电极(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伏发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基板突出结构(7)和第二导热基板突出结构(8)设置在下绝缘导热基板(2)的同一侧边,所述蚀刻电路(3)设置为串联电路,通过导流片(4)将N型半导体粒子(5)和P型半导体粒子(6)连接,构成串联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伏发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文朱昱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芷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