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由六个板条组成,且板条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固定侧板的内壁粘接有海绵板,该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通过水泵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导至导热管的内部,通过紧贴电机外壁的导热管可对电机进行冷却,吸热后的冷却水再次通过水泵回流至散热箱的内部,通过换热的方式将冷却水内的热量导至散热箱内,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利于对电机的长时间冷却,在对电机的冷却过程中冷却水还不断的在冷却,利于延长对电机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冷却,易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现有的冷却结构不易固定在现有体型的电机上,同时冷却效果不佳,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由六个板条组成,且板条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固定侧板的内壁粘接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远离固定侧板的一侧固定有导热管,且导热管呈“S”状分布于海绵板的侧壁,所述固定侧板的外壁固定有储水箱和散热箱,储水箱、导热管和散热箱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水,且储水箱与散热箱之间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贯穿固定侧板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且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箱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箱和散热箱的外部均固定有散热鳍叶,所述散热鳍叶通过导热硅胶固定,散热鳍叶为铝材制成,为片状且薄,有利于将储水箱和散热箱上的热量进行导出,同时在电机运动过程中,可带动散热鳍叶的振动,从而可增加气流在散热鳍叶上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对冷却水的导热效果,利于保证电机的冷却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箱为扁平状,且散热箱的内部安装有隔板,隔板将散热箱的内部分隔,利于冷却水通过散热箱内部时,充分与散热箱的内壁接触,利于将冷却水内的热量导出,便于其长时间对电机进行冷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条和海绵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靠近导热管,通孔便于固定侧板外部的冷空气进入导热管处,外界冷空气也靠近了电机,可提高冷却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板类似“C”形状,且内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滑杆,所述内侧板的内壁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顶部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凹槽,滑杆远离凹槽可在滑槽的内部移动,从而控制内板在内侧板的内部滑动,也调节了螺杆与固定侧板之间的距离,导致两个固定侧板连接后的内径可调控,方便固定在不同大小的电机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均为弧状,所述外侧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通口,螺杆贯穿通口后在其外壁套设螺母即可将两个固定侧板连接,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该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水泵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导至导热管的内部,通过紧贴电机外壁的导热管可对电机进行冷却,吸热后的冷却水再次通过水泵回流至散热箱的内部,通过换热的方式将冷却水内的热量导至散热箱内,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利于对电机的长时间冷却,在对电机的冷却过程中冷却水还不断的在冷却,利于延长对电机的冷却效果。2、该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两个固定侧板靠近电机的两侧,分别使两个内侧板靠近外侧板,螺杆贯穿通口通过螺母即可将其固定,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下移内板控制其在内侧板的内部移动,也调节了螺杆与固定侧板之间的距离,导致两个固定侧板连接后的内径可调控,方便固定在不同大小的电机上,实用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箱的内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内侧板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内侧板的内部示意图。其中:1固定侧板、101板条、2内侧板、3外侧板、4螺杆、5海绵板、6导热管、7储水箱、8散热箱、9连接管、10通孔、11隔板、12散热鳍叶、13内板、14滑杆、1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侧板1,固定侧板1由六个板条101组成,且板条101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固定侧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内侧板2和外侧板3,外侧板3和内侧板2均为弧状,外侧板3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4相适配的通口,螺杆4贯穿通口后在其外壁套设螺母即可将两个固定侧板1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内侧板2类似“C”形状,且内侧板2的内部设置有内板13,内板13的两侧均安装有滑杆14,内侧板2的内壁开设有与滑杆14相适配的滑槽,滑槽的内壁顶部开设有与滑杆14相适配的凹槽15,滑杆14远离凹槽15可在滑槽的内部移动,从而控制内板13在内侧板2的内部滑动,也调节了螺杆4与固定侧板1之间的距离,导致两个固定侧板1连接后的内径可调控,方便固定在不同大小的电机上,内侧板2上设置有螺杆4,固定侧板1的内壁粘接有海绵板5,海绵板5远离固定侧板1的一侧固定有导热管6,板条101和海绵板5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10,且通孔10靠近导热管6,通孔10便于固定侧板1外部的冷空气进入导热管6处,外界冷空气也靠近了电机,可提高冷却效果,且导热管6呈“S”状分布于海绵板5的侧壁,固定侧板1的外壁固定有储水箱7和散热箱8,储水箱7、导热管6和散热箱8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水,且储水箱7与散热箱8之间安装有连接管9,储水箱7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导线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同时水泵的开关可通过导线连接至汽车的中控处,导热管6的一端贯穿固定侧板1延伸至储水箱7的内部且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导热管6的另一端与散热箱8连接,水泵将储水箱7内的冷却水导至导热管6的内部,通过紧贴电机外壁的导热管6可对电机进行冷却,吸热后的冷却水再次通过水泵回流至散热箱8的内部,通过换热的方式将冷却水内的热量导至散热箱8内,降低了冷却水的温度,利于对电机的长时间冷却,储水箱7和散热箱8的外部均固定有散热鳍叶12,散热鳍叶12通过导热硅胶固定,散热鳍叶12为铝材制成,为片状且薄,有利于将储水箱7和散热箱8上的热量进行导出,同时在电机运动过程中,可带动散热鳍叶12的振动,从而可增加气流在散热鳍叶12上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对冷却水的导热效果,利于保证电机的冷却效果,散热箱8为扁平状,且散热箱8的内部安装有隔板11,隔板11将散热箱8的内部分隔,利于冷却水通过散热箱8内部时,充分与散热箱8的内壁接触,利于将冷却水内的热量导出,便于其长时间对电机进行冷却,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将两个固定侧板1靠近电机的两侧,分别使两个内侧板2靠近外侧板3,螺杆4贯穿通口通过螺母即可将其固定,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下移内板13控制其在内侧板2的内部移动,也调节了螺杆4与固定侧板1之间的距离,导致两个固定侧板1连接后的内径可调控,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侧板(1),所述固定侧板(1)由六个板条(101)组成,且板条(101)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侧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内侧板(2)和外侧板(3),所述内侧板(2)上设置有螺杆(4),所述固定侧板(1)的内壁粘接有海绵板(5),所述海绵板(5)远离固定侧板(1)的一侧固定有导热管(6),且导热管(6)呈“S”状分布于海绵板(5)的侧壁,所述固定侧板(1)的外壁固定有储水箱(7)和散热箱(8),且储水箱(7)与散热箱(8)之间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储水箱(7)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导热管(6)的一端贯穿固定侧板(1)延伸至储水箱(7)的内部且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导热管(6)的另一端与散热箱(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侧板(1),所述固定侧板(1)由六个板条(101)组成,且板条(101)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侧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内侧板(2)和外侧板(3),所述内侧板(2)上设置有螺杆(4),所述固定侧板(1)的内壁粘接有海绵板(5),所述海绵板(5)远离固定侧板(1)的一侧固定有导热管(6),且导热管(6)呈“S”状分布于海绵板(5)的侧壁,所述固定侧板(1)的外壁固定有储水箱(7)和散热箱(8),且储水箱(7)与散热箱(8)之间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储水箱(7)的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导热管(6)的一端贯穿固定侧板(1)延伸至储水箱(7)的内部且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导热管(6)的另一端与散热箱(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7)和散热箱(8)的外部均固定有散热鳍叶(12),所述散热鳍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宗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