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84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间隔均匀开设有线束隔离通孔,所述隔离通孔内固定有第一线束插接件,所述盖板上间隔均匀的固定有第二线束插接件,所述底板的两端还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U”形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线束插接件与第二线束插接件针对A柱处线束内连接可有序的排列安装;同时线束内连接可在装配前提前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整车装配时只需将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即可;大大的节约了装配的时间和提高了线束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规范化的安装还解决了线束交叉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为方便整车线束装配,整车线束分成了若干的总成,为实现回路的导通总成与总成之间的线束连接不可缺少,随着汽车智能化及科技感的提升,整车电器功能不断增加,因此造成线束回路急剧增加线束较粗,一般仪表板线束总成、机舱线束总成、地板线束总成、车顶线束总成等内连件布置位置都在整车的A柱两侧,由于内连接较多、线束较粗装配时线束交叉杂乱,到处干涉甚至影响A柱处内饰板装配。传统的装配线束与线束对接的插接件在A柱两侧根据间隙大小直接固定在钣金上;容易造成插接件固定位置杂乱不整齐不美观;线束走向不顺畅,互相交叉占用空间大;同时在整车装配时捋顺线束在安装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本技术通过第一线束插接件与第二线束插接件针对A柱处线束内连接可有序的排列安装;同时线束内连接可在装配前提前固定在固定本支架上,整车装配时只需将本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即可;大大的节约了装配的时间和提高了线束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规范化的安装还解决了线束交叉占用空间大等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间隔均匀开设有线束隔离通孔,所述隔离通孔内固定有第一线束插接件,所述盖板上间隔均匀的固定有第二线束插接件,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均开设有“U”形安装孔。所述“U”形安装孔为7cm*12cm的U型安装孔,设计上下两个安装孔可完全满足支架在钣金上的固定强度,同时装配简单节约工时,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的“U”形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块上的“U”形安装孔呈X轴与Y轴的垂直朝向开设。U型孔分别设计在XY两个方向上,可解决XY两个方向的误差需求支架安装时不会因安装孔误差较大而造成不易装配的问题。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的“U”形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块上的“U”形安装孔均为7cm*12cm的U形安装孔。此尺寸的安装孔可满足不同大小的安装螺栓。进一步,所述底板、盖板、第一线束插接件、第二线束插接件、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均采用PA66型工程塑料材质。进一步,所述线束隔离通孔、第一线束插接件和第二线束插接件的个数均为3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线束插接件与第二线束插接件针对A柱处线束内连接可有序的排列安装;同时线束内连接可在装配前提前固定在本支架上,整车装配时只需将本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即可;大大的节约了装配的时间和提高了线束安装的便捷性,同时规范化的安装还解决了线束交叉占用空间大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接前舱线束插接件与接地板线束插接件与本装置插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U形安装孔1,第一线束插接件2,底板3,第二U形安装孔6,第二安装块7,第二线束插接件8,盖板9,线束隔离通孔10,第一安装块11,接前舱线束插接件12,接地板线束插接件13,第二接底板线束插接件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包括底板3和盖板9,所述底板3与盖板9之间间隔均匀开设有线束隔离通孔10,所述线束隔离通孔10内固定有第一线束插接件2,所述盖板9上间隔均匀的固定有第二线束插接件8,所述底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所述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上均开设有“U”形安装孔。所述“U”形安装孔7cm*12cm的“U”型安装孔,设计上下两个安装孔可完全满足支架在钣金上的固定强度,同时装配简单节约工时,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的“U”形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块上的“U”形安装孔呈X轴与Y轴的垂直朝向开设。U型安装孔分别设计在XY两个方向上,可解决XY两个方向的误差需求支架安装时不会因安装孔误差较大而造成不易装配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块11上的“U”形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块7上的“U”形安装孔均为7cm*12cm的U形安装孔。此尺寸的安装孔可满足不同大小的安装螺栓。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3、盖板9、第一线束插接件2、第二线束插接件8、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均采用PA66型工程塑料材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隔离通孔10、第一线束插接件2和第二线束插接件8的个数均为3个。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和盖板(9),所述底板(3)与盖板(9)之间间隔均匀开设有线束隔离通孔(10),所述线束隔离通孔(10)内固定有第一线束插接件(2),所述盖板(9)上间隔均匀的固定有第二线束插接件(8),所述底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所述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上均开设有“U”形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和盖板(9),所述底板(3)与盖板(9)之间间隔均匀开设有线束隔离通孔(10),所述线束隔离通孔(10)内固定有第一线束插接件(2),所述盖板(9)上间隔均匀的固定有第二线束插接件(8),所述底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所述第一安装块(11)和第二安装块(7)上均开设有“U”形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线对接线束插接件的固定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1)上的“U”形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块(7)上的“U”形安装孔呈X轴与Y轴的垂直朝向开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山史新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帝格线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