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93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液压泵(5),驱动滚筒运动的液压马达(29),加力油缸(23),钢丝绳张紧油缸(22),高低速转换油缸(20)及液压控制阀组成,液压泵(5)吸油口与油箱(1)相通,排油口通过单向阀(13)与减压阀(15)、调速阀(16)、电液换向阀(17)和多个电磁换向阀(18)相通,电液换向阀(17)与液压马达(29)回路相通,并经梭阀(27)与制动油缸(28)相通;多个电磁换向阀(18)分别连通加力油缸(23)、钢丝绳张紧油缸(22)、高低速转换油缸(20),连通加力油缸(23)和钢丝绳张紧油缸(22)的回路上均设有双向液压锁(19);液压马达(29)回路上设有制动油缸(28),液压泵(5)的排油口处设有主溢流阀(9)和远程调压阀(10);液压油箱(1)中设有吸油过滤器(4)、回油过滤器(14)、空气过滤器(11)、温度计和液位计,液压马达(29)和各油缸的工作回油均通过回油过滤器(14)返回油箱(1)。(*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最适用于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的控制。二
技术介绍
在对钢丝绳与衬垫进行摩擦实验时,要求钢丝绳与衬垫间的相对滑动速度、接触比压等的变化范围大,最大相对滑动速度和最大接触比压也比较高,两者连续对摩试验的时间要求比较长;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机构多,如钢丝绳张紧机构、加力机构、滚筒驱动机构、滚筒制动机构、高低速传动的转换机构等的控制,完全靠手动控制比较麻烦,且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控制系统。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控、使用快捷方便,可靠性高、操作与维护方便的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控制滚筒运动的液压马达,滚筒加力油缸,钢丝绳张紧油缸,高低速转换油缸及液压控制阀等组成,液压泵吸油口与油箱相通,排油口通过单向阀与减压阀、调速阀、电液换向阀和多个电磁换向阀相通,电液换向阀与液压马达回路相通,并经梭阀与制动油缸相通;多个电磁换向阀分别连通加力油缸、钢丝绳张紧油缸、高低速转换油缸,连通加力油缸和钢丝绳张紧油缸的回路上均设有双向液压锁;液压马达回路上设有制动油缸,液压泵的排油口处设有主溢流阀和远程调压阀;液压油箱中设有吸油过滤器、回油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温度计和液位计,液压马达和各油缸的工作回油均通过回油过滤器返回油箱;液压控制阀主要包括主溢流阀、单向阀、电液压换向阀、电磁换向阀、双向液压锁、减压阀、调速阀和溢流阀;液压泵设有两台,分别由各自的电动机驱动,两台液压泵均为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两台液压泵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球阀和压力传感器;主溢流阀为通电加载型电磁溢流阀,分别装设在两台液压泵的排油口处,并且都装有各自的远程调压阀;加力油缸和张紧油缸的回路中分别装设有蓄能器和溢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液压驱动与控制的方式对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进行控制,可对钢丝绳与衬垫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接触比压等进行大范围的调节与控制,控制参数精度高,并且实验机运行平稳、工作安全可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四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图。图中1-油箱,2-压力表,3-压力表开关,4-吸油过滤器,5-液压泵,6-联轴器,7-联轴器,8-电动机,9-主溢流阀,10-远程调压阀11-空气过滤器,12-油温表,13-单向阀,14-回油过滤器,15-减压阀,16-调速阀,17-电液换向阀,18-电磁换向阀,19-双向液压锁,20-高低速转换油缸,21-溢流阀,22-张紧油缸,23-加力油缸,24-压力继电器,25-蓄能器,26-压力传感器,27-梭阀,28-制动油缸,29-液压马达,30-球阀,31-压力传感器。