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0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同步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以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列的固定插架,位于安装板上方一侧的固定插架的外侧共同套装有第一励磁线圈,位于安装板下方一侧的固定插架的外侧共同套装有第二励磁线圈,所述固定插架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极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板与连接板组成安装基座能够为整个同步电机提供安装的基础,并且通过极爪穿插在固定插架的内部能够对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的位置进行限制,通过转换架可以与外接导线穿插连接,解决了导线长度需求的问题,便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
本技术涉及同步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
技术介绍
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可靠性高、噪声比较低、恒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在转页式电风扇、冷暖风机、麻将机、各种恒速或者低速装置的自动化仪表、教科仪器及自动窗帘机中均有应用。但是当下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作为电机加工的一个重要工序,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的绕制不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一般在电机线圈绕好后,线圈的两个端头需要人工进行捻线、引线、焊锡及缠绕绝缘胶带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整体工序繁杂,且各个工序的质量难以控制,则在电机的线圈绕制过程中耗时耗料的同时,质量也很难提高。现有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其导线的长短不一,需要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要对导线进行调整,并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导线的根部容易折断,在生产线上其导线是由工人根据需求进行对应的组装,其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自动化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安装有以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列的固定插架(2),位于安装板(1)上方一侧的固定插架(2)的外侧共同套装有第一励磁线圈(5),位于安装板(1)下方一侧的固定插架(2)的外侧共同套装有第二励磁线圈(10),所述固定插架(2)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极爪(12),位于安装板(1)上方一侧极爪(12)的顶端共同安装有上爪极板(3),位于安装板(1)下方一侧极爪(12)的地段共同安装有下爪极板(11),所述第一励磁线圈(5)与第二励磁线圈(10)的一侧均安装有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安装有以环形阵列的方式排列的固定插架(2),位于安装板(1)上方一侧的固定插架(2)的外侧共同套装有第一励磁线圈(5),位于安装板(1)下方一侧的固定插架(2)的外侧共同套装有第二励磁线圈(10),所述固定插架(2)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极爪(12),位于安装板(1)上方一侧极爪(12)的顶端共同安装有上爪极板(3),位于安装板(1)下方一侧极爪(12)的地段共同安装有下爪极板(11),所述第一励磁线圈(5)与第二励磁线圈(10)的一侧均安装有组合导线(6),两个组合导线(6)的一端共同套装有转换架(7),所述转换架(7)内腔的左侧安装有电极板(18),所述转换架(7)的内部且位于电极板(18)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15),所述转换架(7)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插线架(17),所述组合导线(6)中其中一个导线的一端分别于插线架(17)相连接,所述活动槽(1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电极板(18)相接触的调节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天菱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