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圆形工件周向探伤的斜探头,特别涉及一种铁道车轮及轮箍探伤的斜探头。目前,对于圆形工件进行周向探伤所用的斜探头多采用单晶片或双晶片,无底波产生,超声波在工件外壁和内壁之间做“v”型运动,往复中声损大,探测范围小需要将探头移动一周,特别是对于火车车头的车轮的探伤,由于有闸瓦遮挡,需动车3—10次,费时费力、不安全,漏检、误判的机率也很大,严重影响了铁路的运输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周向探伤专用斜探头,其具有多晶片、多角度、带底波的斜探头,依靠工件的外壁对超声波进行折射,声损小,使之在探伤过程中,减少探头的移动范围,只需在一小段距离上正反方向进行两次探测即可完成。可提高探测精度、杜绝人为漏探,误判,通过多晶片多角度、同时发射同时接收、产生底波、实现准确、高效的目的。本技术周向探伤专用斜探头,其由外壳、楔块、晶片、电感线圈、引线、接线柱和填充料等组成;其中晶片采用多晶片多角度,晶片的数量及角度依据工件的探伤厚度、直径而定,最少为四块晶片,固定在三角形楔块的两侧,其中一侧为多个主收发晶片,其角度分配为将工件的探伤厚度分成与主收发晶片数量相同的若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向探伤专用斜探头,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壳(1),楔块(6)、晶片电感线圈(5)、引线(7)、接线柱(8)和填充料(4)组成;其中晶片最少为四块,固定在三角形楔块(6)的两侧,其中一侧至少有三块主收发晶片(3),其角度α分配为将工件的探伤厚度分成与主收发晶片(3)数量相同的等份,由各主收发晶片(3)采用不同角度与之分别对应,另一侧为从动晶片(2)不加能量电脉冲,其角度β与另一侧其中一块主收发晶片(3)的角度α相同,其中电感线圈(5)通过引线(7)与主收发晶片(3)相连接,引线(7)另一端固定在接线柱(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斌,黎连修,
申请(专利权)人:范洪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