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3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电池单体和进气盖,所述进气盖内有多根一级风道,每根一级风道通过一次或多次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该区域其中一面有孔,气体能通过该孔流到电池单体。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到二级风道出气端,至少有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通过弯折迂回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每道气体流过的路程相近,使气体到达每个电池单体时间同步,使得每个电池单体温度变化一致,避免近端先变温,远端后变温的问题,提高电池包的放电深度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蓄电池和储能蓄电池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除了能摆脱对石油依赖外,还具有在使用时无污染气体排出,保护城市环境的优点。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以锂离子电池汽车为主,燃料电池、金属锂电池和其它形式能源电池不断发展。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使用体验和整车寿命。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难点,比如安全性不足,有不少起火燃烧事故,续航里程有待提高,电池包能量衰减较快,寿命偏短等情况,从蓄电池成组技术角度看,出现该情况的原因有:1.目前常用的电池包中,若没有液冷或风冷温控系统,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蓄电池的温度难以控制,安全性不足;2.若采用传统的风冷或者液冷温控系统技术,往往会导致电池包内温度分布不够均匀,电池单体之间温差偏大,影响电池包的放电深度和寿命。若采用液冷方式冷却,液冷管或液冷板往往含有金属材料,容易导电,对其作绝缘防护要求较高,且管道有破裂,冷却液外溢或外流的风险,都会影响电池包安全。因此需解决电动汽车电池包温度难以控制和电池包中电池单体温差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电池单体和进气盖,所述进气盖内有多根一级风道,每根一级风道通过一次或多次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该区域其中一面有孔,气体能通过该孔流到电池单体,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到二级风道出气端,至少有一条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开始,到二级风道出气端,气体流过的最小路程与气体流过的最大路程的比值不小于80%。还包括出气盖和挡风护片,所述进气盖、出气盖分别固定在挡风护片两端,将电池单体包围,进气盖可以是一层或多层,每层都有多根一级风道或二级风道,或两者都有。还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螺栓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弯折迂回的风道结构设计,可以使每道气体流过的路程相近,使气体到达每个电池单体时间同步,使得每个电池单体温度变化一致,避免近端先变温,远端后变温的问题,提高电池包的放电深度和寿命。2、能让能量比较均匀进出,能对电池包的每一颗电池单体比较均匀冷却或加热,减少电池包里电池单体的温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进气盖全剖俯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无剖面线全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去除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解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进气盖后视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进气盖上层全剖俯视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进气盖上层无剖面线全剖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二中进气盖下层全剖俯视图;图10是实施例二中进气盖下层无剖面线全剖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7中D处放大图;图12是图9中E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包括电池单体1、进气盖2,所述进气盖2内有4根一级风道2a,每根一级风道通过多次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2b,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A,该区域A底面有多个孔B,气体能通过该孔B流到电池单体1,从一级风道2a进气端到二级风道2b出气端,至少有一条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优选的,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开始,到二级风道出气端,气体流过的最小路程与气体流过的最大路程的比值不小于80%。还包括出气盖3、挡风护片4、进气转接头5、出气转接头6,所述进气盖2、出气盖3分别固定在挡风护片4两端,将电池单体1包围,所述进气盖2、出气盖3结构相同,所述进气转接头5连接进气盖2的进气端,出气转接头6连接出气盖3的出气端。还包括上盖7和下盖8,上盖7和下盖8通过螺栓9安装。本实施例中,进气盖采用一层设计,优点是占用空间较少。实施例二如图6-图10所示,进气盖2分为上层21和下层22,上层21和下层22均设置有多根一级风道和二级风道,每层分别对电池包内一半电池单体提供气体。如图7和图8所示,上层21中,每根一级风道2a通过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2b,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C,该区域C底面有一个孔F。图7中的孔F的气体进入图9中的区域A1中,并通过区域A1底面的孔B1流向电池单体,从一级风道2a进气端到二级风道2b出气端,至少有一条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如图9和图10所示,下层22中,每根一级风道2a通过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2b,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A2,该区域A2底面有多个孔B,从一级风道2a进气端到二级风道2b出气端,至少有一条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本实施例中,进气盖2采用双层设计,优点是通过电池单体的风量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和进气盖,所述进气盖内有多根一级风道,每根一级风道通过一次或多次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该区域其中一面有孔,气体能通过该孔流到电池单体,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到二级风道出气端,至少有一条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和进气盖,所述进气盖内有多根一级风道,每根一级风道通过一次或多次分流,将气体分流到对应的二级风道,每根二级风道出气端都流到一个区域,该区域其中一面有孔,气体能通过该孔流到电池单体,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到二级风道出气端,至少有一条流入其中一个区域的气体流经路径有迂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进入各个区域的气体中,从一级风道进气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名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石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