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897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包括水源、热伏发电单元和燃气发电机组,第一水源的水流入热伏发电单元,经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导热板后,从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出口流出,通过第一三通阀到第一水管,实现冷水循环;第二水源通过温控器将水温控制在80℃以下,流入气缸冷却水通道对气缸降温,换热后水从缸套水出水口流出,经第三水管流入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导热板,从第四水管流出,完成热水循环,冷水热水循环在热伏发电单元芯片层两侧形成温差,实现热伏发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缸套水的冷却用途,而且可用于发电和供暖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改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具有换热功能的热伏发电系统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瓦斯发电是以目前成熟的内燃机技术为基础,对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等系统加以改造,以瓦斯气为燃料,以内燃机为原动机,将瓦斯气中蕴含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进而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冷却系统的功能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缸套冷却水能够减少主机缸套的磨损,减少热应力。燃气内燃发动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缸套水,高温缸套水蕴藏有大量的热能,如果不能加以利用,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目前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对高温缸套水进行换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板式换热器的成本比较高、复杂环境下需要经常清洗等。中国专利CN201820220759.4中对缸套水利用有机朗肯循环进行余热发电,但是利用该高温缸套水的换热系统,结构复杂,本身制作成本非常高。热伏发电也称之为半导体发电或者温差发电。热伏发电技术是基于Seebeck(塞贝克)效应通过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热伏发电单元(6)和燃气发电机组(15),所述水源包括第一水源(1-1)和第二水源(1-2),所述热伏发电单元(6)上设置有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入口(11)、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出口(12)、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入口(13)和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出口(14),所述燃气发电机组(15)包括气缸(16)和发电机(20),所述发电机(20)通过活塞装置(21)与气缸(16)联接,所述气缸(16)外侧设置有缸套(17),所述缸套(17)与气缸(16)之间设置有气缸冷却水通道(18),所述气缸(16)上设置有进气口(26)和排气口(27),所述进气口(26)连接有供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热伏发电单元(6)和燃气发电机组(15),所述水源包括第一水源(1-1)和第二水源(1-2),所述热伏发电单元(6)上设置有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入口(11)、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出口(12)、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入口(13)和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出口(14),所述燃气发电机组(15)包括气缸(16)和发电机(20),所述发电机(20)通过活塞装置(21)与气缸(16)联接,所述气缸(16)外侧设置有缸套(17),所述缸套(17)与气缸(16)之间设置有气缸冷却水通道(18),所述气缸(16)上设置有进气口(26)和排气口(27),所述进气口(26)连接有供气装置(30),所述气缸(16)内设置有点火塞(19),所述气缸冷却水通道(18)连接有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所述进水管(22)和出水管(23)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缸套水入水口(24)和缸套水出水口(25),所述第一水源(1-1)连接有第一三通阀门(2-1),所述第一三通阀门(2-1)通过第一水管(7)与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入口(13)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门(2-1)通过第二水管(8)与热伏发电单元冷端出口(14)连通,所述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入口(11)通过第三水管(9)与缸套水出水口(25)连通,所述热伏发电单元热端出口(12)通过第四水管(10)与缸套水入水口(24)连通,所述第四水管(10)上设置有第二三通阀门(2-2),所述第二水源(1-2)与第二三通阀门(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换热的热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7)上设置有阀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芷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