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它主要由液压泵5、液压马达29、加力油缸23、张紧油缸22、高低速转换油缸20及各种控制阀等组成。液压控制阀主要包括主溢流阀9、单向阀13、电液压换向阀17、电磁换向阀18、双向液压锁19、减压阀15、调速阀16和溢流阀21。液压泵5设有两台,分别由联轴器6与各自的驱动电动机8相连,两台液压泵5均为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可单台运行或两台同时运行并变量,以满足液压马达29大范围的旋速变化要求。液压马达29经减速器或高速传动轴直接驱动钢丝绳滚筒,加力油缸23为双作用液压缸,用于为钢丝绳与衬垫提供压力。张紧油缸22为双作用液压缸,用以为钢丝绳提供合适的张紧力。高低速转换油缸20也为双作用液压缸,用它来实现用高速传动轴传递液压马达动力与用减速器传递液压马达动力两种方式之间的转换。两个主溢流阀9为通电加载型电磁溢流阀,分别装设在两台液压泵的排油口处,并且都装有各自的远程调压阀10,在两台液压泵5的出油管路上的单向阀13之后装有一个旁路调速阀16;两台液压泵5的出油管路上均装设有单向13,并且在一台液压泵的出油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球阀30;在液压马达29的回路中设置有电液压换向阀17、梭阀27。高低速转换油缸20,张紧油缸22和加力油缸23三个液压油缸的回路连通减压阀15,张紧油缸22和加力油缸23与电磁换向阀18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装有双向液压锁19,加力油缸23和张紧油缸22的回路中还分别装设有蓄能器25和溢流阀21。液压油箱1中装有吸油过滤器4、回油过滤器14、空气过滤器11、温度计和液位计等。工作过程当要求钢丝绳与衬垫以最大相对滑动速度进行摩擦实验时,将球阀30打开,启动两台电动机8,同时驱动两台液压泵5,将两台液压泵的排量都调到最小,将减压阀15和溢流阀21调到合适的程度;使主溢流阀9的电磁阀得电,使其加载,然后分别操作三个电磁换向阀18,使液压缸20回缩到底,实现由高速传动轴来传递动力;使张紧油缸22外伸将钢丝绳张紧;加力油缸23外伸为钢丝绳与衬垫提供压紧力。对三个电磁换向阀18操作完毕,其阀芯回到中位后,加力油缸23和张紧油缸22均由双向液压锁19锁住,并且,加力油缸中的油压力由蓄能器25来保持。之后,将两台液压泵5的排量都调到最大,操作电液压换向阀17使其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铁得电时,液压马达29向相应的方向旋转,同时将压力油通过梭阀27引入制动油缸28内,将马达制动解除。当电磁阀的另一端电磁铁得电时,液压马达29则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当电磁阀两端电磁铁都不得电时,其阀芯回到中位,其液动阀也回到中位,这时液压马达29的两油口相互连通并与油箱相通,并把制油缸28中的压力油经梭阀27引入油箱,制动器将液压马达制动住。当出现钢丝绳卡住等原因使系统压力高到一定程度时,主溢流阀9开启,对系统起到安全保护使用。通过对调速阀15进行适当调控,可确保液压马达运行平稳。根据钢丝绳与衬垫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要求,可只启动一台电动机和液压泵,这时单向阀13可防止压力油倒流进未使用的液压泵中。将球阀30关闭,可使左边的液压泵系统独立出来,并且可作为一个供其它系统使用的油源。液压泵出口处油压力可由压力传感器31检测得到,加力油缸中的油压力可通过传感器26测得;系统的最大安全压力可由主溢流阀9调定,也可通过远程调压力阀10调定;吸油过滤器可对液压泵进行防污染保护,系统回油经回油过滤器14过滤,以确保系统中液压油的干净性。权利要求1.钢丝绳与衬垫高速摩擦实验机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液压泵(5),驱动滚筒运动的液压马达(29),加力油缸(23),钢丝绳张紧油缸(22),高低速转换油缸(20)及液压控制阀组成,液压泵(5)吸油口与油箱(1)相通,排油口通过单向阀(13)与减压阀(15)、调速阀(16)、电液换向阀(17)和多个电磁换向阀(18)相通,电液换向阀(17)与液压马达(29)回路相通,并经梭阀(27)与制动油缸(28)相通;多个电磁换向阀(18)分别连通加力油缸(23)、钢丝绳张紧油缸(22)、高低速转换油缸(20),连通加力油缸(23)和钢丝绳张紧油缸(22)的回路上均设有双向液压锁(19);液压马达(29)回路上设有制动油缸(28),液压泵(5)的排油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真才陈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